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当今网络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已逐渐得到广泛认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于这一主体,要充分调动主体自觉性使其积极参与教育过程。如何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质量,并兼顾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均衡发展,也就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择南京地区2所高职院校IT相关专业的128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时间为2013年1月,调查内容为学习动机、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环境影响等3个方面。调查的主要结果分析如下:第一,学习的动力和对专业、课程的感兴趣程度。有多半学生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但对于专业、课程认识不够,不足以提升对专业的认同感和兴趣,很多时候是以应付的心态对待上课。第二,学生上网时间及内容。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每天上网时间为2小时左右,说明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上网。多数学生上网搜索信息,进行的多为有助于学习的活动,但容易被游戏等其他活动分散注意力。第三,网络环境对学习的作用。学生普遍认为网络学习形式自由,学习资源丰富,课本与网络结合起来学习更有效。由此可见,在网络环境下,学生乐于接受画面、声音等多种媒体结合的方式,让枯燥的学习充满乐趣,但由于网络中一些运营商提供的推送服务以及其他干扰因素的存在,使得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被影响,导致网络迷航,耽误学习进度。
二、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忽视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忽视学生独立自主、自觉能动和积极创造的特性。影响高职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一)社会因素的影响
由于受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社会上倾向于将温顺听话作为好学生的评价标准。在选拔或用人时常常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学历等来加以判断,学生几乎无法摆脱应试学习的束缚,从而影响了自主性的发挥。
(二)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
首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眼中的人才依然是学霸、考霸。于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学内容,为所有问题制订标准答案,久而久之,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及能力逐渐下降。其次,长期以来,社会对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师业绩的评估主要是学生考试成绩、学校升学率等指标,这些指标引导了学校教育注重追求显性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最后,受教学方式的影响。长期以来,由于受我国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将自己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把学生看成完全被动与理应服从的知识接受者。在教学中认为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成果的精华,也是教学的标准或目标,相当重视书本的作用,认为只要坚持不断地进行知识的灌输,就可以取得一定效果,即使学生主观不愿意接受也无关要紧。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缺乏与学生真挚的情感交流,其内容与形式缺乏生气,教学效果往往取决于教师的个人教学艺术与技巧。
(三)家庭因素的影响
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使学生缺乏自主习惯的重要原因。如有的家长事事包办代替,不给孩子自主发展的机会,忽视孩子的客观条件而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和标准。他们不管孩子的主观愿望及心理承受能力如何,不给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控制的自由时间和空间,从而造成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逐渐缺失。
三、提升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当代高职学生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一起成长的一代,其本身具有自我探索、不愿意循规蹈矩的特点,也认为自身大部分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在课堂上或从书本中获得的。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学生对传统知识体系的学习不感兴趣。针对学生较容易接受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的形式,结合现代科技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应改变传统高职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单向传授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创新教学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一)教学模式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和评价,实现教学的优化。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跨越时空进行互相交流,实现形式比较自由的协同学习,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具体的教学模式可根据教学内容与学习情况,在网络平台上采用多种方式。如: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将课程各部分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重点和难点及解决问题的工具和途径公开,设计重点部分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学生进行掌握知识点的引导式学习;将教学内容安排在有实践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各部分内容都是课程任务的延伸,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各种技术手段的支撑,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教学热点,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多段任务,学生按照教师规定的时间节点研究、完成任务的任务式学习;在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依托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分组,在发挥集体学习作用的同时,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以学习小组为教学组织形式的合作式学习等。
(二)教学方法
在自主学习的环境里,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是学生优点的发现者、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学生问题的解决者、学生成长的帮助者。网络环境可以协助教师关注每位学生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适的学习任务,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学生使用网络学习平台,有针对性地选择各种学习资源,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第一,及时互动学习。利用各种网络交流工具突破师生交流的空间和时间限制,让教师可以即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到促进作用。第二,辅助学习。网络平台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教师可将课程资料上传到学习平台,便于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通过上传的课程资料,学习未掌握的内容,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第三,发展个性化学习。学习者可根据自己学习掌握的情况,选择学习资源,自控学习进程,提高学习效率。网络环境提供了开放的学习环境,可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使用需求,也促进了信息化教育的普及,并将整个教学过程与自然、社会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三)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的形态与质量是影响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以传统教学媒介为基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围绕教学内容,以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介、多形态的教学资源给予展示,符合当今数字化时代教学现代化的要求。好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教学实践中,首先可以组织教师建设简单、有效的专业资源库和课程资源库等学习资源,并尽可能让学生也参与资源库的建设。建设过程中注重目录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明确,做到资源丰富、分类明确、易于使用。其次,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应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了解资源的种类和获得途径,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自己的资源库。最后,将传统课程与网络课程相结合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网络课堂中讨论和交流,对网络资源进行筛选和及时更新。运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加强师生交流,为学生创设自主的学习环境,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预定学习计划、过程的实施、方法的选择以及目标的调整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做出客观的分析、评定。客观的考核评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个性与才能的发挥与展示,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全过程、多样性入手,在实践中依托网络平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对自主学习课程的考核和评价:第一,学习态度与习惯。主要在平时进行,如学习积极性、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任务汇报及答辩表现、参加技能大赛情况、参与教师的横向科研项目情况、责任意识等。第二,职业技能。可分阶段、全过程地考核实际操作及项目作品质量。第三,理论知识考核。可采用在试题库中随机生成试卷的考核形式在线测试。课程考核评价的重点不断向学生能力的整体评价转移,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不只强调学习结果,更侧重学习过程。整个课程结束后,将各个教学项目的考核成绩按权重进行累加,从而得出整个课程的评价结果。此外,在网络环境下,师生也可利用考核管理中的阶段性评价考核和终结性评价中的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模块形成学生学习评价信息。教师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使学生能有针对性地调整,促进个人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实践与结论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学习引导、案例驱动、任务探究等教学模式进行在线、实时、互动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组织者甚至共同学习者的角色,提供多样化的、丰富的教学资源,设计教、学、做有机结合的教学过程。课程以网上全过程、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为主,即时反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效果很好。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是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手段和条件,在高职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向注重教育教学内涵建设的大背景下,只有结合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自主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同时,培养自觉学习、独立学习、团结合作的能力及职业素养,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徐绕山单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码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