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可持续农业系统调控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目前,可持续农业在中国方兴未艾。没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便没有世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探讨中国式可持续农业系统调控的操作系统不仅对于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而且也会对世界可持续发展事业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没有全面论述可持续农业的有关问题,只就可持续农业的操作系统,从政府行为、科技能力、公众参与等三方面来简要阐述。
[关键词]可持续农业系统调控操作系统
王彦勇(1962-*),男,山东淄博人,中共淄博市委党校,副教授可持续农业(SustainableAgriculture)是当今世界农业和世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课题。它是在人类面临紧迫的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危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功能失调,使得持续发展受到阻碍的背景下提出的,是一种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前提的,兼顾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以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现代化大农业。但可持续农业不是一种单纯的农业技术、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是一种涉及面甚广,必须进行系统调控的现代化大农业。从可持续农业的内容看,它涉及到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人口及相应的政策与管理,单靠技术手段或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教育手段等都无法取得实质性成效,必须进行系统调控,才能保证自然一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因此,对可持续农业我不想全面论述,只就可持续农业的操作系统,从政府行为、科技能力、公众参与等三方面来简要阐述。
一、政府行为:可持续农业系统调控的推动力量作为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组织者和调控者的政府无疑是可持续农业第一位的推动力量。由于市场经济是以当前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导向,而可持续农业对于当前和未来人类生存环境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因此在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下还需要政府干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家们为了追逐自己的私利,不惜污染"市场失灵"的水资源与空气资源,因此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行为配置资源,必须有政府的调节措施。再者,可持续农业涉及的是自然一经济-社会大系统,需要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技术的等方面因素的协调行动,若没有政府的鼎力提倡和合理调控,很难设想可持续农业实践会自然而然地开展起来。可持续农业调控过程中的政府行为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
1.普及生态意识。阻碍农业持续发展的人口爆炸、社会不公、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所谓的"全球问题",说到底都是由于人们(特别是决策者)缺乏生态意识的行为造成的。只有公众生态意识的觉醒才能为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使其能够"持续"下去。应当指出,在对公众的意识改造过程中,重点应放在知识层和决策者的观念转变上,政府工作人员应率先垂范。
2.调控经济运行。包括完善经济体制、稳定宏观经济,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区域内人口构成、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资源状况,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着"整体、协调、优质、高效"原则制定和完善可持续农业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分区、分步骤的实施规划并提交国家权力机关以法律(法规)形式确定下来使之纳入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并落实地方行政法规,尤其是严格执行资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协调各职能部门,依靠科技力量发动和领导群众进行可持续农业工程建设;进行环境信息监测、服务建设,扶植环保产业等。
3.社会协调。建立并完善保障社会可持续正常运行的法律体系,引导人们以合理的行为方式从事经济、社会活动;控制人口数量,促进社会公平。
4.区域协调和国际合作。可持续农业是跨地区,跨国界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个社会统一行动。政府调控应主要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同时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和其它手段;在调控方式上以间接手段为主,直接手段为辅;在调控原则上做到三个匹配,即各种评价原则的相对协调匹配、各种对策目标的协调匹配和各社会共同体之间利益差别所造成的社会压力的协调匹配,以实现整体联系原则。
二、科技能力:可持续农业系统调控的根本手段科技能力是实现可持续农业必不可少的条件。能否充分发挥科技能力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参与能力的强弱,而且也直接关系到决策者对可持续发展的调控力度和效果。只有恰当的核心技术被真正纳入规划,只有真正在政策上向科技倾斜,可持续农业才会有可靠保证和发展的潜力。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在强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同时亦强调"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原因。尽管当今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科技的滥用,但人们不应因噎废食,排斥科技的作用。目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合流趋势已日益明显,而技术生态化亦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人们完全有可能创造出一整套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经过长期的探索,工程专家们提出了在我国建立包括生态农业的一体化技术在内的十大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的设想。各生态一效益农业试验区也都在探索适合本地区的生态一效益农业技术体系。实践已经证明,只要遵循生态价值规律,"技术上恰当"的可持续农业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1.技术进步能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靠资源投入获得的增长,另一种是靠非资源(即广义的技术)投入获得的增长。工业化前,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工业化中,资本是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现代社会中,科技信息则是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现在,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已高达60-80%,有的部门甚至达到100%。在面临资源约束的情况下,人类已认识到靠增加资源投入获得的增长是有限的,而靠技术的进步获得的增长则有无限的趋势。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近10年来已有25000多项,而转化率仅为30%一40%,农业科技能力的发挥潜力极大。虽然我国已提出了实行资源节约型低耗高效农业的目标和有关的指导原则,但有一大批农业技术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以农业为例,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都有危害,而且据专家估计已有450种害虫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因此发展生物农药、采用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育种、载培应成为今后农业技术发展的一大主流--尽管因其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量大而目前进展并不顺利。
2.技术进步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有力保证。人口增长应与生活资料的增长相适应,当二者不协调时就会产生所谓人口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人口爆炸"主要还不是一个人口绝对数量过大的问题,而是一个粮食缺短问题。科学技术在解决人口问题上的作用已显示出来:绿色技术革命和基因工程为粮食和副产品的安全生产和增产提供了新途径;现代医学提供了无副作用的避孕工具和药物,可控制那些本不想出生的人口,相应地也减少了对于粮食的需求。科技进步在保证优生优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3.技术进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根本手段。环境问题主要是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资源短缺问题主要靠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寻找替代资源来解决,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科学技术。我国要建立起资源节约型农业经济体系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环境污染的产生主要是科技落后或者滥用科技,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手段也是依靠科技。科学技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环境污染的性质和程度,而且能从根本上治理污染。当然,这有赖于人们在认识上真正认清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在实际上把环境技术产业化。
4.科技进步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科学是历史进步的巨大杠杆,是第一性的推动力量。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低是导致农业生产者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低下的深层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农民最终会谋求到社会公平。科学技术还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科学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是全面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指标。要使科技能力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采取正确的政策导向,主要包括:①科技投入政策:保证政府对农业科研的资金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调动集体和个人资金投入的积极性。对于一些科研、开发投资大、风险大,私人资本不愿意投入的研究部门和项目,政府要以恰当方式给予资助或担保;政府的科技投入方向还应该以农村基础设施如水利设施、市场设施为主。②科技发明奖励政策:进一步完善专利制度,保护知识产权和发明者的权益,建立科研发明和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③科技推广政策:通过适当的政策诱导和开拓需求领域,促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稳定科技推广技术队伍;从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科技推广以有力支持,尤其是在政策上向环保技术倾斜。④科技教育政策:通过各种形式向全民进行科技教育,技术培训,增强"绿色技术"、"清洁生产"意识。
三、公众参与:可持续农业系统调控的群众基础公众参与是可持续农业的群众基础。政府行为和科技能力最终都要通过公众参与才能得到落实。只有公众(其主体是广大农民群众)人人意识到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投身于可持续农业的实践中,可持续农业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成功的希望。公众参与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公众在控制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问题上的自律,也包括公众对他人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种种行为的预警、监督和指控;既包括投身于可持续农业工程的建设,也包括对政府的规划、调控和服务行为加以监督和提出改进意见;既包括投入"活劳动",也包括投入资本和技术。超级秘书网
1.公众参与的激励机制可持续农业所追求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目标由于能从根本上满足公众的物质、精神和生态需求,因而能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但这需要以合理的制度安排为前提。1978年改革以前,资源的计划方式配置因缺乏必要的信息而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缺乏竞争使企业效率低下;个人利益不能充分实现而使劳动激励不足;大锅饭、铁饭碗而使投入激励不足,这在农业部门表现尤为突出。缺乏激励机制造成了严重的效率损失。而农村改革初期的巨大成功,正是来自于农村微观激励机制的重构。然而,中国经济发展深层次的问题是宏观经济政策扭曲和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合理。微观机制的改革是必要的,但只是初步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微观机制的改革初步完成后,应将改革及时引向宏观政策环境方面,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将市场机制导入农业的相应制度(如建立可行的资源流转和土地资源集中制度,劳动力自由转移制度),建立经济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规范,制定必要的行为规则以使经济个体的自利行为的结果与社会目标相一致,构建起完善的经济激励机制。只有当农业在市场上也受到激励,成为赢利产业时,这种宏观的"市场激励"机制才算是完善的,才能从根本上促使公众有持久的参与热情。
2.政府行为与公众参与一般来说,一项社会经济活动能否持久地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取决于;第一,它能否有助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实现;第二,它是否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