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信息社会中的中学计算机教学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信息社会中的中学计算机教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信息社会中的中学计算机教学

1中等学校计算机的教学思想

虽然近些年很多中等学校已经意识到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也进行了很多相应的调整措施,但是都没能得到显著的效果,致使中等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仍然举步维艰。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其深受传统教学影响的教学思想没能随着教学的改革而进行转变,所以对于中等学校的计算机的教学,要丢弃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不能单纯地以知识学习和考试过关为主要教学目标,而是将学生们在计算机知识和应用的学习过程中的素质培养以及提高个人创新能力、个人实践动手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们走进信息社会后能够快速上手自己的工作,快速适应新的环境满足企业对自己的要求。老师对于计算机课时的分配,在保证学生们理解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偏重于学生们个人动手实践的培养,达到讲练结合的目的。计算机教学不同于其他的学科,自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老师要抛弃学生考试不理想就是自己不过关的传统观念,不要一味地讲授理论知识,更应该让他们有时间自己去练习去体会。当然,老师也不能一味地轻理论重实践,毕竟计算机教学最基本的目的不是将学生们锻炼成操纵电脑的机器,而是将他们培养成懂电脑会电脑的信息人才。所以老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掌握讲和练的分配比例,真正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们在理解了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前提下使自己动手能力得以培养好锻炼,如是才不会失去计算机教学的真正意义。

2分层教学法在中等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应用

教学思想的转变,是在信息社会下的中等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前进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在新的教学目标的影响下,中等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才能真正朝着信息社会的需求前进。当然,面对基础水平和个人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计算机教学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分层教学法就是一种适合学生能力水平不同的中等学校的计算机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就是根据学生们自身的知识基础以及智力和非智力等因素条件的不同,教师有针对地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从而使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所以分层教学法的前提就是将学生分层,而后针对不同的层次老师依照不同的教学理念开展不同的教学工作。由于中等学校的学生们的特殊性,个人情感相对比较敏感,所以在老师实施分层时决不能主观臆断,必须对班内的学生的个人思想情况和学习情况进行耐心详细调查和研究。特别的,分层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重要的一点就是划分的层次决不能一成不变,要有弹性机制,随着学生们对计算机学习的深入,定期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实行动态分层。同时分层要有人性化,对于认识的学生或个性相似的尽量分配到同一个层次,这样彼此鼓励或竞争可以保持小组内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的状态。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首先要完成学生基础分层。根据老师认真调查的结果,针对计算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情况将学生们分层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次的学生是对于计算机知识比较熟悉操作熟练的学生,B层次是对于计算机有所认识的学生,C层次是对于计算机没有接触的学生。然后老师根据学生基础分层完成自己教学目标的分层。针对A层次学生,应该把熟练掌握教学大纲内要求的知识内容为主要目标,尽量开拓教学内容之外的相关内容的学习和操作。对于B层次学生主要目标是尽量掌握教学大纲内的教学要求,尽量能够熟练掌握大纲内要求的计算机的相关操作。对于C层次的同学的教学目标应该设定为掌握教学大纲内主要的教学知识点的学习,尽量完成实验要求的计算机的操作。本着不同的教学目标,老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态度来完成计算机教学工作。A层次的同学要求能够培养自我创新能力和自我动手的实践能力,所以在老师讲解或者解疑答惑的过程中,老师应该以引导的教学方式,尽量让学生们在老师的提示下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B层次的同学要求能够培养自我学习能力,所以老师在讲解时应该在学生们解决疑惑之后,在其接受范围内尽量多介绍计算机的相关的知识点,进而学习教学大纲内所有的知识内容;C层次的同学要求能够培养自我主动学习的能力,针对学生们的疑惑老师应该孜孜不倦地讲授知识点并点到为止,避免学生由于知识太多而思维混乱最后丧失学习积极性。分层教学法的应用,难点在于度的把握,老师应该不定期和学生们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于计算机学习的状态和想法,然后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调整学生基础分层,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中等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

3中等学校计算机的教学过程

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论的配合下,中等学校的计算机教学的观念必将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如果老师在教学工作实施中某些过程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要求,那么计算机教学的效果也难免差强人意。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计算机教学的主导,而老师则转变成辅助陪衬的角色。所以在计算机的课堂讲解过程中,老师不能一味地自己讲,学生被动地听,而是要对讲解课堂精心设计,合理设计课堂中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们抛弃以往听课的被动,转变成自己思考和提问的主动。而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把思考和推理的过程让给学生们的讨论,从而在课堂学习气氛浓郁的环境下充分体现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先进性。同时,对于中等学校学生的计算机教学,应该以应用为目的,以兴趣为动力,以理论为辅助。中等学校的学生走进社会后从事计算机的软件开发和科研的工作相对较少,一般都是硬件维护或者网站建设以及图形处理等工作,即使从事软件开发或者科研工作,其创新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在中等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针对学生们的兴趣点,以实际的应用广泛的计算机应用教学为目标,在提高学生们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同时,着重培养并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本着以实践为基础,以理论为台阶的原则,老师讲讲解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对同学来扩展与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相关的计算机应用,并通过以项目组的形式,让所有的学生们都参与其中。并且,对于每一个模拟项目组的划分,要有每个层次的学生,这样通过模拟项目组之间的竞争来提高学生们自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项目组内部学生们相互帮助来提高学生们在自我学习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充当的是技术支持以及客户验收的角色,学生们充当的是项目开发的团队,在整个课题完成过程中,学生们既能学到相关的计算机应用,又能培养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他们走进信息社会后,不再是一个只会组装电脑的技术工,而是一个了解计算机各个模块的功能和知识,能够进行软件开发等高端工作的工程师。

4总结

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无处不在。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中等学校的计算机教学需要顺应时代的改变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要以培养学生们在计算机知识和应用的学习过程中的各项基本素质培养以及提高个人创新能力、个人实践动手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方向,采用高效率的分层教学法,使中等学校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地得到应有的教育和培养,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针对改变角色,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利用模拟项目的方式让学生对大纲外的相关知识进行自我学习,并能够通过相互帮助来形成自我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让中等学校的学生们走出校园时,也能成为信息社会的人才,也能在信息社会中打造一片天地。

作者:王立威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张集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