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4G移动通信技术安全缺陷及对策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4g移动通讯技术广泛普及。但是,在发展过程中4G移动通信技术的安全缺陷逐渐显现出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让人们对其重视起来。本文通过分析4G移动通信技术手段以及其现存的安全缺陷,探讨科学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4G移动通信技术;安全缺陷;对策
当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已经进入了4G时代,4G移动通信技术在3G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上,整体通信技术水平有很大的提升,具体体现在:运行速度更快、信号更强、稳定性更高、更好的适应了时展需求。同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4G通信系统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技术方面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威胁着人们的生活隐私,阻碍着4G通信技术的发展。这是4G移动通信系统相关技术人员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14G移动通讯技术
在3G网络和无线网络结合并改进的基础上产生了4G移动通信技术。其有以下几个特点:(1)运行速度更快。4G移动通讯技术使无线漫游基本实现、用户之间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距离得到很大程度的缩短。(2)信号更强。智能天线的使用满足了4G移动通讯系统对不同环境的要求,使信息传输中的阻碍得到减少,对不同环境电磁干扰得到抑制,进而保证了网络信息的传输。(3)稳定性更高。4G移动通信技术采用了软件无线电通信技术,这种技术服务范围广范,并保证了4G网络在不同的网络环境大大提高了4G网络的稳定性。(4)更加适应时展的需求。顺应时代的发展,4G移动通信技术单一的蜂窝式核心网络,使接入方式更加多元化,更加方便了每位用户能够随时随地使用网络。同时,4G移动通信技术很大程度降低了运用和开发的成本,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的通信,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使用4G移动通信[1]。
24G移动通讯技术现存安全缺陷
(1)程序漏洞。网络技术目前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网络相关技术并不成熟,许多APP和浏览器都存在着安全隐患,软件编程中也存在许多的安全漏洞。若人们盲目的操作这些软件,极可能使系统受到破坏、手机和电脑故障或死机,严重情况可能导致用户私人信息遭到泄露。(2)网络黑客。一些程序编程技术高超的人员被人们称之为“黑客”,黑客主要是通过入侵网络的安全系统窃取他人利益,并能够修改和破坏程序,进而操作网络系统。由于网络系统存在的漏洞,给黑客有了非法入侵的机会,给网络的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3)网络病毒。病毒入侵网络系统将严重干扰网络的信息传输途径、最大程度降低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由于网络的信息传播速度快,网络病毒一旦入侵系统,那么系统内大量的程序和文件将会以最快的速度遭到破坏[2]。
3解决4G移动通讯技术安全缺陷的对策
对于4G移动通讯技术存在的安全缺陷,需要制作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1)对于网络程序中存在的漏洞:①政府需要大量培养相关专业的人才,更具体的了解其理论方面的知识,为后续解决安全问题奠定基础;②4G移动通讯技术的配套设施跟上,加大对新技术的开发力度,不断完善网络系统;③无缝衔接好新技术与旧技术。(2)对于网络黑客,相关技术人员必须不断完善和升级网络系统,加大对4G移动通信技术中每个环节的严格把控;但同时,政府也需要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关部门积极落实且严厉打击威胁网络安全的黑客。(3)应对网络病毒,需要建立系统自动修复、攻击病毒的功能。一方面可以采用网络防火墙和复杂秘钥提高系统恢复能力;另一方面4G移动通信技术可以通过合理的运用系统容灾技术,这项技术可以保证当系统发生灾难性事件时快速准确地恢复系统的原始数据,从而保护系统。系统容灾技术是指拥有两个相互独立但存储内容相同的存储器,将一个存储器放在本地,另一个存储器放在异地,然后通过IP把两个存储器联接起来。这个系统可以保证当系统遭遇病毒破坏时,其中一个存储器出现问题,另一个存储器并不受影响,进而保证信息不被丢失,提高系统安全性能。除此之外,为了不断提高4G移动通讯技术的安全性能,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完善、升级4G移动通信技术中系统的硬件和软件[3]。
4结束语
4G移动通信技术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速率高、质量高、容量大的特点,相较于以往的3G移动通信技术,在其传播速度上有质的突破;加之,在我国的通信领域,4G移动通信技术是一次重要的技术革新,推动了我国的通信技术的发展。另外,我国4G移动通信技术尚不成熟,仍存在着多方面问题,为保证用户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需要对症下药,找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不断的完善4G移动通信系统。
参考文献
[1]彭海玲.4G移动通信技术与安全缺陷分析[J].实验研究,2015(19):109~110.
[2]史艺.4G移动通信技术与安全缺陷分析[J].移动互联网安全,2016(03):72~74.
[3]骆传亮.4G通信系统中协作通信中的安全缺陷及对策[J].通信技术,2017(01):79.
作者:杨晏川 单位:重庆信科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