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精神文化对制度文化的影响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从结构上说,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制度文化是一个由多层次、多方面和多要素组成的有机体系,它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制度文化同精神文化具有同一性。任何一种制度文化在表面上总体现为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形式,但深层次的内核还是精神文化。如,以专制为特征的制度文化的背后总是包含着压抑个性发展的精神文化,而以民主和法制为特征的制度文化则总是体现出个人权利、个性自由的精神文化。同样,任何一种精神文化里面也包含着制度文化的内容,因为精神文化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它必然要在思想道德和文学艺术等方面反映作为客观社会存在的制度问题,这表明精神文化内在地蕴含着制度文化。由此可见,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渗关系。
一、精神文化对制度文化的影响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主观反映。精神文化必须对作为社会存在的制度文化进行主观反映和诊释。首先,精神文化的特胜决定了它必定反映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不论是个人内在的主观思想观念,还是外在的科技、文艺、教育等,它们都具有.概括、总结和表达制度文化的功能,并由此形成了制度观念、制度心理、制度情感、制度道德等。尤其是有关制度的各种思想观念,不仅表现为对制度的期待、理想和构思,还表现为有关制度的理论和学说。例如,共产主义理想就内在地蕴含着对共产主义制度的设想。其次,制度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必然进人人类的精神文化系统之中。社会制度具有调节、激励、凝聚、导向等功能,它不仅规范人的行为模式,还调控社会矛盾和冲突,引导社会发展方向,决定社会政策的制定,因而极其广泛并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作为对社会存在反映的精神文化不可能对极为重要的制度文化‘无动于衷,,而必定将制度文化纳人视野之内。再次,制度文化要发挥实际作用必须借助于精神文化作为中介,这一点也就决定了精神文化要反映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属于结构化、形式化、固定化之类的静态东西,它的功能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主体的参与,需要被社会成员‘唤醒,、认知和理解,需要反映到精神文化系统中来,由人内在主观精神与外在客观世界发出指令,传达调控行为的信息。精神文化为制度文化的创立、运行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提供批判或辩护。人类的精神文化既会展开自身的批判,也会对现实的制度文化进行反思。“不可否认,作为一种文化行为,作为具有明确价值取向的主体,人们所进行的批判或者文化批判,毫无疑义地具有强烈的价值倾向,带有鲜明的主体意识。但这并不等于批判是纯粹的否定,是纯粹的主观行为”。在人类精神文化系统中,对制度文化的批判功能主要由文艺、教育和思想道德等几方面承担,而理论对制度的批判作用更为突出。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制度正是在精神文化的不断反思、质疑乃至否定中而走向更新和完善的。同时,精神文化也对制度文化进行辩护。解放以来,我国许多文艺作品大力歌颂和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华大地上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我国,不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其他各门哲学社会科学,都为我党关于社会制度和社会体制的创立、改革和完善作了合理的解释、论证和宣传。
二、制度文化对精神文化的影响
制度文化是影响精神文化内容和形式的重要因素,往往决定着精神文化的性质、目的和走向。人类的精神文化是其精神活动和精神生产的产物,而制度文化通常决定着精神生产的性质、目的。社会制度是推动精神文明形成和发展的中介和前提,它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首先,不同的社会制度体系会产生不同的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使着当家作主的权利,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必然要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目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成为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现代化文化。而与资本主义私有制、自由市场经济、金钱政治、三权分立、多党制等相适应,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基本特征则是:为少数人服务;充满着种种文化矛盾和冲突;以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为导向,等等。同理,在封建社会,建立在专制政治、宗法社会、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精神文化,必定是以‘三纲五常,、‘重农轻商,、‘安贫乐道’等为基本特质的旧文化。其次,制度文化对精神文化的发展产生促进和促退的双重作用。政治、法律制度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属于思想关系范畴,但它一旦形成,就会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不仅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对思想上层建筑及其他社会精神文化建设起着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观念上层建筑同制度文化之间的关系属于上层建筑内部的关系,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既反映经济基础,又反映政治制度。反过来,政治、法律制度作为一种既定的对象和现实的力量,作为一种外在的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又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点、道德及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新型的精神生产尽管是在旧的思想知识材料上形成的,但并不是从其中成长起来的,而是在新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建立起来的。“当新型的精神生产尚未巩固的时候,它就不得不容忍旧制度,旧制度在以后或者适应新的思想内容而成为新型精神生产的一个部门,或者在自主权力基础上和它一起发挥作用。该种类型的精神生产在占统治地位以后,同样也要暂时地容忍在其中生存的具有制度化倾向的那些异己的精神构成物”。再次,制度文化一经形成就要求精神文化与之相适应。任何一种制度文化形成后,它总是需要在精神文化层面得到支持,不同的制度文化就会不断强化与自身相适应的精神文化。国家的统治者和统治阶级往往会将奉行的制度文化上升为国家意志,上升为主流精神文化,并将其推广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进而希望获得社会广泛认同。显然,良好的制度文化应当代表全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以顺应历史前进方向,并由此获得充分自信。总之,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二者共生互荣,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作者:陈施宇单位:湖北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