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形势下网络环境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新形势下网络环境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新形势下网络环境论文

一、当前加强图书管理应努力的目标

一是管理模块化。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其独特的管理模式。传统的图书如何管理,电子图书又如何管理,传统的图书如何用现代的信息技术进行管理,都应该将其形成管理模块,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图书利用价值。这种模块化的管理,一方面可以通过图书管理软件的开发来实现;另一方面,则可通过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创新来实现。管理模块化的结果将是图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能够较为方便地对图书进行归档、分类、数字化等。这样既能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又有利于图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查询人员能够较为快速地查找到自己想要索取的图书资料,从而节省查询时间。二是图书信息化。也就是加强图书信息化建设。办公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电子文件的产生和归档,信息共享与信息安全等问题,使得图书信息化日趋紧迫。就目前而言,图书信息化就是要加强电子文件和电子图书的管理,研究制定电子图书管理规划,制定有关电子文件和电子图书管理办法与标准,加强图书管理软件的优化和推广。要对有高度价值的图像、文本、音像、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图书资料进行收集,组织规范性加工,并加以高质量的保管,实现知识增值,并提供在广域网上向跨库的电子存取服务,实现图书管理的电脑化,图书利用的网络化。三是人员专业化。新时期的图书工作者应该既懂图书学等专业知识,又懂电脑与网络知识,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国家的要求,图书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应该是: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崭新的知识结构,视野开阔、思维敏捷、有创新能力。在《全国图书事业“十五计划”》中,也提出了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着重抓好图书业务人员全员培训,全面推行持证上岗制定”的目标,以达到图书管理人员专业化的要求,并把精通图书专业知识、懂计算机、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重点。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招揽高级自动化管理人才,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增强他们对信息的管理、加工、合成、利用能力。

二、新形势下加强党校图书管理工作的对策措施

第一,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相结合,更注重现代管理。这里所说的现代管理,也就是新形势下的图书电脑化管理。一方面,要将有价值的、该长期保存的图书通过电脑及相配套的软件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要对图书尤其是电子图书加强信息化管理。电子图书管理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介质质量因素、人为因素等对图书信息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管。如把好质量关,多贮存一份;定期抽查、普查检测,加强病毒防范;适时转录、拷贝或迁移信息;重要信息采取再生性保护技术;加强有关电子文件的工作制定和管理制度;提高计算机人员操作水平、规范操作程序等,防止电子邮件信息的丢失。第二,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更注重服务。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的服务功能应该得到更大加强。中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上政府、远程教育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图书将直接通过网络为党校的发展服务。党校的相关信息准不准确,内容丰不丰富,质量高不高,与图书管理水平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图书工作者要在发挥“管好”图书职能的同时,要更好地发挥“用好”图书的职能。要在保证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将有价值的,可以公开的党校相关信息通过一定的加工、处理后公之于众,加强对党校各项工作的宣传,提升图书的报务水平,变被动提供查阅为为主动提供信息,提高图书的价值,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说,在党校里,更好地发挥图书的报务功能,就是要发挥其资源作用、凭证作用、宣传作用、教育作用。此外,要加强对图书管理的效果评估,将其作为检验图书管理效益和效率的基本途径,通过正式与非正式评估、内容与外部评估、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估、量化与非量化评估,达到有效配置资源、提高服务水平的目的。第三、业务学习与业务创新相结合,更注重业务创新。创新在新时期的图书管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图书工作者在系统在掌握图书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特别是要在如何利用网络平台提升功能、拓展宣传手段上下功夫,争取成为聚合与集成数据处理人员、电子工程师、人事官员、战略规划者、记录管理者、图书馆员、图书馆员和情报专家等功能的复合型图书管理人才。在业务上,要把继承和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我们多年来形成的好传统、好作法必须坚持,同时面对变化了的新形势、新情况,必须不断探索和总结新的实践经验,进行新的理论概括,使图书事业的工作思路、工作对策和工作方法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可以说,网络为图书工作者开辟了新的天地,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创新的机会。要将图书管理过程中的新的经验和好的方法加以总结,要学会用计算机网络开展图书工作研究,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总结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图书管理,只有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与日俱进,成为学习与支持报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才有可能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作者:谢惠卿单位:中共聊城市委党校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