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传播学下网络直播课堂师生互动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在“互联网+”理念的推动下,传统的师生互动方式发生了改变。本研究着眼网络直播课堂,探索师生互动的内在动机及影响因素,同时反思高校网络直播课堂师生互动中现存的问题。
一、引言
在“互联网+”理念的推动下,课堂与网络的结合日益密切。高校网络直播课重构了师生互动关系中的前台和后台,无形中改变了学生的表达意愿、表达频率和表达风格,为师生互动打开了新局面。同时,技术也在教育中占据了战略性地位,技术赋权将带来学习的新图景。本文试图回答如下问题:相较于传统课堂,网络课堂下的师生互动行为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在网络直播课中学生和老师分别是出于何种动机进行互动?其中隐藏着哪些理论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选取与研究对象确定。本文以网络直播课堂为研究对象,选取华中师范大学在校师生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法统计网络直播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频率、意愿、动机、师生间相互的印象及互动态度。在进一步研究互动平台对话语权、师生关系的影响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老师及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其对于网络直播课堂中互动的感受,最后结合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对网络直播课堂给师生互动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作用规律以及影响意义。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为问卷调查法与深度访谈法。通过对于收集到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深入了解网络直播课堂下师生的互动方式发生了哪些改变、发生这种变化的行为动机是什么,进一步通过理论解释这些现象。同时通过对参与网络直播课堂的高校师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探寻他们对网络课堂下新型师生互动的感受与看法。
(二)问卷设计与深度访谈提问设计。本文以华中师范大学在校师生为研究对象,对师生在疫情中参与线上课程的效果进行调查。对于互动频率,问题设置为“每节网络直播课与老师进行互动次数约为”“你认为网络直播课中老师的互动频率应该在多少比较合适”“课后与老师互动次数约为”;对于互动意愿,问题设置为“在网课上与老师互动的目的为”;对于互动效果,问题设置为“你是否认为网络课程下老师更加平易近人”“你是否认为网络互动下与老师的关系更加亲近”“你是否认为网络互动下与老师的交流更加平等”“你是否认为更愿意在网络课堂下无面对面交流与老师的交流”。选取华中师范大学在校生作为深度访谈对象,基本问题为“每天使用网络直播课的时长与方式”“喜欢何种师生互动方式”“相较于传统课堂的师生互动的变化”等,并进一步了解“是否会在网络直播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与传统课堂相比师生互动是否更有吸引力”“在课堂中与老师的互动”等方面。
(三)研究发现。从调查问卷显示的结果来看,不认同“网络课堂使师生交流更加平等,师生关心更加亲近,交流尴尬减少”的学生占少数,大多数人认为有一定改善或者改善不大。总体分析该数据,相较于传统课堂,网络课堂中师生互动的平等性、趣味性都有所增加,心理层面上与老师的亲近感也有所增强。(如表1、表2、表3)在深度访谈中,“网络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更加轻松自在”的观点提及频率较高,大部分学生认为相较于传统课堂,网络课堂的上课状态更加随意,互动也更加轻松。大多受访者认为在传统课堂表达时往往想要保持以一种严谨、严肃、专业化的口吻进行表达,鲜有开玩笑、藏段子的表达,宁愿缄口不语,也不愿调侃式互动。而在网络课堂上,表达氛围则相对轻松。网络课堂中的交流更像是一场“学术造梗”,即抓住课堂中的笑点,进行较轻松的表达。
三、基于拟剧理论的行为分析
戈夫曼在拟剧理论中将区域分为前台与后台。前台即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区域,也是人们进行正式表演的地方,个人在前台的表演是为了维持并体现两类标准:礼貌与体面。而后台区域或后台可以定义为一种相对于特定表演场所的地方,在那里,有意与表演所促成的印象相矛盾是一件自然的事。戈夫曼认为,人这个词,最初的含义是一种面具:每一个人总是并处处都或多或少地在扮演一种角色。其中,每个人的表演区域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表演的区域,后台是表演者休息的区域,是观众不会闯入的地方,区别二者的方法主要看是否有观众在场。然而大众传播的出现使前台与后台的界限变得模糊,导致了“伪后台”的出现。它为了更好地进行印象管理,将前台的舞台设置后台化。社会作为一个公共舞台,社会成员依据社会分工和自身角色的设定,在社会互动中通过表演行为管理和控制,影响他人对自己形象的形成和建构[1]。传统课堂中前台是教室,学生完全投入前台。起立发言的学生将成为视觉中心,一举一动都受到观众的关注,学生在表达中流露出破坏表演的信息在所难免,比如语言表达的不流畅、答案的不精准等。此时,后台行为出现在前台,也就是尴尬、脸红、慌张等情况。而这往往是学生不愿意在传统课堂上互动的理由之一。而在网课模式下,个人身处一个十分安全的后台:只要不手滑点开麦克风或摄像头,个人在后台的任何不愿为人知的举动都可得到保密,学生“被注视”的可能大大减小,从而缓解发言前对表现不佳的焦虑和发言中的紧张。缺少了上课时所呈现的前台氛围,师生情感的互动性、课堂临场感等要素均受到限制,而上课时所需要的严肃性、纪律性也随之消解。网络强化了对后台行为的保护,消除了学生对紧张、尴尬的忧虑,从而使其表达欲望得到释放。比如:受访者A:我经常在上课前一分钟被闹钟惊醒,也会一边上课一边吃饭,也会躺着听课,甚至会挂着课玩手机,这些都是原本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我只要不去点开麦克风和摄像头,别人就不会知道我是以怎样的方式上课。受访者B:三月份的时候,爸妈因为工作原因要到广东,于是把我也带上了,起初我还十分担心课程的问题,但在我意料之外的是,除了信号偶尔卡顿,那天居然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中顺利上完了一天的课。以前上课的“仪式感”在网课中大大减少,我的行为也变得随意起来。
四、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情感分析
互动仪式理论起源于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而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则进一步完善了互动仪式理论的框架。柯林斯从微观情境视角,提出了社会互动的动力机制——互动仪式链这一理论,该理论认为互动仪式是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参与者形成共同的关注焦点,并彼此感受对方身体的微观节奏与情感。他认为情感能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互动的根本动力,共享的认知体验为参与互动的成员身份带来的自我认可与情感能量的聚集,是互动仪式结果产生的前提;群体符号是互动仪式链生成的结果之一,是情感能量的结晶,通过制造有代表性的群体符号或神圣物,增强群体的团结、敬畏意识。对此,他提出了互动仪式的过程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的起始条件有4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2]在柯林斯看来,互动式关于情景的理论,是以情景为基础的关于符合和情感的互动关系。而网络直播课堂的开展就是抛弃“身体在场”的互动的实现[3]。相对自主与平等的虚拟环境使人更容易自由发声、表达情感,增强参与的体验感。相比传统面授课堂,网络课堂中人成了一个虚拟的账号,网络为每个人提供了相对平等自主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摘掉自己的性格面具,只需要动下手指就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情感。并且这种情感更容易感染其他人,这种共享的情感状态往往建立在相互关注焦点的基础之上。在线下课程结束后,很少有同学直接对不太熟悉的老师打招呼。但在网络课程中,同学往往会在聊天框中发送“老师辛苦了”“老师再见”等消息,并且这种话往往是大量同时出现。这种情况就是一种共享的情感状态,也是体验感的增强[4]。互动仪式链理论研究表明,个体在团队互动过程中体验到积极情感,会伴随群体的情感互动,形成以共同目标为焦点的积极正面情感。在网络授课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往往以知识性的内容为主,在符号互动中缺乏情感能量的传递,在短暂的、不能知晓学生真实反馈的线上会议中,教师不敢将聚焦偏离于与课程内容关系不密切的内容上进行发散,难以在课堂上将知识与情感投入、情感投入与主体体验融合,互动的效果会远低于预期。因此,教师通常会在课后在群聊中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系。但同时还发现,网络课在为师生都带来新的课堂体验的同时,也对师生互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表达机会的放开导致无效发言、重复内容刷屏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课堂秩序,也影响了其他学生的表达意愿;而交流规则的幽默化、搞笑化使学生的表达减少了对严谨的关注,转而追求艺术性,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学术本该拥有的严肃性。根据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对仪式的定义及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分析,网络课堂相较于传统课堂缺乏仪式感,缺乏与教师面对面互动、其他同学的积极影响等“他律”因素,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师生互动效果相对下降。涂尔干认为仪式是由社会成员或者专门人员参与的象征性的、表演性的、传统性的、程式化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在传统课堂中,教室这个实体环境因素的影响、老师面对面的授课方式以及有众多同学作为集体的共同学习帮助学生产生较强的学习仪式感,它们都属于“他律”因素。而网络课堂的参与主体不变,知识传播、共享、吸收、讨论的本质也不变,但由于缺乏身体在场,加上本身的随意化,学生在学习中“他律”因素缺乏,学习仪式感减弱。
五、总结与反思
网络授课的技术变革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而带来了人际互动模式的改变。当互联网技术变革切实地改变了传统研究要素的基础“身体在场”之后,教学活动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新情境下师生、学生的符号互动和信息、情感的传达走向了新的弥合途径。在过去的传统课堂中,老师向来是传者,学生是听者,在人们心中,老师理应拥有话语权,而学生应该在课上保持安静、课下认真完成作业。而在当下的网络课堂上,学生的发言逐渐变多,话题逐渐放开。除了课程相关的发言,衍生话题也逐渐变多。网络传播下,现实中的身份、责任、规制仿佛消失了,每个人都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观点、张扬个性。这样低成本的发言机会同时带来了很多无效互动。表达机会的开放必将导致无效发言的增多,同时阻碍其他有效发言被真正看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师生互动的效果。基于前文对网络直播课堂下师生互动的行为与心理分析,可以从三个角度采取应对策略。从学生角度来说,网络课堂下的师生互动在很多维度上都优于传统互动模式,但由于多方面的影响,仪式感减弱,“他律”因素减少,此时就需要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行自律,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和老师一起创造良好的网络互动环境,达到良好的效果[5]。从教师角度来说,网络课堂下的师生互动创造了比较宽松的讨论环境,老师需要把握好氛围,找到可以同时提高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效果的平衡点,这也是网络直播课堂未来需要着重研究之处。从网课软件角度来说,对于网络直播课堂可能存在的弊端,应该予以重视,同时专注研发更有利于促进课堂良好师生互动的功能,适应老师和学生的需求,带来更好的网络直播课堂。
六、结语
本研究完善了网络直播课堂师生互动行为与心理的相关研究,但由于笔者研究能力有限,研究仍存在诸多局限。首先,本文针对师生互动的行为与心理进行研究,但笔者掌握的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不足,专业性有所欠缺。其次,本文选择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从个体层面研究了师生互动的行为与心理,未从宏观角度切入,更全面地进行探讨。再次,在访谈对象的选择上,不可避免地带有偶然性因素,所选择的访谈对象不能代表整个学生群体。最后,在本文最重要的访谈资料分析归纳部分,对调查显示的行为分析未做到面面俱到,在对用户的心理进行分析时,归纳较浅显,未进一步深挖。以上不足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经验教训,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扩大研究样本群体,进一步探索网络直播课堂带来的影响与师生的心理变化。
参考文献:
[1]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黄爱华,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22.
[2]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2-106.
[3]郭淼,马威.互动仪式链视域下的“慢直播”分析[J].新闻与写作,2020(06):97-100.
[4]张蔚.网络锦鲤祈愿的互动仪式链[J].青年记者,2019(05):27-28.
[5]徐明波.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江苏高教,2020(04):51-54.
作者:陆子欣 丁妩瑢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