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合作学习对计算机教学的启示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作用
(一)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改善学习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提高成绩。合作学习通过创设有意义的情境,把知识的学习融入到任务中去,迎合了学生求新、勇于挑战的心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各层次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合作学习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不再按老师的要求实现同样的效果,可以体现自己的想法与创意,这种个性化的设计与创作空间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合作学习中正向的评价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改善学习态度。
(二)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将小组作为学习的单位,把个体的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小组成员间必须相互合作,只有每个人都完成自己的任务,小组任务才可能完成,这在无形中也强化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学生在共同商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能集思广益,开阔眼界,启迪思路;分工合作可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更快更好地接近目标;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可以学会如何关怀和帮助他人,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学会与不同背景、不同能力的人一起合作,并在与他人的竞争与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和集体荣誉感,提高了成就期望,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的发展。
(三)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少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积极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小、不善于发现问题、听课过程中不善于动笔、不注意相互合作研究、过于迷信教材和教师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方式,突出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规范、学习方法的培养,探索如何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钻研、大胆质疑、勇于吃苦、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研究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从而使学生从厌学到好学,从好学到会学能力的提升,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计算机课程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设置任务、小组分工合作,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学生们小组合作共同探索新知识,大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互相启发,学习的兴趣很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开放,尤其利于求异思维和集中思维培养,并使思维的敏捷性、独创性得到极大锻炼。因此学生的成绩能够有很大的提升,而且对成绩较低的学生作用尤其明显。在计算机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成绩。
(五)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由于小组合作使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了一定的互赖关系,为了形成积极的互赖,学生之间必须进行有效地交流。对于追求个性的学生来说,倾听、接纳别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接触,更多的了解,也在一次次的争执与统一中学会了容忍与倾听,知道了怎样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会了尊重别人、正确评价别人,增强了学生的沟通能力。
二、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内容设置
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用于合作学习,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时,内容设置时要考虑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一是选择具有一定操作性和挑战性的内容,如教学重点、难点;二是选择某些方法、结果易出现不同的内容,如容易造成学生争论的问题;三是选择一些个人无法独立完成的内容,如学生理解有困难的知识;四是选择方法不确定、答案非唯一的开放性内容,如一题多解。同时,计算机教师还要强调合作学习并不是自己不用动脑筋来依赖小组去解决问题,而是需要每一个组员都参与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使他们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交流学习,使自己不断完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提高。
(一)学习内容要有合作价值,使教学达到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合作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等条件,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内容可以是教学中的难点,也可以是比较复杂的问题,还可以是需要学生进行数据采集、整理、归纳的实际内容。对于合作学习来说,针对程序性知识,需强调学习目标和看重课程计划中的基本胜任力,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了解细化技能之间的关系,需要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时间来巩固学习,同时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使能力较差学生的知识得以理解和巩固,还可使能力较强学生的知识得以扩充和延展,使教学达到学习目标。
(二)学习内容要有实用性,引起学生创作兴趣和共鸣。计算机课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很多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点都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不顾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导致问题过于简单,无任何实用价值。这样的学习内容是不可取的,所以教师备课时要认真分析内容的性质、难度,看是不是有合作学习的实用价值。实用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和共鸣,吸引并驱动他们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达成学习目标。
(三)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会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问题情境”的设计对小组学生学习动机起到巨大作用,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的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它会自始至终贯穿在合作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影响其学习行为。因此,学习动机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要提高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效果,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是关键。
三、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计算机教学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计算机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合作中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而合作学习又要求成员在合作中要有自主性,要有主动合作的意识,共同完成任务。教师是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引导学生在合作实践中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构建结构合理的小组,处理好不同层次学生的关系。科学合理的分组是有效实施合作学习的关键。合作小组的分组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等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各位组员责任分工明确,这样同组间学生才有合作的需求,在小组同学的帮助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等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等生更优,差生更差。为此,教师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让学困生先说出最容易想的解题策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要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正确处理好组内优等生与学困生的关系。
(三)要为学生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教师要给合作学习小组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另外,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反思的时间,有对知识的反思也有对合作技巧的反思,以利于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增强。充裕的时间为学生合作学习提供了学习保证。
(四)要为学生设计良好的学习情境。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计算机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要允许学生产生各种想法,并去实践,让学生在交流与体验中提升认识,获得知识。学习环境则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设计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五)在学生学习中要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法。合作学习有多种评价方法,按评价主体分为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按评价对象分为集体评价和个人评价;按评价关注的学习进程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小组互评、集体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合作学习的开展;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总结性评价为辅,适时对个体和持续对集体不断激励是合作学习的动力。在评价中我们要肯定的就是学生的这种品质,而不只是对学科知识本身的理解与掌握;要肯定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探索、创新、发现行为和活动。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满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
(六)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导师作用。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扮演组织者和释疑者的角色。一是教师要善于控制课堂上的“噪声”,维持好课堂纪律。可充分利用语言和肢体动作,引导活动向预期目标展开,从而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在合作交流环节结束时,教师可用“请注意”、“讨论结束”等语言,也可以拍手或举手示意,使学生认真听自己总结;同时,教师要发挥释疑者的作用,在计算机教学合作学习中发挥教师的导师作用。
作者:余平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73689部队政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