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3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第一篇 1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身份的转变
学生一改以往的“听众”身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求知欲随之增强,因此学生能够在项目活动中及时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能够充分利用先前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使理论知识与技能水平都有一个提高和创新;教师成为创设学习机会以及解决问题的参与者、思考者、组织者和互助者,通过发现并利用学生的优点进一步开展项目教学活动;学校应在项目活动开展过程中,不断地建立全新的新课程理念,提升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学校课程体系。
1.2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学生能够在特设环境下,利用所学知识去探讨和学习新的知识,并且付诸于实际,最终达到预期的目的,即有一定的成果展示,这样能够让学生充分地感觉到学有所用,真正地感觉到学习中的乐趣。
1.3具有一定的社会关联性
在特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能够切身地体会到工作中的感受,能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从而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为将来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2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实施过程
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还是主要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计算机课本上知识,学生也只能被动地听完教师的讲解后,机械地按照教材中的实例去完成上机操作,这样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就将被忽视,最终将导致学生上机动手能力差,不能适应目前社会各行各业对于计算机技术人才急需的现状。因此,改变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把计算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广大计算机教师殛待解决的问题。由此看来“,项目教学法”是一个实用有效的好方法。
2.1确定项目
选择什么样的项目是项目教学活动开展的关键。项目的选择首先要建立在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既要包含教纲、考纲所要求的知识点,又要与实际紧密结合。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做有目的的调研,共同参与项目的选取,注意选取的项目应该难易适中,教师在此环节中应能适度把控,保证学生能够运用根据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通过自身的学习、探讨及创新,可以顺利地完成项目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2.2制定实施计划
若要保证项目教学活动能够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必须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客观实际,限定完成项目所需要的时间,然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由学生制订出具体的实施计划。比如对于一个多媒体作品的开发过程要包括:分析讨论、列出大纲、脚本编写、采集媒体素材、媒体艺术加工、媒体集成(程序设计)、系统测试和系统包装等几个步骤,因此就需要学生按照项目过程,安排好各步骤所需要的时间及其具体实施时的规划和思路,从而保证项目活动能够按计划如期开展及完成。3.3小组协作、实施项目在确定好项目实施计划后,学生就可以按照计划中的分工采取适当的小组成员合作形式,顺利地开展工作。在项目教学活动中,要求人人参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就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讨论和分析,教师可以适时地加以点拨,以保证项目活动能够顺利地开展,最终达学习的目的。比如要完成一个多媒体作品的开发,那么所涉及到的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等素材的获取及处理,就需要学生做好分工,明确自己的任务,并根据实际需要做好详细的计划和布署,紧紧围绕开发多媒体作品的主题,查询、搜集素材,只有按照计划有目的地去执行,才能保证项目能够有序地进行。
2.4项目成果展示
在项目结束后,首先要对项目的成果进行展示,这也是检测此次项目活动开展是否成功的最简单最直接的一个手段,可以由各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进行汇报、展示、交流本组设计的最终作品,要求说明设计思路以及制作过程,并包括在实施过程中遇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在做好自评的同时,其他组的同学也可提出问题,让设计小组做出解释后,根据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及成员的表现情况完成互评过程。最后针对这次的成果展示,一定要完成综合评价,这会使本次的项目活动内容得到升华,在进行综合评价时,要突出本次项目活动的重点、难点,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及在上机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使学生通过这次项目教学活动,不仅掌握了教材中应掌握的理论知识,而且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将所学应用于实践,真正感受到了学有所用,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够适合当今社会的需要,为将来步入社会就业做好充的准备。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其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加以结合,并使之融为一体,学生通过小组协作、上机动手操作等方式按照项目计划根据自己的分工,严格有序地完成各自的任务,最终获得切实可见的项目成果,学生在整个项目活动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能够积极主动地乐于学习和探索,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不仅掌握了学习的要点,还提高了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得到挖掘,只有这样,中职学校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具有更高素质的计算机技术人才。
作者:王宏单位:彰武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第二篇 1混合学习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中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这导致计算机教学水平落后,学生不愿意参与到课堂当中,因此,即便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也无法学好计算机这门课程,教师灵活采用混合学习模式,对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1.1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很多中职院校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所营造出的课堂氛围十分乏味,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内容,学生很少参与到其中,这就导致学生不对知识进行思考、探索,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计算机作为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若是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无法透彻掌握知识点,在操作当中则无法完成任务,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关键。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上,教师采用混合学习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不但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混合学习模式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生动有趣的课堂,展开教学工作。例如,当学习到Photoshop软件的使用时,教师先学生展示Photoshop软件所制作出的图片,让学生有跃跃欲试的感觉,当学生基本学会该软件时,教师可布置有趣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例如,让学生让设计节日海报、贺卡等,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收集相关材料,在网上浏览别人的作品,从中学习,将其借鉴使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当学生完成作品之后,教师对作品进行评比,鼓励学生再接再厉,从而使学生熟悉掌握Photoshop软件。在课堂中采用混合学习模式,主要是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相结合,学生在课堂上通完教师的讲解之后,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查找素材,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1.2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几乎不与学生沟通,也不给学生发表言论的自由。但是,在混合学习模式当中,倍加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此教学模式之下,教师与学生相互探讨问题,相互交流设计,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认真回答。例如,在Photoshop软件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关乎色彩、文字设计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掌握色彩的修饰,图层等各方面的知识,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之后,可以自己的思路来设计作品,这些作品并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自行发挥,完成的效果由老师进行鉴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混合学习模式下,学生所做出来的作品,教师可任意抽取一个学生的作品向大家讲解,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评价此作品的特点与不足之处,学生可以分小组的方式来讨论作用的优点与缺点,另外,学生之间还可以相互欣赏对方的作品,相互评价,在对比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自我提高。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其中,这样,学生可以向教师诉说在课堂上的疑惑之处,教师立马进行讲解,解决学生问题的同时,更可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对教学方式、进度做适当的调整,知道教材的难点,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都比较实用,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对日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成绩。
1.3网络教学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离不可网络,网络贯穿于整个计算机教学过程,教师备课之前,可以采用网络来查询相关的资料,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利用网络来收索素材,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掌握更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是扩展知识一个理想的途径。在计算机学习中,网络毕竟只是一个学习手段,终究要回归到教材当中,良好的网络教学设计,可起到辅助效果,因此,教师对网络教学部分也要给予重视。现如今,多媒体教学已经深入到各个院校的课堂教学当中,实现了在线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来向学生授课,与学生沟通等等。在网络的环境下开展学习,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而学生所扮演的角色是建构者,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讲述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在网络下展开教学,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工作。混合学习模式要求教师讲解完知识点之后,给学生自我操作的平台,例如学习到Coreldraw软件时,教师重点讲解该软件的应用,向学生示范之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来完成该软件的使用,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混合学习模式下,运用网络,向学生介绍教材重点内容,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巩固知识,体验到计算机所带来的乐趣。
2结束语
就我国目前中职教育在计算机教学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较多,采用混合学习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友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罗志华单位:上饶县职业技术学校
第三篇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和理论思考
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自有其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分层教育在中国古代就有所研究。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倡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并指出教学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在现实中,他也是这么践行的。在20世纪初,分层教学最先出现在美国,大量的研究探索也一一展开,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也就是说,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科学地分类,给予他们不同的帮助,设置不同的分类考核目标,就能克服班级授课制的某些固有的不足,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在将分层教学理论引进中国,将传统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统一起来,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探索和研究,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分层教学的实践
职中学生面对计算机课的态度不一,有些学生非常喜欢上计算机课,积极性高、容易接受和掌握新知识;有些学生厌烦计算机课,态度敷衍、得过且过;还有一些学生既不喜欢也不讨厌,就是从众地学习。这样不同的学习状况促使教师改变教学方法,使用“分层教学”的方法,结合“任务驱动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就能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分层,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
教师首先要掌握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的态度以及他们的真实学习水平。因此,在新学期一开始,教师就可以对全班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小测验和问卷调查。根据学生的测验成绩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教师将相同水平的学生分类归纳,将所有学生按照层次分为A、B、C、D四个层次。第一层为A层,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好,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喜欢上计算机课,并对教师所授内容接受度高,理解能力强,能够自觉学习,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是潜力较大的优等生。第二层为B层,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好,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也能很快理解、接受教师所授知识,但是缺乏主动积极的学习情绪,抱着无所谓的学习态度,为中等生。第三层是C层,虽然也有一定的电脑基础,学习也很努力、有上进心,但是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因此成为学习成绩较差的中下生。第四层是D层,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不愿意学习甚至厌烦学习,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即为所谓的“学困生”。教师将这四类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分别进行探索性教学、提高性教学和补偿性教学,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空间内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值得一提的是,层次的划分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层次调整,该升的升,该降的降,让每一位学生一直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而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分层,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展开。因此,教师的教学只有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具体而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分层授课。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对待,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也就是说,将课程内容按照难易程度分成不同的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从而让所有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有所收获。比如,在学习photoshop图层过程中,“图层”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懂,很多学生根本抓不住其内涵。因此,教师可以用通俗的比方来讲解“图层”的含义,然后在此基础上讲解对图层进行基本的操作。这里的教学就要分为两个层次进行:一是明白“图层”的基本概念;二是学会对图层进行基本的操作。C、D层学生基础差,只要掌握第一层即可,A、B层学生掌握全部层面。
2.分层练习。也就是说,在课后练习和做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以实验课为例,A、B层学生电脑基础好,能熟练掌握上机操作技能,那么实践操作的练习难度肯定就会加大,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技能。C,D层学生基础薄弱,只要求完成基本的课程要求即可。而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作业按照难易程度被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要求也不一样。A、B层学生三个层次的作业都做;C层学生做中低层次的作业,尝试着做高层次作业;D层学生在做好低层次作业的基础上尝试中层作业。这样的区别对待,既让学生减轻了学习负担,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3.分层评价。恰如其分地评价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虽然,每一个学生在分层教学中都得到了提升和发展,但是相对于整体水平而言,还是存在着一些比较差的学生,差异还是有的。因而为了鼓励学生,教师就要做到分层评价,即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如对于C、D两层学生,注重肯定和表扬,激励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对B层学生侧重鼓励,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对A层学生侧重促其发展,使其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总之,素质教育提倡关注学生个体,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在教学活动中坚持分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林美莲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