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4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4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4篇

第一篇 1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纵然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的会计中得到了诸多应用,并取得了极为可观的效用。然而由于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普及程度不够、企业重视程度不高、产业化系统化较差等原因,导致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应用中还存在一些制约会计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因素。纵观国际市场,大型跨国企业的财会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上已经发展得十分先进,尤其在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会计信息化进程推进十分迅速,会计行业呈现出会计电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趋势。而我国目前多数企业的信息建设水平不高,许多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暇他顾,无力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和会计信息化进程的推进。还有部分企业由于经营管理理念落后,即使有能力实现信息化,却对信息化推进的意义认识不够,企业经营者只注重眼前利益,对会计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长久的效益视而不见。更有甚者,我国南方及沿海地区许多家庭作坊式企业对于会计管理和会计制度还停留在原始的手工状态,来往账目管理混乱。当这些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后,出现了跨地区经营和跨行业经营,企业经营者才发现由于会计信息混乱和会计信息沟通不及时,导致部门之间相互沟通不畅,财务管理混乱,企业经营者甚至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无法全盘把握,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经验与发展。同时由于信息化进程的缓慢,企业存在信息资源无法通过网络共享、信息反馈速度和效率较慢,各部门之间重复管理和重复工作较多,企业的经营效率十分低下。其次,我国会计行业中计算机应用人才普遍缺乏,计算机技术与财会技术的融合程度不够,会计电算化、信息化、智能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不够系统。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社会对信息化专门人才有了强烈的需求。尽管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大力培养信息化人才,计算机、电子商务、网络技术等专业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信息化人才,但针对会计信息化过程中需要的既懂会计、电子技术又懂财务管理、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却十分缺乏。高校和社会对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缺乏相应的制度和培养环境。由于社会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人才战略没有提升到相应的高度,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现如今,在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复合型人才的严重缺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会计信息化事业的发展。企业和政府部门中精通会计、财务、和信息技术和财务软件开发的人才严重不足,或人员素质达不到新会计准则背景下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要求,因此会计信息化的实效性不能有效被利用。

2提高计算机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效果的策略

2.1提高企业对计算机技术在会计中应用的认识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应用中存在的制约因素的首要原因之一,即是企业和社会对于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应用中的认识不够。现代社会的许多企业管理者没有对计算机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建立健全的认识,一些企业经营管理者认为计算机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无非是通过计算机加快了会计的计算速度和统计速度,但也可能增加出错率,因此还是认为传统的会计工作流程可信程度更高。而计算机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远非仅仅利用计算机的强大的计算能力和运行速度,更是信息社会的背景下,会计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在计算机技术下,会计的工作方式和核算流程以及数据处理、传输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不仅会计统计、查询速度更快,会计报表的传输也更快,企业经营管理者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和审阅会计报表,提高了企业经营运营效率。在当前的社会形态下,提高企业对计算机技术在会计行业的应用效果,首先要提高社会和人们对于计算机技术在会计行业中的认识,要认识到计算机技术之于会计行业不仅仅是一种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的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流程以及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2.2加大会计电算化、信息化、智能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国家应当重视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财务会计的融合,通过国家层面的人才战略实施会计信息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长效机制。培养既精通会计知识又掌握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高级人才,保证社会各行各业有足够的会计信息化人才,保证信息化人才的综合性和全面性。同时,对现行的会计从业人员应当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网络信息素养,通过培训融合网络信息技术与会计知识,并及时更新财会人员的从业理念,使财会人员意识到仅懂财务不懂网络信息、不懂电子商务的会计不是一名合格的会计。同时应当采用灵活的培训方式,充分利用网络技术,通过远程教育或网校的方式提高财会人员的信息技术,及时更新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使财会人员在新会计准则下,全面提高自身财会技术和网络信息素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2.3提高会计基础管理工作是落实计算机应用的基础保证会计的基础管理工作是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如果基础管理工作没有做好,应用计算机技术得出的也是不准确的管理报表和影响企业正常运行的财务管理。会计工作涉及企业、公司和事业单位等的财务运作和单位经营管理以及重大决策,因此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保证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的质量,就必须建立健全的财会管理制度和财会管理规范以及内部审核制度,保证财会工作的规范、合理和真实准确,这些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和传输、汇报财会报表等工作的前提。计算机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都是基于人的控制和操作,都需要依托企业真实的财会数据,因此加强企业财会管理人员的基础工作管理十分重要,同时有效结合计算机技术,发展会计电算化技术、信息化技术才能为企业现代化管理奠定基础。

3结语

总之,计算机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交互速度还能极大地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为现代社会庞大的企业财会和单位经济往来中的较多财务信息变化进行科学管理提供了可能,深化了现代会计制度改革,实现了会计工作流程的变革与进步,是财会工作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作者:蒋艳梅张爱春单位: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一、电影数字化的价值

计算机技术在电影上的广泛应用,实质上就是针对影片的总体美学风格进行设计制作,并为影片的叙事主题服务的。如今,数字技术已可以合成出非常逼真的效果,而所有这些模仿自然现象的目的都是针对着影片中的人。对于观众来说,他不关心这个电影是记录在胶片上的,还是记录在计算机硬盘上的,也不关心导演是利用了常规的特技还是采用了数字技术,他关心的是它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那种影像效果是否能够打动他、感染他。从心理学意义上讲,观众的观影经验使他们逐渐形成了一种“自虐性”的情结,他们喜欢用虚构的故事来满足自己,喜欢被制造得尽善尽美的影像所欺骗,喜欢被看不出来的特技所蒙蔽。观众已经被现代电影的技术和节奏所迷惑,他们越来越喜欢这些东西。数字化技术的产生正是在更高的层面上满足了观众这种心理欲望。一部没有数字技术所制造的电影,将来也许就像一部没有色彩的电影那样,尽管有意义,但却令人不悦。数字化技术为电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是就整个电影的制作过程而言,它并没有使其更便捷、更简单。为了增加影片的观赏性,现代电影的制作越来越复杂,耗资也越来越巨大。电影这架吞进金钱吐出胶片的巨大机器,正变换着浑身解数来吸引观众。数字电影技术所制造的影像世界有时比真实世界给人的真实感更为强烈。比如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使用数字化技术,仅用两百人演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数万人参加的诺曼底登陆,几乎没有人会感到是科学的巨手在推动着这场银幕上的战争。数字技术正全面地改变着传统电影的制作方式,为了与一个虚拟的世界相衔接,电影的特技制景工艺甚至要制造出与真实物体一模一样的道具。过去,我们相信电影是在现实中拍下来的,而现在的电影可能是数字工程师在电脑机房里合成出来的,而且它可能比拍的更好看,甚至比拍的更显得真实。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巨大灾难也罢,人类永恒的爱情故事也罢,没有什么是数字技术不能制造的。作为电影艺术的最新款式———数码电影实际上并不仅仅在改变电影的画面,它还在改变着电影的全部制作方式、传输方式、发行放映方式。总而言之,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引进,整个电影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历史变化。

二、超级计算机的电影应用与电影的梦幻本性体验

仅就表现层面而言,电影人的百年努力都为使人的梦境、潜意识达到最大限度的逼真———物质化,从而使观赏者无阻碍地进入“幻境”。人类为此努力了73年,直到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是为人类最早的计算机介入电影制作。数字技术———电影的计算机制作,给电影带来的最早的革命性改变,是后期数字非线性剪辑技术应用。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在速度和容量方面飞速提高,数字码率压缩技术的使用,使数据量极大的活动影象信息可以变为计算机文件,存在计算机硬盘中。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以计算机为平台,直接处理这些图像、声音数据。因此摆脱了由硬件功能来确定人们工作方式和能力的工作模式。电影的后期剪辑真正做到了“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科技真的转化为生产力了。然而,计算机带来的最具革命性意义的变化还是电影制作的整体数字化。这同样经历了一个渐进与突变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计算机动画为代表的电脑成像技术日益成熟,计算机生成影像的能力已经无与伦比,但在电影制作上总体还处于利用软件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的阶段。例如《辛德勒的名单》中少女的衣服由黑白变红;《阿甘正传》中男主角与总统握手画面的胶片颗粒度处理;《天使爱美丽》中的夸张变形镜头,等等。在消除“穿帮镜头”时,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有时会无能为力,而这一阶段的计算机却几乎“随心所欲”了。迄今为止,运用“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Graph-ics,简称CG)进行电影制作的极致,是2009年的科幻大片《阿凡达》。这是有史以来,计算机电影应用最具颠覆性的革命,是电影最接近梦幻本体的完美创造,从而成为人类电影制作的丰碑。所有观罢美国好莱坞科幻大片《阿凡达》的观众,都享受到了一次视觉的盛宴和艺术的饕餮大餐。《阿凡达》无疑是一部典型的浪漫主义宏篇巨制,展现的是人类科技发展到可以征服宇宙、开发外星球的特定阶段,人在这一阶段的表现。那大胆恢弘的创作想象,无与伦比,它把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巩固、延续、强化到了今天,其中的计算机技术手段的高度运用,是空前的。计算机图形学是一种使用数学算法将二维或三维图形转化为计算机显示器的栅格形式的科学。总而言之,就是把画板上的图案转化为计算机可以编辑的模型,最终通过着色等过程表现出来,使之可以构成精美的图案或者动画。目前全球整个计算机绘图行业最为消耗计算机资源的不是建模,不是栅格化,而是需要计算颜色、计算光源的渲染过程。《阿凡达》的后期制作由新西兰的Weta数码工作室(也是《指环王》的制作团队)完成。通过超级计算机完成全部渲染过程,需要使用拥有6000多个处理核心和104TB内存,带宽达到10G的网络连接数据中心渲染一年多时间。如果使用一台个人电脑,则需连续工作约10000年。WetaDigital公司采用超级计算机集群平台,操作系统是Linux。这套超级计算机渲染环境在2008年拥有4096个CPU内核,2009年增加到5936个。庞大的超级计算机集群成为导演和演员之外的影片最大贡献者。计算机根据动画师划定的标准,渲染《阿凡达》每一帧静态图片,最终拼接成全片。完成片一帧的数据是12MB,一秒钟24帧,每分钟的数据就有17.28GB,整部《阿凡达》的数据据说在3PB左右,需要3000块个人电脑的1TB容量硬盘才能完成数据存储!由于大规模的超级计算机进入电影制作,全面的虚拟拍摄和超级计算机的渲染模式扩展了制作的自由度和真实性,最终使《阿凡达》实现了区别于传统艺术的梦幻本性,使人类的梦幻、潜意识从来没有如此逼真地呈现在眼前。那些前计算机时代无法制作的影像,例如潘多拉星夜空中的许多“月亮”;悬浮在空中的巨石、瀑布;运输机飞行在浮空的巨石之间;活灵活现的六腿马;状似飞龙的猛兽;飞行与行走轨迹的反物理力学……这些只在梦境中才可能出现的幻像高度逼真地呈现在眼前,使得影片的观赏过程自然化为一次穿越的心灵体验。118年之后,超级计算机终于使我们看到了电影表现幻境的可能,使我们真正体验了电影的梦幻本性。我们也在118年之后惊觉:梦幻的物质现实的确是电影的本性,其它都是人们的误读、误解,电影的确可以最逼真地描绘人类的潜意识。现代电影制作中计算机的应用,使21世纪的观众见识了什么才是电影的本体意义。以《阿凡达》为标志的超级计算机应用,向人类的创造力发出空前的挑战,中国电影家是时候该全面反思我们的电影观,学会说“世界语”了。

作者:郭万春刘洪岩单位: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

第三篇 1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发展状况

1.1国际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状况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历史已经有上百年了,100多年前挪威学者首次提出数值天气预报这一概念,并对这一概念做出明确的阐述,20世纪初期,英国科学家L.F.理查孙首先进行了数值天气预报的尝试,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却为后来的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基础。自从计算机的问世,数值天气预报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因为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能力能够短时间内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的变化进行计算。这也使得传统的定性天气预报逐渐淡出历史,更加精确地定量分析天气预报成为现实。后来经过世界各国几十年的逐渐发展,现如今的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1.2中国的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状况中国在数值天气预报业务领域起步较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对数值天气预报进行初步的摸索和探究,从20世纪50年代末年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天气预报,经过十年的发展,到了1969年开始正式短期数值天气预报,以后经过探索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实现了数据输入、制图、比对和预报输出的全自动化。到目前为止,日常的短期数值天气预报已经成为了日常天气预报业务,对于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也已经逐步的掌握。

2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内涵及发展现状

2.1数值天气预报的概念数值天气预报是利用流体力学方法制作天气预报,它是把物理学中的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应用于大气的变化,这些应用了定律的大气变化可以用一组数学式子写出来,然后用电子计算机对这些数字式子求解,预报某一地区、半球甚至全球未来的气压、温度、湿度、风、云和降水量等等。数值天气预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飞跃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对于数值天气预报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气象学和气候学的不断发展,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速度可谓是一日千里。

2.2数值天气预报的现状

2.2.1准地转模式早期的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主要是准地转模式,准地转模式是假设静力平衡和地转平衡总成立,即使遭到破坏也能立即恢复的模式。这种模式中一般不考虑摩擦和绝缘热的作用,它使数值预报在机器容量和速度都较小的情况下得以实现。准地转模式对于大气运动预报能够得到较准确的结果,但是准地转模式有明显的地域性,在中高纬度地区准确度较高。低纬度地区就会出现较大偏差,而且往往用此模式的预报结果还有明显的系统性偏差。

2.2.2原始方程模式经过后期的实践发现,由于先进的计算机的研发,原始方程模式的数值天气预报有了明显的优势,经过逐渐的发展,现如今数值天气预报主要应用原始方程模式,在大型计算机的支撑下,原始方程模式使得数值天气预报能够更好地预测未来大气变化,此模式下的预报效果明显好过准地转模式天气预报。原始方程模式预报对初值、边值、计算方法等较敏感,能够较为接近与天气的变化模式,所以得出的结论也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到如今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已经发展到了多层原始方程模式。

3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展望

如今的数值天气预报已经发展的相对比较成熟了,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3.1协调网络尺度网格尺度的大小需要协调,由于总是有大于或者小于制定的网格尺度的大气运动,无法准确的在网格尺度中表现出来,也就得不到确切的预测值,一些参数型的数值不能准确的制定,导致预测的结果有时候和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所以要尽可能的找到一个合适的一组尺度,尽可能的将各种参数进行协调,得出一个更精确的结果。

3.2近似方程组带来的偏差虽然在原始方程模式下得到的预测值较为准确,但是这些方程毕竟只是近似的表现大气变化的微分过程,但实际上还是有偏差存在,对于中、长期的大气变化预测可能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未来应在微分计算领域进行研究,尽可能找到合理的计算方法。

3.3初值、边值偏差对于初值,边值以及各个学科的复杂结合仍然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导致预测结果经常会有较大偏差。将来要更精确的监测初值,尽量减少初值和边值误差,使数值天气预报更准确。所以,未来的一段时间我们的数值天气预报仍然需要努力探索,不断地进行完善和发展,解决在预测中能够控制的误差,自主开发先进的数据处理软件,将那以控制的参数因子进行量化处理,反复比对,找出合理处理的手段。完善现行的预测模式,改进相应的预测设备设施,研究大气变化演变的规律,把握规律,找出天气预测更好的捷径,多研究各种稀缺的数据,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气象数据库,并利用计算机系统,使得未来的天气预测走向完美。大力发展气象卫星技术,实现气象天气的多维立体性认识和研究,不断发展数值天气预测业务模式。

4总结

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虽然已经相对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计算机技术和科学技术水平大力发展的同时,数值天气预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数值天气预报的预测精度越来越高,利用好先进的技术手段,发现不足与缺陷并加以完善改进,相信在未来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将会迎来一个暂新的时代。

作者:陈义伟单位:德安县气象局

第四篇 一、计算机技术可以减少教学管理的工作量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要想使学校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最最关键的。教学质量检查一般的流程是制定相应的指标并打印成问卷,由班主任发送到学生手中,学生按问卷内容给任课教师打分,调查问卷收上来后教务处进行综合整理统计,并将统计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这种传统的方法有许多弊病,比如学生不敢真实填写自己的想法,容易被其它学生所左右,效率低下。而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教学检查和监督,将带来巨大的变化。教师可以输入自己的号码,及时准确地查询学生评教结果。其中包括总分、排名以及意见汇总等,这样可以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地改善。教学管理人员和学校领导也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依据排名的高低,学校制定一些政策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以激励其它教师。学生评教的分数,排名是教师考评、提升的重要依据。网上评价系统将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并对所教学生投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

二、计算机技术可以进行网上教学

网上教学指的是教师利用互联网向学生传递知识,或者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知识。计算机网络教学可以播放教师讲课的录像,或者在线讲课,答疑,布置作业,测试,课件等。课后学生还可以通过录像再看一遍上课时没有听到或听懂的内容。网上教学不仅仅是将教学内容在网上或是进行在线上课,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从而打破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

三、计算机技术在日常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主题是教师,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学校有许多教师,常常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联系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使管理人员只要将相关教学文件,教学通知和要求等信息在专门的教学网上,或以邮件形式传达给教师,并通过手机短信群发将信息发送到教师手机上,提醒教师查看相关信息。这样既完成了教师教学方面的管理工作,又省去了好多电话费和教师宝贵的时间。教室管理和课程表安排。利用计算机对全校教室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对全校教室的基本状况,如教室规模、多媒体设备安装时间、使用时间、班级使用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网上可以随时查询教室的使用情况,以便合理安排课程表,提高教室的使用率并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务。

四、计算机技术在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观念淡薄。观念决定教育意识和行动,决定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现在大家都在强调计算机技术的教学改革,而忽视了计算机技术的教学管理。在日常教学管理的问题上,人们依然习惯于旧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习惯于运用老方法。这是计算机现代化滞后的直接原因。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低下。我国学校大都存在重教学,轻管理的情况。这主要是领导对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管理工作什么人都可以干。许多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水平,只能凭传统的经验进行管理。使管理队伍落后于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实现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就必须加强学校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计算机技能。计算机技术的引进对管理队伍的综合索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懂得现代教学思路,还要掌握管理和信息科学,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计算机基础。只有提高教学管理人员对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提高其获取、分析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让计算机技术在学校得到广泛应用,使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总之,学校教学的各个领域,都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管理。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只有充分利用和学习计算机技术,才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管理,使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姜军单位:江苏省南京交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