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探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探讨

摘要:高校体育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新媒体的发展为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便捷性,文章从新媒体的应用、高校体育精神的重要性及新媒体视域下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播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对高校学生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工作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体育教学

1前言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其在传媒、教育、商业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网络数字电视、智能手机、电脑等为终端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等展现出的信息交流与传播不断冲击着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和感官.媒体作为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载体及实施的技术手段,是文化能够更广泛的被大众所认识与接收.而新媒体比传统媒体所表现出的效率更高、时效性更强、传播面更广、并可以随时开展互动、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化等特征,为大众所习惯接受与喜爱.体育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体现,集合了在体育运动中的人们的顽强拼搏意志、智慧等积极意识,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而体育精神所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可以产生很强的感染力、鼓舞力、征服力,并能够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念,切入实际的影响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来.高校体育精神体现在高校体育文化中,在校园这一特定环境及学生这一群体中,反映出体育精神生活方式及意识形态,高校体育精神也本着“健康第一”的基本出发点,涵盖了科学精神、顽强拼搏精神、坚持不懈精神、创新求是精神等多方面,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作用力和影响力必将超过体育的实际行为,这是一种精神力量,通过这种力量来推动高校体育的发展以及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更有助于高校学生精神文明的培养.在当前环境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人员构成的主体,提高综合素质也显得至关重要,高校精神文化的传播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2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必要性

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教育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体育思想也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势态,但由于传统观念及体制的束缚,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依旧模式单一,众多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也都是上体育课、参加体育活动、通过体育考试等,老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这种形式,没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体育教学也多是注重学生们技能的训练,缺乏精神上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们身心健康的培养和发展.将体育精神文化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使同学以积极的精神面貌对待体育,对待学习和生活,甚至今后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2.1传播高校体育精神培养高校学生健康思想观念

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对人评价的基本要求.健康的人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思想、精神状态的健康.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产品琳琅满目,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如何抵制住外界物质的诱惑,那么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显得非常必要.传播高校体育精神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人生观念.面对困难与挫折,能够顽强拼搏,最终克服与战胜困难,增强自信心、自尊心的培养.作为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精神的建设一日不可废止,而是要跟进时代步伐,根据广大高校学生的需求进行革新与发展.

2.2传播高校体育精神提高高校学生综合素质

高校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成绩、技能方面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的提升.虽然国家相关部门三令五申强调提高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而许多高校也将全面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高校教育的重点目标,但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高校体育教学在承担提高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这一任务时,首先是要注重精神思想的培养,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爱上体育并终身体育.体育不但是体质锻炼也是身心素质的锻炼,通过高校体育精神的传播使广大学生认识和进一步了解体育,然后再结合相关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其次,高校体育精神对学生的教育可以是从校园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出发,增强高校学生抗挫折的能力以及竞争意识、团队协作意识、拼搏意识等.最后,体育精神的传播也可以使高校学生们能够和谐共处、互帮互助,为将来走入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身体基础.

2.3传播高校体育精神提高高校学生爱国情操

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在卷帙浩繁的历史长河中有繁荣兴盛、有没落、也有屈辱,培养爱国情操是每个高校学生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中国俨然已从体育大国步入到体育强国行列,中国在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赛事取得的优异成绩反映出了中国国民素质与综合水平的提高.体育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传播高校体育精神可以使高校学生通过体育赛事较量展现出民族实力,而通过拼搏为国争光展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高校学生肩负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重任,必须通过体育精神的培养来增强爱国情操.

3新媒体手段在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

在新媒体视域下,同学和老师获取体育相关信息的途径更加方便快捷,开展互动交流已成为可能.90后青年作为当代高校学生的主体,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成长的,他们对网络的并不陌生,据相关媒体报道使用互联网的高校学生达97.9%,许多大学在基础课程中也都开设有计算机课程.尤其是近些年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无论是Iphone、三星还是国产的小米、魅族、华为、步步高等智能手机已充斥到高校校园的每个角落,无论是课堂、食堂还是宿舍休息都能看到学生在使用手机的背影,手机俨然成为高校学生生活必需品.浏览新浪新闻、刷微博、聊微信、关注感兴趣的栏目等已成为广大学生们的最爱,而智能手机的可移动性、快捷性、信息广等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其来进行学习、娱乐及获取信息.高校在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通过这新媒体手段来宣传体育精神,建立体育微信群、体育知识工作栏等交流平台,以及学校体育微博,通过二维码的扫描或微信号的添加,让学生们关注,然后开展体育知识互动,甚至进行体育教学,来传播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日益更新,高校体育精神的传播也要能够跟得上时展的步伐,并且借助这些手段学习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体育教学及学生的培养,以及体育精神的内涵与传播.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并不仅仅是科技水平、经济实力、国际地位,更深层次的是要上升到精神层面,只有众多的人精神面貌的改善才能展现整个国家的精神面貌.高校学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是象征着国家的未来实力,同时只有高校学生们培养良好的高校体育精神才能进一步传播到社会展现出满满的正能量,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扮演运输的角色,而新媒体这种为大家所喜爱并接受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使事情事半功倍.新媒体具有的互动性功能,使我们将心中疑虑及时展现出来,通过一系列的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也可以建立学校体育微信群及体育公众栏目,实现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学习体育精神文化,弘扬高校体育精神,学生也可以将不解的地方向老师交流,进而更好的理解高校体育精神并在学习与生活中展现出来.在学习中,无论是体育学习及训练还是其他课程的学习与技能的培养,我们都可以通过将新媒体传播的高校体育精神应用其中,以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展现学习劲头与体现学习效果.在生活中,互联网、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作为信息交流工具还是作为资料查询工具,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及行为习惯,通过这些新媒体手段,我们可以时刻关注自己所喜爱的体育赛事,如世界杯、世锦赛、NBA、CBA、亚冠等,能够感受到中国运动员在获胜中所展现的喜悦以及为赢取比赛而付出的辛勤汗水,也为中国足球赛事的屡屡败北而遗憾,无论失败还是胜利,我们都能感受到运动员为赢取比赛而尽的最大努力,而我们所需要的就是这种拼搏精神.生活中,也都面临各种困境挫折而只有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用顽强拼搏精神来战胜困难.在未来的工作中,高校学生最终也都要融入社会,通过自己的技能为社会做贡献,所有的工作都会面临竞争与压力,而我们在工作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将互联网中所传播的体育精神应用到工作中,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与精神面貌,对工作充满自信与乐观向上的态度,充分展现出体育精神所带来的正能量.

4结语

体育的目的在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的培育.新媒体为高校进行体育精神文化传播带来了可行性与方便性,而各高校在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技能训练时也要认识到高校体育精神在高校教学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并进行高校体育精神培训,同时要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将新媒体手段更全面的应用于高校体育精神的传播.高校体育精神作为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也是加强高校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传播与培养高校体育精神,对高校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国家未来的发展也展现出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晋.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体育文化传播的有效性[J].新闻战线,2015(06):191-192.

〔2〕谢冬兴.新媒体文化下高校体育演进的理性观察[J].湖北体育科技,2014(01):74-77.

〔3〕李森.城市文化视阙下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06):48-50.

〔4〕周芳,方新普.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再思考[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5(04):85-88.

〔5〕甄凯.篮球运动对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影响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6〕王建明,陈红喜.论高等学校的体育精神教育[J].江苏高教,2005(02):97-99.

〔7〕李可兴,黄晓丽.高校体育精神的特质与培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9):1196-1197.

〔8〕李海燕.论高校体育中“体育精神”的价值回归[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04):77-79.

〔9〕贾清兰.现代体育精神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6):43-45.

〔10〕龚宁.高校体育精神培育的必要性[J].武魂,2013(11):68+150.

作者:刘迪 黄自鑫 单位:武汉纺织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