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从传播学角度解析小沈阳现象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小沈阳出身草根,尝尽生活艰辛。所扮演的角色多是男扮女装,一副娘娘腔。甚至有人说他是一个靠装疯卖傻穿女性服装,扮演身体残疾和智障人士,讲一些下流黄色笑话博得受众的欢心,没读过几年书的农民混混,居然上了春晚,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得了某些人所认为的“成功”,国民素质真是有待进一步提高啊。[2]然而,小沈阳迅速蹿红的神话背后,除有其自身的表演能力之外,正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受众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在消费文化时代下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小沈阳式的表演一定会在受众心目中产生极度的狂欢效果。而媒体,尤其是央视春晚在其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对受众心理需求的满足过程中,恰成为了这一极度狂欢的制造者和推动者。
消费文化时代下受众的基本特征
(一)受众接受信息的娱乐化倾向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中很明确地指出信息传播者、受传者以及影响和制约媒体与所传信息的重要因素便是它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在消费文化时代下,小沈阳的迅速蹿红折射出了当今中国人的两大心态,即在竞争激烈、危机四伏节奏太快的今天,人们处于非常紧张、非常无聊的心理状态。“非常紧张”显示了心理焦虑,“非常无聊”显示心里空虚。[3]于是我们会逐渐感觉到人们在接受信息时呈现出越来越趋向于思维的肤浅、阅读的快速,受众对于媒介的使用行为倾向于轻松化和娱乐化,并且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娱乐至上的趋势,似乎人们不再喜欢深沉的思考和对艰涩内容的追捧。而小沈阳在小品中的语言正呈现出这一特点,契合了受众接受信息时的心理特点。“人这一生其实和睡觉是一个样的: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一闭不睁,这辈子就过去了”,“人这一辈子,最痛苦的事儿是人死了,钱没花了”,“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这样的语言在娱乐受众的同时,也深刻折射出社会中的一些现实情况,受众认可了,因为它的真实与逗乐。
(二)受众接受信息时的审美多元化不仅在语言表达上,赵本山、小沈阳的经典足以给受众一种精神上如沸点般的狂欢式的快乐效应,而小沈阳在着装表演以及角色定位上使受众有种与众不同的感受体验。众所周知,小沈阳的出名是伴随着他夸张的打扮:头上戴花、穿着裙装、手上再捏条花丝巾,一副典型的男扮女装形象。在传统文化中,我们已对男、女形象有了刻板印象,男人应阳刚,而女人则应阴柔。但是小沈阳这一非主流的角色装扮,又是在备受关注的央视春晚这一文化大餐中展现,的确是少有的。因此,这一形象一亮相,势必会最大程度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带来意想不到的娱乐效应。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在每个男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女性的特质,他称之为“阿尼玛”。与男人的女性特质相对应,在女人的心灵深处,也潜伏着一种男性的特质,荣格称之为“阿尼姆斯”。[4]从这个角度看,或许广大受众瞬时间就会记住小沈阳,正是因为内心得到了另外一种特质需求的满足和认可,这或许也是在消费文化下,中性角色倍受欢迎和追捧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吧。
小沈阳迅速走红的原因
(一)语言语言在赵本山、小沈阳的小品或是影视剧作品的传播过程中,语言的经典足以给广大受众一种精神上如沸点般的狂欢式的快乐效应。赵本山、小沈阳小品中语言特色的形成与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和人文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赵本山和小沈阳都曾生活在东北农村,东北地区的亚文化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如:语言诙谐幽默、质朴深刻。语言表达中的音调本身就是一大笑点,再加上小沈阳特有的几种娘娘腔的表情和“吭———”的声调,无疑赚足了受众的眼球。此外,赵本山、小沈阳曾是“二人转”的草根演员,在东北地区流行了300多年的二人转在精神内核上完全来源于老百姓的生活。二人转中的语言的幽默与质朴为赵本山、小沈阳等演员在小品中的语言表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模仿能力是小沈阳蹿红神话中的助推手众所周知,在赵本山小品中,他力推的徒弟不知小沈阳一个。就说在小品《不差钱》中,以赵本山徒弟身份出现的就有小沈阳和丫蛋。在小品《同桌的你》中,赵本山力推的徒弟除小沈阳之外,还有王小利等等,可为什么他们的火爆程度远不及小沈阳,同样一个小品推出后,各大媒体争相请小沈阳做各种访谈和娱乐节目,以百度为例,截止2009年7月25日,百度关于小沈阳的新闻约59300篇,而且以每日数百篇的数目在增长,到2009年10月30日,新闻已达88500篇。[5]除上文谈到的小沈阳另类的着装打扮和语言的特色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的模仿能力。小沈阳将刀郎、刘欢、阿宝等人声音特点模仿得惟妙惟肖。很多人会将自己喜欢这些人的心理转嫁到小沈阳身上,或者说起码记住小沈阳。
(三)饰演小人物的成功是小沈阳火爆的又一重要原因小沈阳演过很多角色,从一开始的娘娘腔系列的角色到后期转型中饰演的角色,基本上都是社会底层人士,经过艰辛努力的励志过程,获得成功与收获。这些角色的经历恰与小沈阳自身的生活经历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大笑江湖》中小鞋匠的角色。这些角色的饰演与个人经历的契合点满足了广大受众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冲击的时代下,内心的坚守和渴望。每个人都幻想成为大人物,但我们更渴望分享的是从草根一路摸爬滚打,流泪流汗的心路历程。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之一马斯洛曾提出了人的需要层次理论。理论中指出人生存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其强弱和先后出现的次序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而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基本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促使自己潜能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是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然而,这种需要并不是每一个成熟的成年人都能自我实现的。因此,在达到自我实现需要前努力的全过程便显得尤为重要。[6]马莱兹克系统模式中也曾提到影响受传者的众多因素,其中包括了受传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所传播信息的内容。当今社会,多元价值观挑战着传统的主流价值观,当人们在为是否要坚持努力,是否要脚踏实地地付出艰辛而摇摆不定时,小沈阳饰演的小人物成功的角色进一步肯定了受众心中的那份本该有的坚守。只要踏实肯干,勤勤恳恳,吃苦耐劳,就一定会收获自己心中那份期盼。草根也能成明星,小人物也能成名人,纵使不成名成腕,也能享受着其中的快乐与感悟。
(四)负面信息少、追求多元发展首先,小沈阳出道以来,负面信息极少。虽然质疑声一片,受庸俗、低级等字眼猛烈攻击,甚至有很多人在微博中说道小沈阳,看你能红多久?小沈阳,你的婚姻能维持多久?但小沈阳依然在自身表演风格的基础之上,努力寻求进一步的转型。小沈阳成名之后,经常与妻子沈春阳一起参加众多娱乐或访谈节目,这给他自己的形象大大加分。在消费文化时代下,成批量的一夜成名的演绎明星被大量地炮制,受众在追逐他们演绎娱乐的同时,也在追逐着他们的花边娱乐。成名后抛弃结发妻子而另结新欢是受众追逐的八卦热点。而小沈阳是被列为婚姻不会维系太久的爆红明星之一,而他却用实际行动维护了自己的良好形象。和妻子共同演唱的歌曲《都要好好的》,既是他们艰辛生活的写照,同时也是他们在满是诱惑的娱乐圈中给予对方的最好坚守与承诺。而这些传播信息的内容无疑成为了影响受众接受心理的重要因素,并起了极大的积极作用。其次,小沈阳的多元发展也是他长久维持其影响力的重要一笔。前文我们谈到过,小沈阳之所以比王小利、丫蛋等人火爆,很重一个原因便是他的演唱能力。最初,小沈阳以模仿刀郎、刘欢、阿宝等明星的演唱风格而使广大受众投以关注,但他并未仅停留在模仿层面上,而是积极出自己的新歌,尤其是与他妻子沈春阳共同合作的歌曲。这些歌曲内容大都是自己的成长经历或是夫妻同甘共苦的真挚情感,使他在消费文化时代下,多了几种获得青睐的本领。小沈阳不仅会演独具特色的娘娘腔,还会成功转型,不仅会模仿其他歌星,还会独具创新地唱自己的歌。不仅如此,小沈阳没有仅停留在二人转和小品的表演上,而是积极参与影视剧表演。如:《乡村爱情》系列、《大笑江湖》、《怪侠欧阳德》、《后厨》等等。他的多元发展,使大家对他的认识逐渐加深,愈发透彻。
媒体的追捧带动了受众的注意
马莱兹克系统模式中曾提到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限制,而制约媒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受传者对媒介的印象。现代人在高度紧张的压力下,对媒体的选择趋向于轻松娱乐,而不需要付出过多注意力的媒介往往会成为现代人的首要选择,这种倾向内化到个体媒介使用的需要当中,很自然电视往往更具魅力。[7]小沈阳在一夜成名之前,虽在刘老根大舞台小有名气,可是真正被更多的人认识和关注却是在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也就是说央视春晚为小沈阳甚至更多演员的成名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培养明星的土壤。央视长期以来在广大受众心目中早已树立起了权威性和公信力,而每年的春晚又早已成为老百姓心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大餐,在春晚上推出的新人自然受关注程度颇高。随着春晚上小沈阳的一炮走红,各大媒体纷纷竞相报道,小沈阳显然成为了受关注程度最高的娱乐明星之一。这其中不仅包括了传统媒体的报道,还包括了新媒体的关注。
新媒体是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8]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如此定义新媒体:“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新媒体利用网络、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当然,新媒体除了指这些媒体渠道,有时候更细化地指代这些渠道中的各种应用软件,例如:博客、微博、社交网站等等。[9]现代人由于新媒体交互性强、超时空传播、传播信息更快捷等特性,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已表现出强烈的偏好,小沈阳的一炮走红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在新媒体中广为讨论。各大网站、微博等对小沈阳的表演风格、经典语言、未来发展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探讨,从另一方面也是对小沈阳一夜成名的另外一种宣传。因此,无论是使小沈阳成名的传统媒体还是使小沈阳更广为人知的新媒体,只要被主流媒体关注了,那么他不仅会红而且会越来越红。结论:综上,我们以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为依托,从本质上分析了小沈阳为什么会在消费时代下一夜成名,并持续升温的原因。因为受众对媒体的选择、对媒体传播信息的选择一定是为了试图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而媒体传播信息的内容也一定是为了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而这诸多的需求一定是受大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基于此,我们明白了小沈阳在消费时代下,借助主流媒体强大的推助作用,满足了受众轻松寻找娱乐的需求,于是他会一举成名,而要想持续升温,必定要在大的社会环境中继续寻找能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那个点吧。
作者:刘晶石凤珍单位: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