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广播学校转型思路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创办于1980年12月,是为适应当时农村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实用人才的需求,由原国家农业委员会、教育部、财政部、广播电视总局、中国农学会等l0个部委联合发起成立的,现由农业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22个部委(或部门)联合举办,由农业部主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集农技推广、信息传播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专门面向“三农”的教育培训学校,填补了我国直接面向“三农”办学的空白。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渴求知识,尤其是农业技术知识,特别是中“被耽误的一代”,他们的求学意愿更为强烈。然而,当时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以及个体对学历补偿教育的渴求。在此背景下,“农广校”创办,并顺势发展起来,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农广校”仍然拘泥于中专层次的办学定位,显然已经落伍于时代的发展步伐,不能较好地满足农民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农广校”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其不可避免地带有诸如模仿普通中等教育,着重学历教育,忽视应用能力的培训等特征,导致学员的知识面不宽,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就业率普遍低于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技工学校。加之,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各地教育部门相继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而“农广校”虽有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但因其隶属于农业部门,故常被排除在教育系统的优惠政策之外。基于上述原因,全国“农广校”系统整体上面临着办学效益下降、生源萎缩、功能式微等发展困境。随之,“撤并论”、“分解论”等论点纷纷见诸报端。笔者认为“撤并论”、“分解论”值得商榷。因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学习需求急剧增加且呈现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然而,目前我国农村教育资源短缺,尤其是农村成人教育资源严重匮乏,不能满足农民的学习需求。在此矛盾处境下,“农广校”应然而符合逻辑的做法是,调整自身结构状态,实现转型,更好地担负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文化支撑的历史使命。
二、“农广校”转型的可行性
1.完备的办学体系
“农广校”创办30年来,已经形成了一个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乡相对完整的覆盖城乡的五级办学体系。同时,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机制已经形成并运转良好。2011年,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包括中央电大在内,共有44所省级电大,929个地市级的电大的分校,1852个县级电大工作站,3082个教学点,6万多个教学班。电大开放教育,70%以上的教学点和学生都在地、市级以下的基层电大,25.•8%在西部地区。在西部地区里面的少数民族学生有l3万人。实施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现有l7万农民参加学习。尤其富有特色的是,“农广校”系统的基层办学单位甚至可根据农民的学习需求将办学机构延伸到乡镇、街区等,遍布农村的各个角落。在世界开放大学的体系里,中国广播电视大学规模第一,富有特色,体系完备,是“农广校”转型的组织基础。
2.合格的师资队伍
“农广校”现已拥有一支熟悉远程教学,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教学、管理、技术和科研队伍,同时,还聘请了许多校J''''b~H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教授和知名人士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截止2008年底,全国农广校体系共有专、兼职教师58904人(其中:专职教师15371人,兼职教师43533人)。专职教师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3520人,占88%;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15068人,占98%(其中:正高级职称207人,占1%;副高级职称2964人,占20%;中级职称7780人,占52%;初级职称4l17人,占27%)。兼职教师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38983人,占90%;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42405人,占97%(其中:高级职称12896人,占30%;中级职称24075人,占57%;初级职称5434人,占13%)。整体而言,“农广校”系统师资队伍合格、稳定,结构较为合理,为其成功转型提供了人才支撑。
3.丰富的教学资源
丰富的课程资源是任何一所学校开展办学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农广校”办学3O年来,围绕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起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库,既包括“农广校”自己开发的课程,也包括购买、借调的其他办学主体的课程资源,如广播电视大学、党校系统的相关课程等。在具体教学中,“农广校”还根据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优化配置这些课程资源。同时,“农广校”利用卫星电视、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手段,构建了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搭建起了较为完善的远程网络教学平台,使这些课程资源能够顺畅地通过基层教学站点。此外,“农广校”还拥有电视台固定的播出栏目和固定的卫星播出频道,定时播出教育教学节目。基于此,“农广校”能够为广大农村居民创造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也为满足农民不同层次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供了可能性。
三、“农广校”转型之路径
1.政府认识转型,加强对学校的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应认识到农民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居于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增加对农民教育的投入,是实现教育公平、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一是将“农广校”的发展纳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中,并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各级政府在推进农民教育发展中的职责和任务。二是改善办学条件。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卫星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民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机会。各级政府应当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为农民提供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把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三是各级政府要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与政策扶持,设立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经济社会效益良好的“农广校”建设给予积极支持,每年奖励一批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乡镇和社区,不断激励“农广校”工作者开拓、创新,为“农广校”转型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2.功能定位转型,全面服务新农村建设
秉持科学的教育功能观,功能定位科学是“农广校”实现成功转型的前提。只有正确认识农业广播电视教育的本然功能,恰定进行办学定位,才能在其本来能够有所作为的领域尽职尽责——既不虚妄自大、盲目承担纯粹属于政府的职能,也不妄自菲薄、放弃根本职责。“农广校”最重要的办学特色就是直接面向“三农”,因而,“立足农村”、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农广校”必须始终坚持的办学方向。因此,“农广校”要以全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己任,凡是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教育培训服务,“农广校”都要尽力提供。“农广校”首先,要突破单纯举办农业中专教育的狭隘视野,进一步扩展自身职能和服务领域,积极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社会文化生活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思想道德和时势政治教育等,努力把“农广校”办成农民的“开放大学”、“学习服务中心”和“教育资源中心”。
3.管理体制转型,增强办学自主权
以中央集权为主导的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层“农广校”的办学自主权,影响了基层分校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改革高度统一的管理体制,提高基层“农广校”的办学自主权已成为新时期“农广校”成功转型的必然选择。尤其是要给予基层“农广校”进行办学实验的权力。例如,在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地区,部分“农广校”的教育培训项目已经具备了实行市场化运作的条件,要鼓励这些地区的基层“农广校”参与社会化、商业化教育培训服务。同时,实行严格的“农广校”岗位责任制和绩效管理制度,以便督促他们认真、系统地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趋势以及农民的实际教育需求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开设专业和设置课程,提高办学效益。
4.工作重心转型,积极投身农村社区教育
工作重心转移是落实功能地位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我国社区教育实验正在由城市向农村不断推进,社区教育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作为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主要载体,在实践中显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已经建立了20多个“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但也面临着课程与教学资源不足、工作人员匮乏等困境。“农广校”应发挥自己教学资源丰富,传播手段现代化、体系完整等优势,积极参与到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建设中去。可由中央“农广校”统筹规划,以市(地)“农广校”为依托建立社区学院,以县(市)、区“农广校”为主建立社区教育学院,在街道、乡镇建立社区教育学校,居民区、村建立社区教育工作点,构建中央、市(地)、县(区)、街道(乡镇)、居民区(村)“五级”社区教育网。
5.队伍结构转型,打造一支新型师资队伍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各项社会建设的主体,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工作者队伍是“农广校”转型的重要内容。依据“农广校”的功能地位,我们认为师资队伍的转型目标是:重构一支以专职管理者队伍为骨干,以专兼职教师队伍为主体,以志愿者队伍为辅助的“三位一体”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科学的专业化复合型的队伍。具体措施为:一是精简、补充专职管理者队伍,使之能做到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目前我国“农广校”专职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年龄结构偏高、专业背景不匹配等问题。因此,我们建议,精简目前专职管理队伍,同时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专业背景的专业化管理人员。二是调整专、兼职教师比例,进一步扩大兼职教育所占的比例,做到以兼职教育为主体。应建立“能者为师”的兼职教师选聘机制,有针对性地从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中选聘优秀的兼职教师。三是建立一支动态的志愿者队伍。将各个领域热心公益的人纳人到志愿者队伍中,尤其是动员社区教师、医生及离退休老干部、老专家,鼓励并组织他们服务于农民教育,将潜在教育资源转化为现实教育资本。
6.教学方式转型,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式必须与教育对象学习规律和特点相适应。“农广校”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他们多为成人。因此,现行教学方式应由“普教型”向“成人型”过渡,以最大程度地契合成人及其学习特点,提高教学实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案例教学法。该方法具有灵活性、真实性、启发性等显著特点,非常适合于农民整体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不愿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等特点。因而,“农广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特别注意收集当地比较典型的范例,通过对发生于农民身边的、真实的案例进行分析,树立榜样、提升信心、总结经验,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开拓视野、学到知识、提高能力。二是现场指导教学法。农民参加学习或培训是为了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非常显著的“学以致用”的特点,往往是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迫切希望能够把所学的新知识和新技能运用于实践,并且通过实践检验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因而,“农广校”的教育培训项目应尽可能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突出实践性和说服性,切实提高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课程资源转型,满足农民多样化学习需求
从目前“农广校”课程结构来看,存在着低端培训课程较多、高水平课程资源匮乏;统一化课程多、地方性特色课程少的结构性缺陷。“农广校”要全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农民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必须统筹规划,重视课程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一是要做好调研,全面掌握农民的现实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新课程,突出课程的个性化、本土化和特色化,提高课程对当地社区成员的适应力和吸引力。二是要加强与兄弟单位的联合,本着“为我适用”、“为我所用”的原则,引进、消化、吸收基层党校系统、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农林高等院校系统的优质课程资源,不断扩充和完善“农广校”的课程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