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网络环境下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对策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网络环境下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对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网络环境下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对策

1大学生的维权意识较强

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在淘宝上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时”,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占了68%。大学生的版权意识不足对于“你在网上转载文章会注明作者和出处吗”这一问题,有36.9%的被调查者选择“没有”,说明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对他人劳动成果还不够尊重,对著作权保护意识仍显不足。大学生对个人信息不太重视对于“你在注册一些网站的时候会不会把自己的真实信息填写上去”,有73.8%的人表示会将真实信息填写上去;仅有26.2%的人表示不会。这些数据都能显示出大学生的个人隐私并不重视,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2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反思

2.1大学生自身网络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自由性,淡化了网络使用者的真实身份,有不少人会将自己的真实信息完全暴露。也有人在这自由的空间中开始肆无忌惮。例如随意散布虚假消息,未经他人同意随意上传视频照片至网络,利用漏洞攻破他人密码窃取或骗取财物,破坏他人网站等等严重行为,自以为自己的行为无人能知,为所欲为,最终逃脱不了法网的制裁。

2.2高校网络法制教育实效性差

当前高校开展法制教育最主要的载体就是针对每一位大一学生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部分高校主要是由思修课教师完成的,以传统教育观念为主,课堂教学模式只注重灌输课本知识点和考试通过率,由于非专业性导致他们自身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与研究不够深入透彻,以致大部分大学生对法制教育的热情与兴趣不高,法制教育课逃课率高,加上课程内容与大学生的实际关联性不强,网络违法犯罪等知识涉及甚少,因此学生真正能学到的网络法律知识也非常有限。

2.3社会网络法制不健全

我国的网络立法相对滞后,无论在立法的数量上还是在立法的层次上,都与现实需求有不小的差距。尤其在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网络内容管理、电子商务活动等方面存在法制不健全的尴尬。由于当前网络违法犯罪方面的立法不健全,有些行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以致有人专门钻法律的空子进行损人利己的行为,破坏网络环境的秩序。

3增强大学生网络法律意识的对策

3.1大学生要自觉学习法律提高自身网络法律意识,并强化网络道德自律

如今互联网“网”住了很多的大学生的日常休闲时间,除了电脑终端,手机多媒体上网络的推广使得潜在的网络陷阱无处不在,其所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大学生必须自觉学习网络法律知识,一方面可以提升自身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随时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强化个人网络道德自律性,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隐私、不恶意散播谣言、保护国家信息安全等,避免陷入网络陷阱;另一方面,也增强自身权利保护意识和维权能力,重视对私人信息的保密、虚拟财产的保管,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懂得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2高校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加大对网络侵权与违法犯罪危

害性等方面的教育,丰富大学生网络法律知识首先,在第一课堂的法制教育课中,应当转变教育观念,改善课堂教学环节增强大学生的法律认知能力,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授课内容增加大学生关心和关注的网络法律知识,并予以重点讲解,结合当前已经发生的违法案例,让大学生了解哪些网络行为是违法,以及哪些行为可能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帮助大学生分辨是非,划清界限,规范网络行为。其次,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扩展法制教育的渠道,如组织法律知识竞赛、辩论比赛,提高学习法律兴趣,让他们主动去学习法律知识,全方位地了解现有网络法律知识,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再如开展网络法制教育系列讲座,邀请法官检察官以及法学专家等举行讲座,丰富大学生的法律知识,也强化法制教育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3.3健全网络法律制度,加强网络环境的社会监督

培养大学生的网络法律意识离不开健全的法律。虚拟的网络背后是实实在在的,都是有血有肉的法律主体,都是人的行为,涉及人的权利和利益。因此虚拟的互联网必须要有现实的法律加以规范和约束。网络行为必须得到明确地加以规范和监管,让这些法律变成有牙齿的“老虎”,真正起到惩罚违法犯罪,规范网络秩序的作用。法律制度的保障还必须有专业化的执法人员来实施监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作者:王桥莲单位: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