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探索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探索

摘要: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中国的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方面如何形成长效性发展才能满足人才需求,同时又能反哺产业结构的更优质调整,发人深省、值得深思。本文也对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接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的制订方法提供可借鉴的双主体管理体制和课程体系设计方法,以及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产业升级;校企合作;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中国的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方面如何形成长效性发展才能满足人才需求,同时又能反哺产业结构的更优质调整,发人深省、值得深思。

1产业结构调整主导职业教育的变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在职业教育的机制改革方面提出“: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中国职业教育必须通过实质化办学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中长期需求。传统的职业教育专业将不断受到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专业结构在不断升级改造,教学的方法手段革新步伐不断加快,导致新兴的行业企业急需职业教育提供相应专业技能型人才。在产业结构升级改造的契机下,职业教育必须进行本质性变革迎合当前形势,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势在必行。

2校企合作模式在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发展尽管在近年取得较大发展,但仍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而通信行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代表行业,技术升级换代迅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尤为显著,走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共建共管之路势在必行。但目前,校企合作模式在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2.1高职院校培育人才与区域行业企业需求脱钩。

高职院校在面向行业内某单一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时,人才培养质量有时会与用人企业的需求错位,未能真正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双方的沟通联系机制尚未完善,学校人才培养标准与行业企业用人标准不能完美契合,造成就业学生还要在就业企业“回炉”再培养的局面。

2.2职业院校专业培养评价、考核体系尚不健全。

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对于技术的要求不断更新和变化。而通常高校专业对于人才培养水平的评价机制是固定的。在考核机制中,专业技能、实操水平评价过少,而专业知识的考核比重过大。但是,通过对于区域内用人企业的调研数据中来看,用人企业对于所需人才的考核标准中专业知识的学习水平情况只占65%,而例如,团队合作能力,吃苦能力,执行力作为素质类考核占35%。而这些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水平的评价机制中少有涉及,突显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

2.3人才培养中企业的经营机制和高职院校的行政机制难于兼容。

校企合作中企业的经营机制和高职院校的行政机制难以实现有效兼容,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系统化培养结构不能满足行业企业的实用性要求,两种不同体制下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兼容,对于校企合作的成果起着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

3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3.1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主导思想。

面向行业,以资源共享为途径,以工作过程为内容,实现丰富的高质量的多角度评价机制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2创新课程体系统。

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上,以模拟工作过程的技能培养的为流程,预留固定时间为更新的新技术实时追加新课程,以培养与企业需求零距离的创新性人才,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标准相一致。专业培养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个阶段的身份转换,做到四位一体系统化培养,深化高职教育模式改革,推进教育机制创新,提升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教学方案制订上,打破学科式传统教学,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将专业按照主要就业层次及岗位划分网络规划、网络运行维护、基站建设与维护、网络优化等为四个方向,每个方向36学分,要求学生毕业前修满80学分至少选修完成两个方向的课程,且有8学分要求选择第三个方向的内容,严格按照学分制要求进行动态管理。课程上拟联合企业共同建设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工作岗位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并融入工程师认证的专业教学内容和配套教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让学生可以灵活安排部分网络课程的学习,综合协调非集中实习与教学安排上的冲突。教学过程安排上,第一学期学生先在学院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人文素质课程、通信技术通识课程的学习;从第二学期学生进行首次下厂实践,全面了解专业岗位工作,第三学期开始学生可以根据企业实习的安排结合自身情况,确定选修方向。教师实行阶段性授课,每个学期进行两次。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在校内网设备的操作练习,任务由企业讲师和学院教师共同完成,校外部分需要学生以学徒身份深入企业亲临岗位完成,要求在修业年限内进行两次,根据通信行业工程特点,学生自行选定实习时间。学生需通过岗位技能测试,令自身身份从学徒转换为准员工,才能前往企业参加第二次下厂实践。

3.3构建多元结构师资队伍。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倡混编师资团队,实行双聘双考核制,为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在现今高职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形势下,多人分段式授课将成为职教新常态,要求多元化的混编教师团队相匹配,与此同时新的教师队伍需要新的教师考核机制与之相适应。双线考核制度应运而生,实现学校考评体系与企业考评并行。

4结论

对于新时期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应遵循国家教育改革新形势要求,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完成,并在管理机制上寻求创新,并相应配套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改革评价模式,围绕企业用人标准,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实施相匹配的评价标准,构建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以专业技能为核心,企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思懿.论行业企业如何有效参与职业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12(10).

[2]何辽平.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着力点探析[J].数字化用户,2013(30).

[3]程琳.基于企业视域的校企合作政策环境研究[J].职教论坛,2013(32).

作者:孙鹏娇 黄博 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