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网络在我国越来越普及,且发展势头强劲。网络中包含的信息深深地影响着职校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观念,对职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挑战和机遇。如何应对网络对学生及职校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及在此环境下如何加强职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目前职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临的课题。本文阐述了网络环境下职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关键词:网络职校思想政治教育
职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网络影响比较深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及针对性,才能更好地指导职校学生形成多元化及功利化思想。随着网络不断发展,更多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新特点在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网络发展不仅为职校政治教育带来发展机遇,还促进职业学校发展,对职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挑战。因此,需要不断探索及创新职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方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促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得到改进,从而有效提升职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一、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引导与教育
网络作为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客观资源,其发展是必然的,严重影响我国职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我们应正视网络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传播速度不断加快,直接影响社会各个领域。其中,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趋势与文化、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发生了激烈碰撞。教师应科学合理地将网络技术应用于职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优势资源,正确面对挑战,以便较好地实现职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效提升职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二、创建新的教学环境和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不能局限于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要让学生树立准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师生互相配合,只有学生拥有学习兴趣,才能减少对教学活动的抵触情绪,才更能显现出教学成果。小学生本身厌学情绪是比较严重的,为了使他们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积极性得到激发,首先是教学模式要创新,在职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严格依照新课改的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自身则发挥引导作用,使教学环境变得轻松、愉悦,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锻炼,并调动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学环境要以实践为主,即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教材与课本中表述的情景予以还原,借此带动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最后则是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融入教学,不仅能拓展教学过程,使教育更为轻松,而且能通过生活,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
三、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特色校园文化,为学生创造更多锻炼机会
校园文化内容主要以学校课外文体为主,主要特征则是校园文化精神。不仅具备教学功能、导向功能,而且能增强师生之间的凝聚力。在树立良好校风、形成优良学风及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实践教育环节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具有影响力的职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对职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首要开展的工作。首先,可以通过举办辩论比赛、缤纷周末、名人讲座等丰富的校园活动,以教育为载体,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其次,职校学生拥有较强的实践性,参加各种专业技能比赛,使学生专业实践素质得到提高;通过开展演讲与辩论比赛,学生的表达和思辨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通过开展实践性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让校园文化的建设变得更有特色,以此为职校学生提供更多锻炼机会,促使思想意识形成。
四、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
(一)转变教育观念,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努力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对网络特点及发展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掌握,并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网络,与学生建立全新的师生关系,积极应对挑战,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二)提高网络技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首要就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选聘工作,除了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与规律外,还要对现代网络知识了如指掌,并能通过网络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五、结语
职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网络带来的各种机遇及挑战时,要正确认识与引导,改变传统观念,并与时俱进,从而较好地将网络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只有克服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使校园网的建设更完善,利用网络传播方面的优势,并灵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无形中使学生的爱国与爱校热情得到激发,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更好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杰.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ChinaMarket,2008(40):158-159.
[2]高富英.网络环境下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08(5).
作者:杨彦娟 单位:江苏省金坛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