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互联网下企业精神文化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互联网的连接思维
1、新维度的出现。
当今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今天的世界与上一个时代最本质的区别是产生了一个虚拟世界,并且形成了一个新的维度。我们已离不开这个虚拟世界,互联网渗透到人类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
2、人类连接方式的变化。
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期,人类通过“组织化”协作产生效能。互联网出现后,对组织的冲击很大,尤其是组织体系内部。互联网织造出一张巨大的错综复杂的网,牢牢地锁定人类,人类对组织的依赖性越来越小,对互联网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由于网络连接的作用,形成了无数个群体,而且群体间个性化差异愈发明显,互联网没有使天下大同,反而使人类小同了。它让当今的中国社会,从一个大整体分裂成无数个小群体,各个小群体独立自由发展,小群体内非常注重社交关系和相互体验,聚合力量形成功效,并利用各种方式传播扩大社会影响力。未来的社会,将是自由连接(从组织化协作变成自由协作)、丰富连接(从产品化商业到体验化商业)、聚合连接(从中心化传播到碎片化传播)的世界。
二、连接的层次划分
1、物理连接。
即初始连接、基础连接,它是连接的起点、表层、原始状态,是连接的低级阶段。表现为认知不多,接触不深,交流不多,频次不高,信息缺乏。如:人与人之间初识,泛泛之交,缺乏了解;对物(事)的认识只知皮毛,了解甚少。
2、情感连接。
即社交连接、认知连接,进入了连接的实质层面,通过沟通、交流、联系、体验、实践活动等方式,增强对人、物、事的认识程度,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对人(物、事)的情感或情怀,包括正面和负面的。它是连接的中间层,是物理连接的实质性深入,处于运动状态,有个渐进加强的过程,也是连接的中级阶段。表现为认知加强,接触加深,交流增多,频次增加,信息增多,形成研判力和认知能力。如:人与人之间交往一段时间,彼此间有一定的了解,产生了情感;对物、事加深认识后,产生认知力和情怀。
3、价值观连接。
即精神连接、灵魂连接,进入了连接的核心层,是连接的高级阶段和归宿,是情感连接不断向前运动的结果。通过情感连接过程中不断加强认知,进行研判、筛选、内化,形成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当然也包括正向与负向的。其表现为认知统一,达成共识,交流默契,沟通畅快,目标一致,行动统一,情怀趋同。如:人与人间加深沟通交流后,形成共同的爱好或追求;对物、事加深认识后,形成共同的认知和情怀,并被大家内化于心,赋之以传播力、行动力。
三、互联网连接运行的指标体系
1、连接强度。
它是测量连接双方间关联性的指标,包括连接的速度、频率、主动性、时间长度、深入程度等。具体地说,速度包括快速连接、慢速连接,频率包括高频、低频,主动性包括主动连接、被动连接。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企业、用户、员工间价值观的塑造,要通过主动连接、快速连接、高频连接、长期连接、深入连接来实现。
2、连接交互性。
它是测量连接方向性的指标,包括单向、双向链接,连接双方是否对等。在企业价值观塑造中,要建立企业、用户、员工对等人格、双向、有独立地位的连接,即企业在满足用(客)户需求的同时,要尊重用(客)户和企业员工;企业员工在获取薪酬待遇的同时,要感恩用(客)户和企业;用(客)户在得到满足的同时,要尊重企业、感恩企业员工的劳动。
3、连接清晰度。
它是测量连接明确性的指标,包括对于“建立连接的价值”以及“对方连接意图”的明确程度。在企业精神文化塑造中,通过连接效应,企业要清晰地认知用(客)户要什么,员工要什么;用(客)户要清晰地认知企业能提供什么和价值几何;员工要清晰地认知我能为用(客)户做什么、产生多大价值、在企业能得到什么。这三者间的信息必须清晰明确。
4、连接多维性。
它是测量连接路径与方法的指标,即连接路径(渠道)有多少,连接层次、环节有多少,有几种方法可实现连接目的,包括连接的宽度、广度、复杂度。现代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价值观塑造,要基于以人为本的社交属性,通过多路径、多渠道、多节点、多层次相互连接,实现三者共赢和价值获取。
四、连接思维对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意义
互联网连接思维立足于人的社交属性,通过建立连接、沟通、交换信息,促进认知,建立信任,产生情感(怀);通过实践体验,产生参与感、体验感;通过强化连接,增强认知,相互融合,研判筛选,形成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连接思维的三个层次涵盖了马斯洛需求的五个层次,通过一线连接持续向前运动达成连接的目的,即实现需求的最高境界,在企业中也即达到了精神文化境界。连接的基础是基于人产生的社会关系,核心在“人”。企业文化也正是通过做好人的工作而使企业产生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当前互联网连接思维对如何做好人的工作有一整套完善的理论和具体的实施方法,并为实践所检验,运用连接思维进行文化建设可大大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
五、用连接思维建设企业精神文化的策略
1、利用连接思维与工具,传播企业价值理念。
现行的连接工具众多,如QQ、微信、陌陌、易信、微博、博客、手机、短信、广播、电视、网站等;连接载体也多,有平面载体、音像载体、立体载体、网络载体,静态载体、动态载体,如:报纸、书籍、杂志、电影、电视、广播、板报、黑板报、互联网等主要宣传介质。由于企业精神文化属于思想范畴,连接思维与工具在企业价值理念传播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在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连续传播、扩散企业价值理念,建立信任,强化认知,增强参与体验感,引导人们从自我、其他价值理念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从而形成统一认识的企业价值理念。
2、连接竞争机制,引导员工自觉践行企业价值观。
竞争机制是一种很有效的连接手段,通过竞争、竞赛、评比活动可激发员工奋发向上,在你追我赶的竞争中形成统一认知和价值观。从人性心理上讲,它有优劣之争,可以激发人争强好胜的心理诉求。在精神文化建设工作中,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各种先进的评比,开展各种竞赛,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使案头价值理念转变为实践价值理念,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采用评比竞争机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二是竞争条件要明确;三是评判要公正;四是要及时奖励优胜者。
3、连接典型示范,促进价值理念及时落地和转变。
连接典型示范是把价值理念的内容寓于典型的人和事中,通过对典型事件和示范人物的宣传,把抽象的价值理念变成具体生动的形象,从而起到转变员工价值理念的作用。典型示范的形象具体,生动直观,便于引起人们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任何典型都是个别的、具体的,生活在它周围的人们可以直接接触它。有关典型的宣传,很容易得到人们的确认,能够使人们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同时,人是有感情、有理智的,大多数人的心理情绪总是积极向上的。即使是比较消极落后的人,往往也具有某种程度的积极心理因素。因此,通过生动直观的典型事迹的影响,必然引起人们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这种共鸣感又将潜移默化地促进人们价值理念的变化。
4、连接情感激励,促使员工拥抱企业精神文化。
情感激励是一种以联络人的积极感情为基础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过程。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运用情感激励法,企业管理者通过对员工情感投入,关心、帮助、尊重员工,协调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必然会拉近管理者与员工的感情,打开他们的心灵大门,使员工从心理上接纳管理者,从心理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管理者所要倡导的价值理念借助感情这种“催化剂”也容易被员工所接受,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更为显著。
5、连接制度文化,企业制度与共同价值观保持一致。
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对员工来讲是外加的行为规范,它与企业精神文化价值观是否一致,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真正确立精神文化的关键。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强化“平庸”和“懒汉”的价值观,按劳取酬的分配制度强化了“进取”和“劳动”的价值观。因此,塑造企业精神文化,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必须与之保持协调一致。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方面。
(1)坚持人本管理。对内,尊重员工,关心员工,千方百计调动员工的内在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考虑员工的多层次需要,尽量创造满足员工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的良好环境。促使员工创造出远远超越他们报酬的价值。对外,要以客户为中心,关心客户,时时处处为客户着想,树立“顾客就是上帝,顾客就是衣食父母”的观点和企业宗旨。
(2)管理重点转向精神层面。管理实践证明,单纯对人的行为的管理和控制并不能换来高效率和创造性。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动物,人们的工作兴趣、工作热情、敬业精神等思想感情方面的因素对工作的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新经济网络时代对科学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脑力劳动尤显重要。因此,管理重点由行为层面转到精神层面是企业进入文化管理阶段的显著标志之一。
(3)科学管理与文化管理相结合。科学管理靠制度来支撑,具有刚性;文化管理靠精神、价值观、理念来支撑,刚柔相济,科学管理是基础。制度、纪律是强制性的,要靠价值观、企业精神来自觉执行与遵守,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风气、道德是非强制性的,要靠制度措施来强化,两者必须有机结合才能产生合力。
作者:杨涛 单位:武汉市中小企业职业教育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