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移动通信专业双主体育人模式改革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移动通信专业双主体育人模式改革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移动通信专业双主体育人模式改革探究

[摘要]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ICT行业创新基地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为例,对“1+X”证书制度下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改革进行探究。通过分析现有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与“X”深度融合的多项改革措施,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

[关键词]“1+X”证书制度;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

2019年2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行“1+X”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的实施旨在拓宽学生的就业路径和选择,使学生在毕业时掌握面向多个工作领域和岗位的技能,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为企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1]。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种主要模式。在该模式下,学校和企业作为育人的主体,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两者相互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建立课程体系、共同组建教学团队等[2]。在一段时期内,该模式为企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但还存在一些不足。“1+X”证书制度的提出,对校企合作的模式、新时期人才培养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导,如何有效地开展校企合作,深入产教融合,创建全方位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3]。

一、目前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职业技术学院都在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大多数采用校企双主体或类似的育人模式,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更多会关心收益,而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产生的效益不可预测,故在双主体模式中参与的深度和主动性不够,未能体现主体作用。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受各级教育部门管辖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约束,故难以彻底摒弃条条框框的束缚,而需要进行尝试和创新。其次,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单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能与产业需求充分融合。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考虑的是某一个或某几个企业的需求,未能从产业链的角度考虑人才需要,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分析不准确,制定的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团队结构不合理,教学模式相对落后,培养的人才难以切合产业需求。此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不健全,难以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校企融合育人的过程中,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是否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尚未有广泛认可的评价体系,从而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二、“1+X”证书制度下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改革探索和实践

以移动通信专业为例,结合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ICT行业创新基地工作,对“1+X”证书制度下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改革进行研究和探索。北京华晟经世为教育部公布“1+X”试点第三批职业技能证书标准“5G移动网络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的培训评价组织。在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背景下,校企双方共建ICT行业创新基地,深入研究“1”和“X”深度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4]。

(一)调研“X”证书面向岗位,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由企业带领学校对三大运营商、中兴、华为以及中下游相关企业等进行走访,调查移动通信技术领域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确定面向岗位。经过调研发现,企业对5G移动通信设备部署与安装、通信工程督导、通信室分设计、5G网络规划与优化等方向的人才有较大的需求。通过对移动通信行业的走访和历届毕业生的回访,发现5G移动通信基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紧缺。综合调研结果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校企双方明确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为5G移动网络运维工程师,明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5G移动通信设备的安装、维护、检调测、网络规划与优化和管理能力,较强的通信软硬件设备操作和应用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深度融合“1”和“X”,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由校方专业负责人与企业专家团队共同参照5G移动网络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仔细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梳理,找到“X”证书的准确切入点,促进“1”和“X”的深度融合。结合实际情况,对移动通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将原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与“1+X”5G移动网络运维标准进行融合,其中将专业基础课程与初级标准进行融合,专业核心课程与中级标准进行融合,专业拓展课程与高级标准进行融合,对原有的课程进行调整、更换、升级。如专业基础课程电路与电工技术基础调整为通信电源安装与维护,原有课程主要侧重于传统的电路分析与电工操作,而后者更侧重于通信电源及线缆的认识、安装与维护工作,与初级标准中要求的工作任务:基站线缆布放、基站设备加电等要求相对一致;专业核心课程通信工程设计与概预算、通信基站建设与维护原来讲解的2G、4G内容升级为5G内容;专业拓展课增加了“1+X”5G移动运维高级认证的相关课程作为学生选修,有利于课证的融通,使学生达到5G移动网络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要求。

(三)升级校企合作师资教学团队,充分发挥企业工程师的作用和优势。在“1+X”证书制度下,组建融合、互补的校企合作型的师资队伍非常必要。校企合作中,一课双师、混编师资是教学队伍组建的有效形式。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明确职能,发挥校企师资各自的优势,将理实混编、理实一体化的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企业教师具有的优势:掌握当前专业技术领域最前沿的信息;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职业精神和工作经历是学生成长的参照;企业文化的传播者。这些优势在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强化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理实混编的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发挥各自特长,以能力本位为原则进行职能分工,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以及重实践轻理论的问题。理实混编的教师队伍建设,是“1+X”制度下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保障。

(四)实施“工场化”教学,培养新型人才。“工场化”教学是以校园为教学场所,在教学中营造实际的企业环境,通过真实的工程项目把知识学习和岗位技能结合起来,使教、学、做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教学工场”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和教学理念,这种模式不是校办工厂,不是校外实习工厂,也不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厂中校”“校中厂”。“工场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校企合作的师资团队不再是一个课程型团队,而是一个项目型团队,是完成“1+X”5G移动运维项目所需要的一整个工程师团队。项目型工程师团队的职能是引入项目,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整体设计,并组织学生实施项目,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辅导,在项目完成后进行评价。通过“工场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以完整的项目牵引教学,以就业驱动专业,基于专业技术、行业规范、企业管理、市场推广等方面,培养具有复合能力,能够胜任行业岗位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五)引入学分银行制度,提升教学质量。“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为衡量学生的专业技能提供了参考标准,不同技能等级的证书意味着学生对证书所对应的工作领域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层度,可以引入学分银行制度,鼓励学生考取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如学生在校期间,考取了“1+X”5G移动运维中级证书可以获得8个学分存入学分银行,则该学生可以免修一门或多门学分相当于8分的专业课程,即“证书置换学分”。此外,针对高职学生实操能力强的特点,一些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可以提供真实的项目任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任务就能获得相应学分,比如基站勘察任务,学生按照项目要求进行实地勘察,输出勘察报告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学分存入学分银行。这样对学生的评价就不再仅仅取决于卷面考试成绩,学生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考核方式来获取学分。如此,既能丰富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又能做到因材施教,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结语

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校企双主体育人的过程中更加突出企业参与育人的重要性,校企双方要把“1+X”证书制度落到实处,需要对现有的模式进行改革,让“1+X”证书制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1”和“X”衔接互通的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把“1+X”证书制度融入课程体系建设、校企混编师资团队构建、工厂化教学模式改革、评价和考核体系创新中,培养新时期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建兵.1+X证书制度背景下项目化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0(12):82-85.

[2]王蕊.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20,22(7):28-32.

[3]马玉蕾.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17-19.

[4]荣莉,朱方玉.高等职业教育双主体融合育人模式创新实践[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4):8-11.

作者:刘振兴 夏小俊 单位:.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