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传播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演讲教学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传播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演讲教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传播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演讲教学

1传播学视角大学英语演讲教学原则

基于邵培仁在《传播学》(2003)中介绍的有效传播的四原则及大学英语演讲教学强调观众意识或观众反应的独特性,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演讲教学的教学内容设计及实施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引起学生的演讲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既考虑到学生的个体特质,又符合班级群体状况;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英语演讲是一种具有较高逻辑性、目的性的高级英语口语形式,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公共英语的学生来说,演讲教学的实施有一定难度,所以演讲教学的首要原则就是调动学生的演讲兴趣。如果学生能充分发挥传播过程中主体性,积极参加演讲活动,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从演讲效果、同学提问、老师点评中积极反思、总结,那么将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在英语演讲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讲述演讲技巧,而是要激发学生内心的演讲热情,要将教学媒体的语言和非语言两种符号充分结合,即多使用理解性、赞美性、欣赏性的语言,恰当运用非语言符号,如一个点头、一个微笑都是在向学生传递一个鼓励的信息,学生将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提高演讲兴趣,由此产生的学习动机是将激发、维持、并使其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在大学英语演讲教学中,教师作为演讲教学信息的传播者,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作为受众,不仅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还是教学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及反馈者,在教学中居于主体地位。但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个体之间由于生长环境、成长经历不同,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目标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将不能有效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达不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所以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质及班级群体所达到的整体接受程度,要注重演讲内容难易度的调解与分配,避免压力过大、期望值过高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要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先前的知识水平、学习动机、认知方法等。通常来讲,学有所成的学习者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能针对不同情境选择学习策略,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对学生进行元认知学习策略培养。当个体具备了适合自己的认知策略,又拥有元认知策略意识,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监控和调节,那么也就具备了高效学习能力,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将英语演讲这一信息成功传递给学生,那么这一信息本身就必须能满足受众的个体需求。作为有强烈自主意识的大学生,如果认为这一信息对自己毫无用处,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会付出努力,甚至敷衍老师的教学。事实上,演讲能力已成为当今求职面试、岗位胜任的必备能力之一,在欧美国家,从国家领导人到成功企业家,演讲几乎是一门必修课。而英语演讲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更能展示其博学、风采、镇定自信、表达能力、综合素质等,而且经过演讲教学的训练和实践,还能充分锻炼其思维反应、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思辨能力,这些都是符合时代需求、适应社会竞争的高素质人才所必需的。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选择熟悉领域的话题,以未来职业、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让学生了解到英语演讲这门课能在极大的程度上满足学习者的内在需求,那么英语演讲教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传播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演讲教学模式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大学英语演讲教学也是一种传播活动,其教学模式也可以用拉斯韦尔的5W模式来呈现,即教师作为演讲教学的传播者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作为受众,既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也是教学传播活动的参与者与反馈源,与教师同为传播主体;演讲教学课程目标及课程设置内容为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即教学效果密切相关;教学策略及教学手段等作为传播渠道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作为传播者的教师,首先是大学英语演讲教学的信源和编码者,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要高度热爱,对学生要足够了解,对所讲教学内容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因为教师的知识水平、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演讲教学价值的认识。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依据演讲教学的特点及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及时获取反馈信息,确保教学的良性发展。另外,教师不但需要运用恰当的传播技巧来提升英语演讲教学的艺术魅力,而且还需要运用广泛多元的教学策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将教学信息进行整理、筛选,由浅入深地设置各种情景对话、小组讨论、模拟演讲等具体教学环节,以帮助学生在接受教学信息的过程中能将以往的知识融会贯通,这样,在整个教学信息传递过程中,作为传播者的教师不仅是一个“把关人”,还是一个能给学生更好的发展前景的助推者。作为接受信息的学生,他们是教学信息活动的传播对象,也是教学传播活动的前提,更是教学传播活动中积极参与者和对教学传播活动反馈的信息源,而学生对演讲教学活动信息的接受与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受自身的英语基础、学习兴趣及其他社会、心理因素等影响。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也告诉我们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才能产生习得。所以,演讲教学中所使用的音频、视频等演讲材料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专业相关,并能引起学习兴趣的话题材料,而且课前要有充分的背景介绍、生词难句提示,尽量扫除一切影响视听的障碍。另外,教学要精心设计,不仅能让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知识,还能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让学生在演讲训练中将所学书本知识自然内化,真正感受到学习运用英语语言、英美文化的巨大乐趣,这无疑将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动力,促进学生对教学的积极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传播学认为,传播内容要具有新、快、群众关注等基本特征。那么在大学英语演讲教学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内容一定要体现新颖性、时效性,要强调观众意识、观众反应,即演讲内容要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的,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能适当拓展知识和能力以满足学生内在需求的热门话题;另外,传播内容不仅包括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内容,还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即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如语言、文字、课程设计等。总之,作为传播内容的教学信息是教学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及实际需要调整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传播渠道对于信息转换是十分必要的,例如传递语言的声音、文本、表达情感的面部表情、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这些传播渠道总体上可以被称为“媒介”。具体到大学英语演讲教学,传播渠道还包括传播信息的图书、影像资料信息载体及噪音、设备等环境变量。

在演讲教学中,教师授课这一传播过程的信源即是教师,传播渠道即表现为教师语言讲授、非语言表达、课件、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而在学生演讲实践过程中,受众的学生又转变成信源,其他作为观众的学生和教师则成为信息接收者,这时的传播渠道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语言及非语言表达具体细节的运用,如声音、语调、表情、手势、甚至心理因素等,如准备不充分、缺乏自信等都可能影响信息的传递,所以教师在传递教学信息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传播媒介的语义因素、学生内在的心理因素等,采用小组座谈、心理辅导等方式降低不利因素的干扰作用,创造最佳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来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传播效果是指传播对象对于信息的刺激的反应,是检验传播目的实现程度的标志,也是传播者及时控制、调整下一次传播活动的依据。传播效果包括认知的、情感的、态度的和行为的四个层面。在大学英语演讲教学中,发挥理想的教学效果才是达成教师有效教学与学生有效学习的保障。在演讲教学训练与实践过程中,认知效果表现在学生能够听懂理解演讲视听材料,不断积累掌握演讲语言及演讲技巧等,情感效果表现在演讲学习与实践过程中无形中锻炼了逻辑思维、反应、判断能力,态度效果表现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提高了兴趣,能主动学习并给出积极的反馈,行为效果表现在学生不断探索、尝试、努力提升自己的演讲水平及其他学习能力等;而学生在演讲实践中同样能引起其他学生的情感共鸣,对其他同学在心理及行为上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总之,大学英语演讲教学的有效传播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演讲者与观众之间围绕演讲教学内容动态的协调互动的结果,大学英语演讲教学的过程也是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效果五个要素的互动活动过程。所以要做到各个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环境不断变化,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更新,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演讲教学也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要遵循一定的传播原则,各传播要素之间要协调互动、优化组合,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从传播学这一全新的视角来探讨大学英语演讲教学既能进一步提高当前大学英语演讲教学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又能为未来大学英语教学的深入研究开启一个更广阔的研究前景。

作者:董爱华 单位: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