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当代新闻报道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关于新闻报道的抚慰功能
新闻报道具有信息传播功能、社会教化功能和服务大众功能,这是传播业界和学界所公认的,也是在日常新闻报道中被广泛实践的。然而,随着当前社会矛盾的多发,新闻报道越来越多地展现出了“抚慰功能”,弘扬正气、调和冲突、释放温暖、传递真情大爱、营造和谐氛围!!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强调。新闻的抚慰功能主要是通过正面报道来实现的,它可以平衡人们对社会的负面认知,提振人们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抚慰功能就好比“减压阀”,在“触点多、燃点低”的状况下,可以疏解压力、缓和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报道也是生产力,因为新闻的抚慰功能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社会健康发展,这正是其作为生产力的重要表现之一。举例来说,近期有许多节目“一拥而上”报道、讨论晚辈不赡养、不孝敬老人的问题,在节目中大量展示儿女们互相推诿、互相指责,并以各种貌似充足的理由证明自己不赡养、孝敬老人的合理性,有些节目甚至还煞有介事地进行分析和调解。笔者认为,这类节目是“收视的杀手、文化的毒药”。因为,这类节目极易让收看的观众陷入一种误区,认为这就是社会的主流现象。收看电视节目时,观众往往一方面产生愤恨、仇视情绪,一方面对传统道德标准产生怀疑,导致价值观产生偏移,以至于随波逐流甚或同流合污。针对这种电视文化乱象,北京电视台在春节、“五一”、重阳节等传统假日,加大力度宣传儿女尽孝、家庭和谐、老人幸福的社会典型,努力为社会注入正能量。2011年“五一”劳动节,北京台推出了“幸福绽放”系列专题报道,其中有一期讲述了牛街街道两位年轻民警像儿女一样照顾社区孤寡老人的事迹,感动了许多观众,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的刘淇同志多次在各种会议上对此提出表扬。再如,一些关于基层党员干部呕心沥血为百姓办实事的正面报道,这些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无疑会让一些对立、抵触的情绪得到疏解。类似的报道通过对道德的肯定和弘扬,较好地抚慰了人们的心灵。需要注意,若想正面报道更好地发挥抚慰功能,首先要“真”,唯有真实、真诚,才令人信、令人服。
关于正面报道的负面效果
新闻宣传工作要以正面报道为主,这是一项基本工作原则。但近年来很多时候,正面报道却常常收到负面的传播效果,这显然有悖于正面报道的初衷。例如,2012年“7•21”抗洪救灾报道中,记者为了表现领导不舍昼夜、无暇餐宿、全身心投入抗险救灾的指挥工作,用特写镜头拍摄并播出了领导夜半时分才顾得上吃口方便面的画面,然而在这一组画面前后,播放的却是还在雨中忍受饥寒侵袭的人们,两相对照,观众反响十分不好,特别是在网上受到了较大的质疑。类似情况还有:在救灾现场,领导走进没至小腿的泥水中,记者按一般处理方法拍摄了脚部特写,但领导穿的是高筒雨靴,而现场的大多数人却没有雨靴穿;领导到灾区安置帐篷里慰问,帐篷里只有两张简易行军床、两位对答如流的老大妈,连瓶水、连件衣服都没有,显然是紧急摆凑以应付领导慰问和检查的现场!!试问,如此新闻播出去怎会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正面报道出现负面效果,可以从三个角度找原因:一是新闻事件自身原因。违反客观事实,虚假夸大式的树典型、说经验,会让报道丧失真实感,损害公信力;二是记者呈现方式问题。在大原则上要注意符合电视传播规律、符合新闻叙事逻辑,在具体方面要注意采访细节和画面语言;三是观众接受因素。当前,怀疑和指责渐成一种思维习惯和一股风气,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更加注意报道的方式方法,要选准角度、用好镜头。
关于传统媒体借用新媒体
2012年5月29日,全国许多媒体都播发了这样一条新闻:浙江杭州客运公司员工吴斌,驾驶客车从无锡返程途中,突然被空中飞来的铁块砸中,危急关头吴斌强忍剧痛,以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确保了车上24名乘客安然无恙,而他自己虽经全力抢救,却因伤势过重去世,年仅48岁。作为报纸上的一段文字报道和电视新闻节目的一条口播消息,这一事件在刚被播发时并没有引发特别巨大的社会反响。然而,在此新闻首发后三天,一段事发时的视频开始在电视上连续、多时段地反复播出,无数观众被镜头里的画面所感动、震撼。此条新闻很快发酵,各类追踪报道、背景报道、新闻评论等随之大体量推出,吴斌被政府授予“道德模范、平民英雄”称号,被网民誉为“最美司机”,相信也一定会入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值得注意的是,为这条新闻带来巨大影响的现场视频并非来自专业记者和专业设备,而只是截取于长途车上的监视录像。在北京电视台“7•21”抗洪救灾报道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在这场暴雨中,房山区降水量最大,受灾最严重,其中北车营村尤为严重。暴雨之后,记者到现场拍摄了泄洪的大沟、被淹的车辆和被破坏的房屋等画面,采访了当地村民描述洪水来临时的情景,虽然有了这么多丰富的素材,似乎还是难以真实还原洪水的凶猛和残暴,就在此时,记者找到了一段手机拍摄的现场画面:在街头小亭子里,有一对中年人紧紧地抱着一根木柱,洪水呼啸着奔腾而来,水已经没过了他们的脖子,幸好迎水的方向有一大型车辆给他们挡出一块喘息的地方!!一切都在不言中了。如果把传统的、专业拍摄之外的影像来源都称作新媒体渠道的话,那么,手机、IPAD、银行监控、小区监控、交通监控等都应被纳入视野。这些来源的影像素材开始更多地进入主流媒体的报道与传播中,并发挥着传统媒体、专业媒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对此,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应当积极加以研究,主动加以利用。
关于传统媒体应答新媒体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形成了两个舆论场,二者特点不同,往往在观点上、倾向上也有很大差异。还有一个现象,近年来由新媒体生发出来的社会热点越来越多,新媒体设置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两者不交叉、不回应显然是不行的,问题在于,传统媒体该如何回应新媒体的“发言”和“提问”呢?一是直接回应。比如日本大地震后,网上和短信等忽然传出“海盐被污染、海盐将脱销”等谣言,面对这类情况就要快速回应,果断回应,予以迎头痛击。再比如,天津蓟县大火后,一些网民不相信政府公布的死亡数字,更有甚者是有名有姓有住址地公布了一些死亡人员。对此,《北京青年报》针锋相对,派出记者专门寻找那些被网上公布已死亡的群众进行采访和拍照,用事实铁证对网上的不实之词给予了有力回击。二是平行回应。“7•21”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头两天,网上舆论主要集中在对特大雨情的描述、对灾情的关注、对抢险的赞美上,但接下来的一周内却发生了较大转变,如:批评政府准备不够、救灾不力,批评媒体只会赞美而不会反思追责,特别是对不继续公布死亡人数多有猜疑,各种谣言也纷纷传出。因为事实情况比较复杂,观众了解不够全面,此时如果直接回应观众的批评,就会陷入无意义的对立和扯皮之中,就会使报道偏离应有的轨道。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应采取平行回应的办法,也就是继续且更加全面、更加及时地做好报道,此时的“不回应”即是一种回应。三是不予理睬。举最近一件恶俗报道为例,北大原教授邹恒甫通过微博爆料称北大院长淫乱。且不论这位邹教授是几年前被北大辞退之人,此举有报复之嫌,问题在于无论此事真假,都只是孤立的、缺乏普遍意义的事件,主流大众电视媒体完全没有必要依照“小报做法”予以跟进和炒作。对这类题材的处理,应是不予理睬。
关于新闻评论的多元化
北京电视台最早开办的新闻评论节目是1995年推出的《今日话题》,该节目持续播出了10年,之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北京电视台在新闻评论领域的实践有所减少。2011年,北京电视台又重启新闻评论节目,先是尝试开办了《锐周刊》栏目,经一段时间运作栏目形态和操作方式渐趋成熟后,改为一周五期的《锐观察》栏目,再加上周播的《锐评》、《锐议》、《有话就说》等评论性节目,组成了以“锐”品牌为主的新闻评论节目群。为了区别于当年以批评报道为主的《今日话题》的沉重风格,笔者将这类新型评论节目概括为“轻评论”。在引发荧屏新的评论风潮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批评之声,认为这类评论节目论点不明确不清晰、论证不严密不规整,不能算作真正的新闻评论节目。争论当然可以继续,实践也在继续。在不同的年代,新闻评论节目理应适应不同时期的思维特点。15年前,新闻评论也许更需要观点鲜明,直言不讳,讲究“一条道路通罗马”;15年后的今天,新闻评论则更需要适应当前发散性、多元化的社会思维特点,讲究“涓涓细流归大海”。社会在飞速发展进步,新闻报道工作也要与时俱进。新时期社会环境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新现象,为新闻传播提出了许多新课题,理性、务实的新闻工作者,应通过不断的思考、实践、总结、修正,来对这些问题给出科学的解答,牢牢把握主动权,进一步提升话语空间,确保主流媒体的强大舆论引导力。
本文作者:朱江作者单位:北京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