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音乐在电影中的表意作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配乐在电影中总是针对其具体的画面与情感需求而创作的,具有相对明晰的针对性。因此,其表意功能相对具体。首先,具体表意功能的实现有赖于音乐的情感代入性,体现在促进观众的情绪酝酿,在心理上为进入电影的叙事时空给予良好的铺垫。影片《红色小提琴》中,电影配乐大师约翰•科里戈亚诺为整部电影创作的《安娜灵魂主题曲》不但贯穿于整个影片始终,诠释了注入安娜灵魂的一把红色小提琴300年曲折的传奇故事,更是在影片开始,便通过这一主题曲的情感代入作用,令观众于不经意之间便进入了这一美妙、感伤、而又充满古老神秘色彩的影像时空当中。影片开始是20世纪末的拍卖现场。当红色小提琴出现时,女声吟唱的《安娜灵魂主题曲》缓缓响起。拍卖现场嘈杂的人声渐渐隐去。画面中出现了一把红色小提琴的近景。在这里音乐不但让观众的情绪慢慢地沉静下来,也激起了观众对这把提琴的强烈好奇心,使其产生了主动介入剧情的情感倾向。随后,吟唱继续,镜头却已经切换至300多年前的一个意大利造琴作坊。轻柔的女声吟唱引领着人们穿越了漫长的3个世纪。时空过渡在音乐的配合下十分自然,没有任何突兀之感,这为后续电影叙事的逐渐展开做了充分和完美的铺垫。
影片配乐的具体表意功能还体现在其对电影具体画面意义的诠释与延展上。仍以电影《红色小提琴》为例,当提琴流转至中国,正值“”时期,当权派对西方音乐毫无甄别的加以批判,更是对各种西洋乐器下了逐客令。无数乐器葬身火海,任何私自藏匿西洋乐器的人都会受到公开的批判与责罚。项蓓的提琴还是被男孩小明发现了。为了让孩子了解音乐的美,项蓓冒着极大的风险拉琴给小明听。然而,琴声凄厉艰涩,毫无生气。乐声终于在项蓓的一声叹息中戛然而止。这段画内音的出现不但诠释了提琴的命运险恶,也诠释了项蓓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无奈。单薄弱小的琴声与沸腾年代的革命呐喊声、锣鼓声及嘈杂的步履声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出特殊年代人性被压抑、尊严被践踏、美被摧残的苦难浩劫。音乐与画面配合在一起,使看似简单的场景生发出无尽的含义,令人深思。最后,影片配乐的具体表意功能还体现在其对影片叙事内容的主动构建上。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配乐有时不但充当画面意义的解释者与延拓者,也作为电影叙事主体的一部分,直接参与到电影情节的构建当中。此时,音乐在电影中就不仅仅是一种辅助型的形式语言,而是从平行的叙事空间进入到画面的叙事空间之中。如,音乐可以实现对事物的模仿作用,在具体画面的配合下,构建起影片所叙述的内容,实现其表意功能。这也有利于让观众对影片进行完整的和艺术化的理解。在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中,影片曾用大号低音区来模仿工头严厉的责骂,用小号高音区模仿查理微弱的辩解。用配器丰富的弦乐和不断上行模进的旋律模仿查理和工友之间矛盾的激化等。[3]
可见,音乐在这里不但作为一种叙事元素存在,通过其模仿作用也充分调动了观众去主动想象和诠释画面所传达的内容。这体现出配乐对影片叙事的构建具有其独特的形式,它并非直接地给观众以某种可感的具象,而是具有一种间接性,通过与现实事物之间建立某些相似性或关联性来进行表意。观众若不主动去介入和阐释,便不会领略其中的美妙,这也就使影片获得了更多的艺术审美价值。音乐对电影叙事的构建有时也会通过一种前后呼应的形式,即同一旋律及其变奏在不同时间点上先后出现,不但参与了叙事,也同时具有一种回溯剧情的作用,前后照应使电影的表意更加完整与明晰。这一艺术手法在许多电影的配乐中都曾出现。特别是在原创的电影配乐中,电影通常都有其量身订做的主题曲。主题曲在不同场景、不同时间点上出现,建构和丰富着影片的叙事内容。在电影《海上钢琴师》中,影片伊始导演便通过麦克斯出卖自己心爱的小号向人们展现了一个令人叹息的现实:浮躁的社会中,充斥着对名利的欲望和快速的生活节奏,没有人再喜欢沉静下来体味音乐的美妙了。
麦克斯在乐器店中吹奏了最后一曲,内心充满了对过去的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首经由小号吹奏的主题曲勾起了乐器店老板的思绪。因为在他的店里有一张旧唱片,那钢琴曲与这位小号手吹奏的曲子正是同一首。这便引出了关于主人公1900的故事,成为整个影片叙事的开场白。忧伤的小号声被留声机中从容、清澈的钢琴声取代,是对天才钢琴师1900一生的诠释。影片最后,麦克斯带着那段钢琴录音,来到即将废弃而被炸毁的轮船上寻找终生不肯下船的1900。主题音乐再次响起,与影片开始的音乐形成前后呼应,成为影片叙事的尾声。1900宁愿随船一起走向死亡,也不愿在喧嚣的社会中迷失自己。当钢琴录音转变为弦乐演奏的画外音时,影片的叙事也达到了高潮。恢弘的弦乐令观众情绪起伏,对整个影片故事也获得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配乐对电影深层表意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音乐在与画面配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艺术表现力,以表达影片主题。电影作曲家面对的是一个业已经过人脑加工提炼、具备高度组织化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较之身旁的生活或许更富于激情与戏剧色彩,银幕上的每一细节,绝不是日常生活中那般散杂之笔,而是早已纳入整体的轨道,趋向一个必然的目标———表达主题。[4]另一方面,音乐相对独立于画面,起到对影片进行评论的作用,来实现其深层表意的功能。首先,音乐通过阐述电影主题,对影片进行深层表意,在电影的配乐创作中这种艺术手法最为常见。通常,这种艺术手法具有间接性,即,总是通过情绪的渲染、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刻画、丰富与拓展画面内容等方式来获得实现的。诸如上文提到的几部电影都具有这一艺术特点。《海上钢琴师》中,影片音乐是在扮演和实现着建构叙事、塑造主人公形象、渲染气氛等多重角色之中,将影片主题慢慢凸显出来。音乐在实现这些审美效果的过程中,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审美情绪,使其对影片叙事的理解更加完整与透彻,进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知层面。如果仅从现实的角度看,1900的传奇人生也许不可能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但贯穿在影片始终的主题音乐犹如一个活的灵魂,令人无不感受到1900生命的真实及其感人的精神力量。因为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这样一个理想化的人生,可以毫无羁绊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生活的方式与内容,不受外界的侵扰与纠缠,不为外物所左右。影片主题音乐正是自始至终都在向人们展现着这种获得生命的纯洁性与精神独立性的人的本真状态。其次,配乐有时也扮演着影片评论者的角色。
此时,音乐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其深层表意效果也相对直接。最典型的艺术手法便是音画对立。《辛德勒的名单》中,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多次运用这一手段,使这部展现二战期间人道主义灾难的影片获得了非同一般的批判高度。如,当朱加瓦可卡的上万具被屠杀的犹太人尸体被挖出焚化时,配乐一直以弦乐的长音配合画面的悲惨景象,令人感怀、哀伤。但当银幕近景中赫然出现一具正被挖掘出的尸体时,整个荧幕徒然响彻希伯来语的激昂合唱声。此时,音乐一改之前的沉痛气氛,而转化为一种愤怒与力量,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艺术表现张力。观众也得以从沉痛之中挣脱出来,去清醒、理性的认识和反思这一不堪回首的历史。综上,一部成功的影片都少不了出色的音乐映衬,而优秀的配乐作品更能够提升电影的艺术审美价值,甚至成为贯穿于电影时空中的活的灵魂。好的配乐,不但会为电影增添灵动的色彩和迷人的魅力,更能够完整与丰富影片的内容,增加影片的厚度。
作者:田昀艳单位:广西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