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计算机教学的问题与改进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计算机教学的问题与改进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计算机教学的问题与改进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已深入生活的各方面。伴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要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有的计算机科目存在着较多的弊病。解析旧有的教学疑难,能助推新颖教学体系的搭建。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够探索教学的漏洞原因,寻找适宜的教学方式与路径,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因此,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计算机教学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问题改进

21世纪,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增加,计算机实训教学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同时,国家教育部门也把计算机实训教学列为高校的必修课之一。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缺乏趣味性、认知落后等问题存在。因此,课程教学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加强实训教学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材的陈旧

对于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教材,绝大多数与本科院校的所采用的教材相似,只是在一些知识点上做了简化,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所编写的教材较少。很多学生经常会提出:学校所使用的的电脑是Win7,但是Office办公软件不是2007版的。有些学校的计算机甚至还在使用WindousXP。在学校所学软件社会已被淘汰,学校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实时更新。从目前的情况而言,学生所提的要求是正确的,但是在一段时间内不可能改变我们的教学状况。由于目前计算机知识的更新速度较快,一旦学校所培养的知识无法更新,那么就容易培养的人知识陈旧,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但如若教材更新较快,而学校设备无法达到更新,同样也造成教学与教材脱节,无法达到教学效果。

1.2学生的起点水平差异较大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地域的差距及各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异,导致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其主要表现为:(1)发达地区的学生中学时期就已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过系统学习,操作也较为熟练;(2)偏远地区的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计算机课程学习较晚甚至基本不开设计算机课程,导致有部分“电脑盲”;(3)有些来自教育体系较为完善的市县学生,虽开设了电脑课程,但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不重视,使学生对于计算机只能懂得一些皮毛。这3种情况为高职学校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3教学内容的征集,使教学学时不断减少,学生实践能力差

随着计算机发展的不断扩大,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扩大教学内容,但教学内容的扩充,知识点的细化,这就要求在学时上有所增加。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时数大部分在54~72学时之间,这就对教师教授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能先保证理论课程的授课,压缩上机时间,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无法充分实践到计算机操作上,不能到达实践练习的效果。

1.4考核方式单一,无法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

计算机课程考核较多的采取的是试卷与上机相结合方式,这样的考核方式不能对学生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某些学校也采取“以证代考”,但这种方式,由于相关证书考核大纲与学校大纲有所差异,这种评价方式也无法较好地反映学生水平。

2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凸显的科目特性

2.1普及的特性

就目前而言,各行各业的分工都被细化。职业具有多重的技能,形成交叉的态势。新型的职业,对计算机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已超出了之前旧有的职业范围。因此,计算机所覆盖的行业越来越多,这对计算机的运用与知识的掌握要求也越来越高,计算机科目所需的不仅是单一属性的职业,它凸显了各领域职业的共同知识基础。伴随多重科目与微机整合,融汇性的知识递增,这也增添了微机科目具有的普及特性。

2.2运用的特性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授课程中,搭建可用的实训框架,是实践性培育人才的路径。对于目前新兴的软件企业来说,分布不均,数目偏少,不能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训相结合。因此,作为学校,应开发实训基地,积极解决学生的实训问题。学校应多争取与企业支撑,衔接稳固的实训资源。形成校企结合,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训平台。

2.3创设的特性

授课课件的选取可采取不同的形式,这样可调动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激发其求知欲。还可采取缩短授课时段,增加授课密度,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原理的趣味性。这些形式突破了旧有科目的难点,也拓展了学生的设计思路,提升了授课的实效性。

3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改进方法

3.1改变旧有的教学方式

在旧有的课程教授中,学生大部分属于记忆计算机的规则,没能学会整合计算机的关联原理与真正的上机操作。一旦遇到实际问题,无法解决。而某些计算机有兴趣的学生,虽具有自我操作能力,但并没能理解其原理问题,这就反映了我们在教授过程中具有严重的缺失。从上述反映状况来看,高职院校应不提升授课的频率,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在基础知识及原理学习的过程中,穿插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自我操作及解决问题能力。鼓励学生从基础知识原理着手,探索性的操作,自我开发获得计算机路径。这样既可帮助学生添加知识的深度,也可协助操作。例如:在讲解了EXCEL的多重原理后,应指引学生去上机,亲自去验证本源的EXCEL内含原理。有的学生能识记EXCEL内含的运算类公式,但是,遇到亲自运算的这一类别题目,就不能寻找出适宜的解答路径。老师要在讲解原理的同时,安排足量的上机操作课时,让学生明晰书本内公式的真实运用渠道,这也提升了学生的整合能力。

3.2授课流程的设定

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兴趣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是学习的学生来源和驱动力。但很多教师都忽视这一点,认为只要能让学生明确考试原则,也就没有必要添加的主题冗余链路,在最初的那几课,老师用灌输僵硬的认知操作和编程语言结构,这使学生难以消化,认为计算机课程难度较高。因此,教师应转变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趣味化,在最初的课程中提升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学习卡片,模仿的兴趣电脑游戏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预置微机指令中,应注意选择过程。从教学经验的角度讲,计算机的原理是理论性的,在最初的时间里不适合安排在计算机上机课程。当导入这个环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摸索微机实验的乐趣等,而枯燥的微机原理、具有一套程序流程等,放在教学的后续。

3.3增加互动环节

许多高职计算机课程缺乏互动的机会,使学生感觉学科枯燥。在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增加互动的机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探究预设的问题,及时选择恰当的点,引导学生的课堂互动。在适当的学科指导下,学生将丰富微型计算机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与跟踪过程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破陈旧的观念和思维框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应扭转习惯采用的单调传递路径,整合逆向属性和多元属性的思想,为学生建立一个多解的微机问题。

3.4完善考核办法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考核是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和监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和保证。计算机职业教育应淡化理论考试,突出实践技能考核,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要将重点放在职业能力的考核上。要丰富考试开式,由于职业院校教学目的的特殊性,可以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考试可以尝试采取多种方法与形式,根据具体课程内容以及特点与要求,选择适宜的考核方法,包括笔试、机试、实际操作等各种方式。

3.5增强教师的培训

对于教师的培训是增强课程质量的关键。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实用性和实践性,除了对教师的学术要求,对教师的实际工作背景也有特殊要求,对“双师型”教师我国较为认同。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从教师校园培训开始,特别是现有的教学人员学历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更应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针对性培训。“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但以校园培训为主是很难解决这一问题的,因此学校应积极为教师创造外训练条件。通过在职进修、进修教育、校企联合科研、选拔教师资格等对企业的锻炼和丰富的教师实践经验,从而达到提高教师的目的。

4结语

现代高职院校应开设实践课程,改进计算机课程教学方式,整合理论与实践课程。通过专业体系、完善的职业教师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微机技能。专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把创新的学习方法融入学科的日常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周崟.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字通信世界,2017(3):269-270.

[2]赵有为.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J].电脑迷,2017(1):99.

[3]孙波.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J].电脑迷,2017(1):160.

[4]陈涛.探究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0):1097.

[5]杨富强.试论项目教学法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9):22.

[6]陈海英.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J].信息与电脑[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3):231-232.

[7]孔凡平.中职计算机教学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3):162-163.

[8]潘科.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124.

[9]刘新成.新时期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6):164.

[10]韩冰.学生创新能力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J].才智,2016(22):80.

作者:马进毅 吴晓伟 单位: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