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民工子女精神文化生活实证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民工子女精神文化生活实证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民工子女精神文化生活实证研究

农民工子女在城乡转移过程中会面临城乡文化的对接与融合、精神风貌与心理状态的解构与重塑。考察其精神文化生活状态,帮助他们以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是关系到农民工子女成长的重要课题。“优势视角是一系列关于健康和潜力的假设和归因的组织化建构”,要求“不再是孤立地或专注地集中于问题,而是把目光投向可能性。在创伤、痛苦和困难的荆棘中,看到希望和转变的种子”。优势视角的研究思路是透过受助者遭遇的问题与困难,发现并彰显个体的优势与潜能,以唤醒受助者的优势与潜能为核心来制定帮扶教育对策。

一、优势视角关照下农民工子女精神文化生

活的实证研究“精神生活是指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享受活动,它包括理想、情操、志趣、信念、社交、爱情、学习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等”。针对农民工子女所处的年龄阶段和面临的成长任务,可以从学习情况、文化生活状态、社会交往、心理与价值观四个指标进行考察。本研究对山东省农民工集中的济南、青岛两市适龄农民工子女进行抽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76份,有效率为79.3%。考虑到农民工子女对精神文化的认知与表达受年龄与学龄影响,样本主要集中于10-13岁年龄段(占77.5%)和4-6年级学龄段(占74.2%)。

(一)学习状况分析

适应性是个体心理健康指标之一。学习是农民工子女当前的主要任务和活动形式。调查发现,农民工子女对就读学校的教师水平、同伴关系、学校课程和环境四个指标满意度均达85%以上,相较于教师能力和同伴关系,对学校课程和环境的满意度较低。受就学满意度的影响,农民工子女在学习适应方面上表现乐观,95.8%的被调查者适应学校教育要求和学习方式。交叉检验结果显示,异地生活时间越久,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愈强。作为学习行为发生的中间变量,对学历和职业的期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方向。超过68.9%的农民工子女希望学历达到本科及以上,专科的占11.7%,高中/中职及以下的占15.1%。对于未来职业的选择,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成为农民工子女的首选占65.5%,其次是公司职员占8.4%,社会服务人员占6.91%,个体户与自由职业者均占1.7%。对自身学历和职业选择的较高要求,说明农民工子女充分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对于学历与职业之间的关联也有较为清晰的认知。

(二)文化生活状况分析

文化生活状态是反映精神文化生活状态的重要指标。“两为主”教育政策的施行,决定了农民工子女与同所学校就读的城市学生参与的各类学校文化活动并无差异。但校外文化生活却能够真实体现出农民工子女文化生活的基本状况。调研结果表明,农民工子女校外文化活动类型分散多样,看电视、上网(按频次为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查找学习材料)均占18.3%,课外阅读占15.8%,文体活动占15.1%,培训班占11.3%,家务劳动占10.2%。相较于城市学生,农民工子女的长假生活相对单调,文化类活动参与有限,做作业、玩耍占到62.2%,回户籍地与长辈度假占29%,外出游玩占4.8%,培训班学习占4%。究其原因,农民工主要选择城郊或城中村为居住地,这就决定了其子女可以接触的公共教育文化资源非常有限,少年宫、图书馆和科技馆等有利于结识同辈群体且能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公共场所并未成为农民工子女经常光顾之地。

(三)社会交往与融入分析

社会交往和社会融入是精神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通过人际交往,人可以在满足情感需要的同时实现对精神意义的追求。农民工子女由农村进入城市,必须通过人际互动和社会交往,才能够逐步融入并适应城市生活。农民工子女人际交往对象排在首位的是同学,占51.7%,其次是父母,占37.8%,第三位是邻居,占9%,教师则排在第四位,占1.5%。从融入社会状况来看,73.9%的被调查者熟悉或是一般性理解当地民俗与方言,这有助于其社会交往和参与当地社会活动。在目前身份自我认同上,31.3%的农民工子女认定自己仍是老家人,仅有24.4%的被调查者定位为当地人,44.3%的农民工子女游离于两者之间,身份难以明确,表明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子女仍未实现身份的城乡转变。对于现居城市的认知,63.8%的农民工子女将其定位为未来工作、定居之地,只有28.6%的认为是目前学习之地,70%的农民工子女有留城发展的想法。由此可以预见,对居住城市的定位有利于农民工子女身份认同,增进社会融入。

(四)心理与价值观分析

在城乡转移过程中,农民工子女面临着学习适应和社会融入双重任务,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调研结果显示,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精神状态积极向上,对当前生活较为满意,对未来持乐观态度,自我效能感较强的均超过70%。但如何在较重的学业压力之下获得个性发展和休息娱乐的权利,这是令农民工子女倍感焦虑的问题。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从思想道德层面来看,83.2%的农民工子女对诚信是人的基本品质表示认同,78.2%的农民工子女对道德规范和公共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持肯定态度。这些数据表明农民工子女普遍具有公民的基本素养和社会公德意识。从奉献和索取关系来看,49.2%的农民工子女倾向多予少取,35.8%的倾向两者平衡,4.2%的选择多取少予。而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面临取舍之时,46.7%的农民工子女选择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34.2%的认为要二者兼顾,8.3%的选择先考虑个人利益再考虑集体利益。由上述两组数据可见,农民工子女价值观呈现多元化态势,奉献索取并重,兼顾自我发展与社会需求是价值观的基本取向。

二、优势视角关照下农民工子女精神文化提升策略

皮亚杰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后的一种主动适应过程。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面临着城市融入、学习适应以及文化认同的多项任务,通过同化机制把城市生活需要的一般性社会规范、知识经验和价值体系纳入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加强和丰富城市生活的经验与行为;通过顺应机制改变并调整原有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身份文化认同和社会交往方式,适应城乡生活的变迁。而农民工子女通过同化和顺应而导致的不断发展的平衡状态实际上就是适应融入城市心理与行为的发展。基于此,从优势视角关注农民工子女精神文化发展,需要注重其优势和抗逆力心理品质的作用。抗逆力作为优势视角中的核心概念,是个体面对磨难而抗争的能力。建构社会支持系统,发展人的抗逆力是提升农民工子女精神心理和文化适应的主要途径,具体策略可以参照亨德森和米尔斯滕“抗逆力轮”的六个方面。

(一)增加亲社会联结

针对农民工子女人际交往拓展性不足和社会活动参与有限等问题,教师要走近农民工子女,了解其在学校适应、课程衔接情况,关心学习、生活和融入困难,在学业辅导和生活关照中建立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学校要定期开展人际辅导活动,组织城乡学生互动,帮助农民工子女建构同辈友谊共同体;社区要经常组织开展课外素质拓展活动、益智怡情文娱活动和社区公益活动,在增进农民工子女与社区居民对话交流和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发展和谐良好的友邻关系;农民工子女的家长要经常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家庭教育讲座和亲子活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修正教育方法,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为此,一张由师生、朋辈、友邻、亲子关系构成的亲社会网络支持系统建立起来,在农民工子女陷入困境之时,能够为其构筑成长安全防线,为潜能与抗逆力的唤醒与激发提供缓冲。

(二)建立清晰稳定的边界

农民工子女对自己学历和未来职业的预期较高,对就地解决未来就业和居住愿望较强烈,这其中既蕴含着激发现阶段刻苦学习的机遇,又潜藏着可能引起习得性无助的危机,自我评价过高,容易产生学习焦虑,影响学业效率。为此,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农民工子女对自身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有正确客观的判断,对自己的兴趣、气质和能力等个性特征和职业性向要有准确的评价,据此确立合理恰当的学业和职业目标。此外,农民工子女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心智尚不成熟,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多元利益观面前,对于道德和利益关系权衡仍感困惑与迷惘,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大众传媒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引导农民工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以积极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道德人格应对城乡转移中的价值迷茫问题。

(三)教授生存技能

目前,农民工子女普遍面临着学业压力过重的问题,各方需要予以重视。学校要通过开设压力管理课程,教授农民工子女运用理性情绪疗法调适应对学业压力的认知,合理疏导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采用积极控制式和支持式学业压力应对方式和操作技巧;学习一些简单易行的情绪管理和减压方法。为帮助农民工子女更好地融入城市,学校和社区开展指导农民工子女学习人际交往、沟通交流,理解分享、化解冲突的社会交往技巧活动;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策略优化和学业职业规划等学业提升策略,学习城市主流文化和社会规范、城市生存生活方式、城市思维和社会交往等社会融入技能。为此,应帮助农民工子女在学习体悟中将城市生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整合内化为社会融入过程中扭转困境的优势和抗逆潜力。

(四)提供关怀与支持

基于人文关怀,学校要构建民主与平等的校园文化环境,制定有利于农民工子女与教师、城市学生彼此理解、接纳与认同的教育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博大的父母本能,尊重农民工子女的人格,关爱他们的成长,在唤醒激发学习潜能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工子女主动有效地学习;社区是农民工子女校外活动和社会融入的场所,社区干部应主动承担相应责任,完善文化教育场所和设施,开办各种文化类活动,组织农民工子女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农民工在子女遭遇挫折时,要多运用积极正向的教育方法,给予支持鼓励,为子女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五)建立和表达高期望

罗森塔尔效应揭示了教师期望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同样,建立和表达高期望是激发农民工子女成就动机、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面对挫折逆境的有效手段。为农民工子女设立期望要注意期望的标准:一是期望是清晰且可测量的;二是期望标准是恰当水平的;三是期望涵盖学业、适应两个方面;四是期望应与农民工子女共同确定的。在向农民工子女表达高期望的同时,教师、同伴、社区和农民工等社会帮扶系统要营造一种支持性的文化氛围,要充分唤醒农民工子女的抱负水平,帮助其确立恰当的成就目标,最终通过赋权增能使他们清晰意识到自身的优势与能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城市学习生活。

(六)提供机会促进发展

活动是提高农民工子女抗逆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应结合教育目标,组织农民工子女参加各类文化活动、城乡学子互动社团活动以及社区社会实践活动;社区可以组织农民工子女开展文娱活动、亲子活动和社区志愿服务,使农民工子女在活动参与中吸收建构城市生活认知经验,在体验活动中获得成长。在活动的组织和选择上,社会支持系统要以发展农民工子女抗逆力和激发优势为目标,依据农民工子女现有学习生活环境和实际需要,设计贴近农民工子女生活经验的活动内容。在活动实施中,社区要指导农民工子女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和策略,帮助其体悟活动对于自身成长的意义,并提高其在城市生活和学习的能力。

作者:张水玲 单位:青岛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