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融媒体时代视频内容生产新要素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融媒体时代视频内容生产新要素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融媒体时代视频内容生产新要素

摘要:互联网传播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势必加剧媒体介质的泛化和消融,“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全媒体新图景已然形成。在这样的历史发展格局下,传统媒体被挤压出了舒适区,在时代的大潮中飘摇。本文主要结合传统媒体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构建融媒体时代视频内容生产要素,希望可以为新时代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融媒体;视频内容;生产要素;传统媒体

继语言、文字、印刷、电信技术之后,互联网成为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五次媒介革命,深刻影响并改变着每一个人[1]。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0.4%,互联网日益成为老百姓“收音”“发声”的主渠道[2]。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线下与线上、国内与国际、现实与虚拟、体制内与体制,相互的界限日趋模糊,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舆论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全媒体新图景,导致媒体介质的泛化和消融。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面对各类新媒体的强势崛起和蚕食,传统媒体被挤出了舒适区,在时代的大潮中飘摇。截至2020年12月,仅我国短视频用户的规模就达8.73亿,占网民整体的88.3%,短视频赶超搜索引擎和网络新闻,成为仅次于即时通信的互联网应用。这意味着互联网的流量形态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即从文本转向视频[3]。以“声+画”为主的有高辨识度的传统媒体,视频制作始终是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已经来临的风口期,电视人更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全媒体时代的互联互通,再造了观众心理习惯和行为体验,电视视频内容的生产和制作在手段和方式需要推倒和重构。以各类新媒体组合矩阵为代表的融媒体与包含电视、纸媒等在内的传统媒体,除了在媒体介质和传播技术上有所区别,非本篇探讨之列,单从视频制作方面,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选题、语境和呈现方面的差异显而易见。

一、融媒体时代内容资讯的快、准、狠

(一)快:资讯之快融媒体时代用户每时每刻都被海量资讯裹挟,在时间维度上,“快、快、快”成为融媒体时代最显著的特征。科技的进步和媒体的特性,都让各家媒介平台争夺头阵首发,各种资讯时点、迭代更新的速度之快以及用户注意力转移的速度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二)准:通达客户之准传统媒体都有特定的细分客户群,也就是说要精准达到细分客户群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资源,但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的支持下,各类大数据的算法和人工智能的预测、智能终端的普及,“千人千面”使得当下精准推送和个性化服务已成为融媒体时代的一大趋势,除了传统的“某宝”之外,以“某条”“某手”等为代表的新锐互联网公司更是将“千人千面”做到了极致。(三)狠:信息爆炸之狠相较于时间维度上的“快”,空间维度上的“狠”则让大众集体患上了“知识焦虑症”。用“铺天盖地”“疾风骤雨”形容今天的信息爆炸并不为过,“无所适从”“浅阅读”“无意识刷屏”在潜移默化中给现代人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融媒体时代视频内容生产的快、小、素、全

(一)快“快”已经成了融媒体时代所有媒体介质共同追求的第一价值,尤其是自媒体改变了信息的游戏规则,“同步即时”方显媒体英雄本色。再加上“5G+4K”等新技术的加持,内容生产的便捷和快速变得更加不可想象。(二)小“知识焦虑症”导致贪多贪快成了多数用户不自觉的行为习惯,“碎片化”阅读和观享成为绝对主流。抖音用其数秒即过、庞杂的视频内容强有力地证明了“短小精悍”的黑洞引力。(三)素“素”指原生态,特别是自媒体的介入,不加工、少加工甚至是零添加的原生态内容生产,扯掉了传统媒体的最后一点高贵和神秘的面纱,让媒介与大众同频共振。“有图有真相”是用户愿意放弃时间成本来围观和体验的重要动因。(四)全视频内容生产不再是电视媒体独家专利,媒体介质的泛化及其边界的相互侵蚀让“全员媒体”成为现实,且愈演愈烈。

三、融媒体时代电视内容生产的破旧立新

其实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构成视频内容生产要素都万变不离其宗,无外乎三大件,即内容选题、语境表达和呈现方式。面对融媒体时代舆论生态的“快、准、狠”和内容生产的“快、小、素、全”,作为传统媒体特别是视频生产“老大哥”的电视台,即不能失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主流颜面,还得挽回普罗大众渐行渐远的“爱慕之心”,需要的不仅仅是战略意识上的觉醒和转移,更需要在具体战术上破旧立新,将“曲高和不寡”当作融媒体时代电视内容生产的诉求和价值指向。

(一)内容选题政治性、时代性、人文性和创新性“四性”融合

作为主流媒体,电视是党的喉舌,但随着各路新媒体的崛起,泥沙俱下已成为信息常态。该不该放下身段、如何放下身段,是近年来电视人最纠结也最无解的问题。面对日益多元的思想意识、复杂的舆论环境和严峻的生存挑战,电视媒体要想抢占舆论制高点,实现传播实效最大化,电视节目必得力求实现政治性、时代性、人文性和创新性的相互融合。1.政治性:总书记强调:“始终把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就意味着,电视节目无论怎么变化,都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站位要高。也正是基于此,电视构筑了新媒体平台所不具备的专业度和权威性。人们不一定第一时间从电视上获取资讯,但是最依赖从电视上求证信息的真伪,特别是来自党和政府的发声。2.时代性:电视节目的内容选题必须具有时代烙印、反映时代特性、把握时代脉搏,敏感捕捉当下现实热点、难点抑或是痛点,够新、够鲜、够辣,才有可能“四两拨千斤”,才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脱颖而出,取得用户的关注和共鸣,实现信息的爆炸性传播。3.人文性: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毋庸置疑,无论何时何地,包含电视节目在内的所有文艺创作,主体都应该是人,传达人类共有的普世价值。只有本着人文情怀,聚焦普通人,以小见大,倾注真情实感,讲述有温度有诚意的故事,才能够引起最广泛的情感共鸣。4.创新性:这里的创新指的是内容而非手段。AR、VR技术的发展让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全方位无死角地展示在用户面前;AI、语音识别技术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人物“活”起来,可以与用户进行交互,就像与历史人物在“视频通话”……技术的进步让文化创新更具活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优秀传统文化是最好的选题内容,其隐藏着一个民族的基因密码。推陈出新,族群共同的记忆是情感勾连和认同的基础。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内容都是硬核,如何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是媒体人需要掌握的灵活与刚性的原则。但无论是何种原则,传递正能量,做有深度、有温度,有党性、有人性的媒体,必然是当下电视从业者孜孜以求的实现目标。

(二)语境表达的不“端”和不“装”

毋庸讳言,一些电视新闻确实存在着标语式、口号式、说教式的语言语境,单一的传播方式导致电视在用户心目中就是一副“端”着的身架。进入融媒体时代,用户对“假、大、空”的说辞过耳不过脑,相反,新媒体语境中的不“端”和不“装”却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共鸣,用户在新媒体的内容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积极参与传播,就像病毒传播极大地提升了传播地广度,这是值得电视媒体反思和借鉴的。1.标题:“标题党”向来为主流媒体所鄙夷,但不得不承认,一个富有煽动性的标题,往往是提高点击量的关键所在。电视节目标题中规中矩,遣词造句缺乏新意和指向,难抵人心。标题不该是“我想说什么”,而是“你想听(看)什么”,主客角度不同,标题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四川省新闻办就九寨沟地震答记者问”(主流媒体)和“九寨沟地震一天了,你关心的6个疑问都在这里”(新媒体)两个标题,受众心理感应完全不同[4]。2.同期声:同期声是最好的语言表达,其未加修饰的真实和生动往往会成为节目内容的点睛之笔,“感同身受”使用户情感、情绪有所依托,现场对话、环境声、叫骂声等富有烟火气息的视频往往是融媒体中传播得最好的一种内容要素。3.少言多画:有图即有真相。对用户来说,有照片或视频,了然于目,语言显得苍白和多余。在融媒体时代,画面比语言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4.去说教:说教是电视人根深蒂固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但事实上,真实陈述、平和表达、悬置评判,给用户留一定的思考空间,才是明智之举。5.讲人话:电视人常说“喜闻乐见”,却用太过高调的语言语境自说自话。如何让宣传内容特别是大政方针直达百姓心脑?电视人首先要学会讲人话、讲实话、讲真话,尤其要把高深、艰涩的政论转化成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和语境。

(三)呈现手段的机动和灵活

“原生态、即时性、碎片化、短视频是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信息的重要特征”。与传统媒体“结果报道、效果报道、等结果报道”相比,新媒体的做法则是“发生报道、即时报道、滚动报道和过程报道”。这充分说明新媒体在内容呈现手段上的机动性和灵活度。1.快速:在一切唯“快”的融媒体时代,新闻的定义正在被改写,即新闻不再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采集快,更要快,甚至采集和同步实现,新媒体的“快速”反应令传统媒体倍感压力。如何实现与其他媒体介质同步甚至是更快的信息和传播,除技术层面的突破外,采编人员必须建构即采即编即的工作思路和技能。2.原生态:电视节目追求精雕细琢,讲究慢工出细活,而融媒体时代的“快餐”文化心理,与精美的音画相比,多数用户更渴望在第一时间感受正在发生的事实场景,粗糙的、未加工的,甚至穿帮、没有专业技巧的镜头都会因“真实”让用户收获的一份体验快感。3.短小:第三方数据机构也做过一个统计,有85%的用户是对广告抱有接纳的态度的,然而可以接受45秒的只有3.8%,而接受15秒广告的用户是67%,这相差了17倍。另外,对于15秒广告正确的记忆力是也是最高的。对精于长视频剪辑的电视人来说,如何在以秒计算的短小视频里,用最快、最有意趣的方式吸引用户眼球,是在电视与新媒体竞争中必备的一项技能。4.互动:融媒体时代,互动社交已成为各媒体努力实现和追求的用户体验。经研究,社交媒体能够给用户带来了三种前所未有的美好体验:第一,用户可以及时分享所观察到的信息;第二,用户享有对信息的编辑加工能力和权利;第三,搜集信息和社交可以同时完成,可以和友人自由交流内心的观点。这种既能社交又能获取信息的美好体验,大大提升了社交媒体的传播速度和广度。而传统的电视媒体一直以来就是单向输出的方式,与用户根本无法形成互动和交流。

四、融媒体时代电视台内容生产和流程再造

2014年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同年8月18日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3]正是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部署推动下,打造智能化媒体平台逐渐成为传媒业新趋势,经过数年的摸索和实践,媒体融合的广度不断拓展,媒体融合的深度也取得较好成效。2019年9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首个区域总部和5G+4K+AI媒体应用实验室在上海启用,助力广播电视媒体以及相关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紧随其后,人民日报社与百度公司也对外宣布联合成立了人工智能媒体实验室,希望通过双方的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构建人工智能媒体新生态;当年的11月份新华社也与蚂蚁区块链携手,正式了“媒体大脑3.0融媒中心智能化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主要是以当下区块链技术和AI技术相结合,利用阿里体系的研发能力赋能新华社“策、采、编、发”多个新闻生产环节和流程。2020年1月全国第一家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成立,该中心聚焦理论应用和技术革新的融合,可以预期这个位于湖北的融合创新中心,将成为我国广电体系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创新的重要实践基地。为响应国家号召,更为生存“突出重围”,全国各地主流媒体纷纷尝试媒体融合,特别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入爆发期,传统主流媒体都在积极尝试和探索融媒体的转型发展之路。然而,“当下,媒体融合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制约了融合的效率和进程”[3],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出现内容采集、加工和间不配合不顺畅的状况。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大屏和小屏之间孰轻孰重,较劲的背后真正要突破的不仅仅是僵化的体制,更是电视人的自尊心理防线,先保证电视再“施舍”给新媒体的做法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换言之,对于电视台来说,融媒体信息流程的梳理和再造刻不容缓,只有厘清部门间的轻重缓急和规范化流程操作,才能与“船小好调头”的自媒体或其他媒体共存和竞争。为保证内容的即时播出、滚动播出、参与播出甚至是互动播出,应当本着先小屏后大屏、先粗粝再精剪、先留白再评论的原则,在电视台内部真正实现媒体互通互融。

五、结语

媒体融合已向纵深发展。舆论宣传是看不见硝烟的战斗,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阵地,要想在各路媒体即渗透又排挤的大势中,延续传统权威并掌握“微传播”话语权,尽力、尽快转变思路,构建视频生产新要素、创新视频制作新形态、再造视频传播新手段是不可回避的选择。显而易见,深度融合不仅仅是当下我国媒体行业生存的转变路径,也是时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新闻舆论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同花顺财经,2021-02-08.

[2]共产党员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三十讲(第十九讲)[EB/OL].共产党员网,2018-10-15.

[3]黄楚新,彭韵佳.2017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9-15.

[4]张宏.融媒体时代记者的转型和坚守[J].新媒体研究,2017(19):125-126.

作者:房慧萍 单位: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厦门卫视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新媒体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新媒体与社会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谢耘耕工作室

记录媒体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