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传播学视角下茶文化语篇翻译策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传播学视角下茶文化语篇翻译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传播学视角下茶文化语篇翻译策略

摘要:从传播学出发对茶文化语篇内容进行翻译,可以使茶文化译文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基于传播学理论,译者应该更加重视读者的阅读感受,同时也要考虑译文的可传播性。本文首先就传播学的定义及其与翻译的关系进行简要阐述,并就我国茶文化语篇的语言特点进行具体分析,接着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翻译策略,希望能够促进国内茶文化语篇的翻译,使我国茶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发光放彩。茶文化语篇的语言特点主要包括两点:客观严谨;具有文学美感。传播学视角茶文化语篇的翻译策略可以尝试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注重形式美和音律美;适当进行增删处理。

关键词:传播学;茶文化语篇;语言特点;翻译策略

近年来,随着“文化兴国战略”理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对于国家复兴的重要性。茶文化是我国文化体系中重要的一支,随着时光的流逝,茶文化早已融入华夏儿女的血脉中,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我国茶文化作为世界茶文化的源头,其影响力却不如国外茶文化(比如英国茶文化、日本茶道文化等),其原因值得大家深思。为了促进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我们有必要对茶文化语篇进行翻译,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我国茶文化的影响力,是我国茶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1传播学与翻译的关联

1.1传播学概述

“传播”的字面含义主要包括两点:其一,传送或散布;其二,使普遍知道。根据《辞海》记载,传播表示“人与人或群体之间借助于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直接或间接地传递信息、情报、意见、感情等的过程”。事实上,中外古典著述对传播都有所提及,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与传播相关的成语(比如“道路相告”、“信使往还”、“一人传十,十人传百”等),而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就口语传播要领做过相应总结。传播学是有关传播的学问,是对传播现象、传播行为的系统研究,其中涉及传播行为、传播规律、传播过程、传播媒介等内容。HaroldLasswell曾在ThestructureandFunctionsofCommunicationinSociety(《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就“WhoSays”(传播者)、“What”(传播内容)、“InWhichChannel”(传播媒介)、“ToWhom”(受传者)、“WithWhatEffect”(传播效果)这五大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之后,国内外学者又针对传播学提出了更多建设性的观点,比如PaulLazarsfeld的“二级传播理论”等,使传播学体系日臻完善。

1.2传播学与翻译的关联

近现代语言学家和翻译学家对翻译进行了再定义,他们对于翻译的定义虽然有所出入,但是却都大同小异。翻译被视作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传播活动,事实上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传播学的理论不谋而合。传播学认为传播者需要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这样才能够使传播的效果达到最佳。而翻译涉及到语言的解码,译者需要对原始信息进行再加工,并按照目的语的使用习惯输出相关信息,语言的输出过程事实上就是信息传播过程的一种表现。传播涉及到信息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输出等过程,很多译者在翻译时往往只停留在“信息加工处理”层面,未注意到传播的其他要素,导致传播效果不佳。就翻译来看,受传者主要指代译文读者,他们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事实上他们还是信息的传播者、参与者和反馈者,因而译者在翻译茶文化语篇时应该重视受众的反馈,尊重受众的观点,按照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进行翻译,这样才能够更加贴合受众的心理预期。从这个角度来看,翻译并非简单的编解码过程,而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互动过程,受传者从译文中获得信息才是整个翻译活动的结束。这些都需要译者在翻译时进行把握。

2我国茶文化语篇的语言特点

茶文化语篇是介绍茶文化的相关文本,比如《茶言茶语》(郑启五著)、《中华茶文化》(丁以寿,章传政著)、《茶人茶话》(周作人著)、《茶道人生》(南国嘉木著)以及《茶悟人生》(吴远之著)等。茶文化语篇涉及到茶文化的方方面面,但主要包括茶文化精神层面(茶俗、茶文化思想、茶文学、采茶歌等)以及茶文化物质层面(茶具、茶叶等)。我国茶文化语篇的语言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客观严谨

茶文化是我国文化丛林中的宝贵财富,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化相互交织,并逐渐发展成独具意蕴的文化形式。我国古代有着诸多茶文化典籍,这些都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值得现代人传承和学习。在现代茶文化语篇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古代茶文化著述的影子,很多著述者为了使文章更加具有文化意蕴,往往会在语篇中采用传统茶文化典籍中的精彩内容借以辅佐说明。茶文化语篇有着“客观严谨”的特点,这主要表现为两点,分别为“注重引用”、“表述客观”。比如,在《中华茶文化》一书中,作者就在“茶史”章节中引用了诸多古代文献:“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疑为“茶”字)而解之”、“苦荼久食,益意思”等。其次,茶文化语篇中鲜少出现诸如“笔者认为”、“在我看来”等主观表述,相反,客观直接的陈述在茶文化语篇中更为常见,比如“汉魏六朝时期的饮茶方式,是将茶煮成羹汤而饮”。

2.2颇具文学美感

茶文化文本虽然是关于茶文化的客观著述,但这并不表示茶文化语篇中的文字不具有文学美感。事实上,为了使读者更好地领会我国茶文化,作者的语言颇为凝练,同时用词也极为考究,颇具文学美感的用词也能够较大程度上打动读者。我国很多茶文化语篇源自茶学研究者和作家等之手,这些人通常有着深厚的文字功底。比如,汪曾祺曾在《寻常茶话》一文中写道“真正的狮峰龙井雨前新芽,每蕾皆一旗一枪,泡在玻璃杯里,茶叶皆直立不倒,载浮载沉,茶色颇淡,但入口香浓,直透肺腑,真是好茶”。其中通过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四字叠句的方式使读者感受到浓浓的文学意蕴。

3传播学视角下茶文化语篇的翻译策略建议

从传播学出发对茶文化语篇内容进行翻译,可以使茶文化译文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基于传播学理论,译者应该更加重视读者的阅读感受,同时也要考虑译文的可传播性。具体来说,本文针对茶文化语篇的翻译策略主要提出以下建议:

3.1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茶文化语篇内容既不属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内容,又不同于科技类文献资料,翻译茶文化语篇时应该结合“直译法”和“意译法”两种方式。对于客观实在的、简明朴实的叙述,译者不妨直接按照其字面含义进行翻译,确保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译文内容。对于具有文学性的语句,译者应该尽量采用意译法,将原文的文学性呈现在受众面前。比如《茶韵•禅风》中写道:“半明半暗的光线,梵音袅袅的书屋,古朴的木桌,一杯香茗,氤氲的热气,淡淡馨香。”其用词就颇具文学美感,在翻译时也应该尽量采用文学意蕴浓厚的词语进行翻译。当然,其中的“梵音”就属于较难翻译的内容。梵音的字面含义是“佛的声音”,主要用来表示“吟唱经文”,如果将其译为“Sanskritsound”(梵语的声音)会使读者感到莫名其妙,如果从其内在含义出发将其译为“chantingofscriptures”(经文的吟唱)则可能更加形象生动。

3.2注重形式美和音律美

茶文化语篇中存在诸多文学美感的句子,这些句子本身具有较高的形式美和音律美,译者在翻译时也应该尽可能地保留句子在形势和音律上的美感,这样才能够使国外读者感受到原文本身流露出来的文学美感。比如《中华茶文化》中的“煎好的茶汤,汤华浮泛,像白雪般明亮,如春花般灿烂”读起来就颇具文学意蕴,其中“像白雪般明亮”与“如春花般灿烂”在形式上对仗,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应该考虑这些因素,用同样的形式进行翻译,将二者分别翻译为“asbrightaswhitesnow”和“assplendidasSpringflowers”。再比如,古诗词在茶文化语篇中也较为常见,比如“姜桂荼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等。为了确保茶文化语篇的传播效果,保留其形式美和音律美是译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3.3适当进行增删处理

茶文化语篇中记载了我国很多茶文化内容,这些内容早已嵌入我们的意识之中,因而对于我国读者而言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对于文化背景迥异的外国读者而言,想要理解这些茶文化内容却确非易事。比如“吃茶”、“煮之百沸”、“烹荼尽具”、“瓦盂盛茶”等词都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译者在翻译时还需要进行适当的补译,帮助读者对词语背后的文化背景加以理解。当然,对于一些重复出现的词汇、短语或者段落,译者在翻译时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删减,确保译文的严谨性和流畅性,从而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参考文献

[1]唐剑锋.隐喻视角下的中英茶文化及其用语的翻译策略[J].福建茶叶,2016,38(7):228-229.

[3]蒋佳丽,龙明慧.接受理论视角下《茶经》英译中茶文化的遗失和变形[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4):46-48.

[4]姚丽文.传播学视角下的中国民俗文化语篇翻译[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82-184.

[5]王秀芬.传播学视角下的民间外宣翻译策略[J].南京师范大学,2010.

作者:罗茜 刘海舟 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