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泉州古厝门楣匾额精神文化传承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泉州古厝门楣匾额精神文化传承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泉州古厝门楣匾额精神文化传承

【提要】泉州古厝门楣匾额是闽南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对闽南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古厝门楣匾额的汉字装饰样式进行划分,对其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古厝门楣匾额的保护策略。这对泉州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泉州古厝门楣匾额闽南文化

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属闽南地区。泉州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在闽南语中,房子称为“厝”。作为闽南地区民居代表的泉州古厝,在门楣匾额上大多题有“某某衍派”“某某传芳”字样,此为泉州富有特色的文化现象。

一、泉州古厝门楣匾额的汉字装饰

泉州古厝的门楣匾额样式、内容较为丰富,汉字装饰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且大多用以明示家族姓氏,也有寓意美好祝福或是家族家训的,当然也体现着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观等。泉州古厝的门楣匾额按照样式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类:最常见的是在白瓷砖上手写题字,字的两边还有民居主人根据喜好用彩绘瓷砖拼做的图案,或花草植物,或山川风景,门匾边框还带有闽南传统的红砖做装饰。如“颍川衍派”门匾,左右两侧各作竹、松,寓意家族兴盛。这一类属于闽南的传统民居门匾。另一种是用石头雕刻文字,用以配石头大门,突显整栋建筑的精致气派。这一类门匾一般雕刻家族姓氏所属的期望,人们可以通过大门的门匾推断出业主的姓氏。这一类门匾属于近代,字匾还常有一块青石板匾盖,雕刻出龙凤吉祥、花鸟虫鱼等图案,寓意着吉祥、兴旺,内容变化无穷。还有一种是用描金手法作汉字装饰。泉州陈庆镛祠堂的门额上,就有一块描金“实事求是”的石匾,除了匾中心这醒目的四个大字外,左右两边还题有时间信息的“咸丰丙辰”和门匾手写主人陈庆镛的号“颂南题”。这块门匾也抒发了陈庆镛在社稷安危面前不顾个人得失,坚持以实事求是的准则为人处事的情怀。

二、门楣匾额与闽南文化精神

门楣匾额的闽南文化需要从公元前110年说起。汉人迁入闽,福建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来自不同地域的汉人不断迁入,吸纳了闽越遗民文化,逐渐形成了闽北、闽东、闽南、闽西、闽中等相对独立的文化生活区域。就闽南而言,泉州港的繁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各国文化纷纷登陆。特别是受东南亚等海外民族文化的影响,文化在不断的交融中,获得延伸与发展,也衍生出了多元的文化精神和内涵。

(一)家国精神

闽南人借门楣匾额抒发着对家族、对乡土的依恋。泉州距今已一千多年,泉州现生活的居民大多来自历史上北方中原居民的大量南迁。门匾根据家族姓氏或起源地题“传芳”“衍派”作为堂号。以“颍川衍派”为例,据史料记载,“颍川”指的是河南古郡名,是陈国故地,颍川侯陈轸为陈氏先祖。陈氏作为闽南第一大姓,由于历史上出现了多次北人入闽,因此也有众多分支,虽每支都称自己是“颍川衍派”,但为了区别与其他支派的不同,会标明自己是“某某传芳”,如“飞钱传芳”“南院传芳”等。泉州的门楣匾额多传递着家族源流,或是宣扬宗族的奋斗、荣耀史,门楣匾额体现着屋主人不忘根本、追其本源的情怀。这也让游走在世界各地的泉州人充满对自身文化的僬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海外侨民的生活。

(二)教化精神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泉州古厝上的门楣匾额的文字、图案装饰体现着遵守道义、歌功颂德的教化精神,运用书法营造出“有意味的装饰”。蔡氏古厝中就含有大量道德教化的文字书刻,内容涵盖了儒家思想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位于泉州象峰巷48号的许家,门楣题字“觉圃”,暗示着屋内有院子。屋主将自己对园林的想象,打造在自己的院子内,并在厅内的四个门楣上分别题有“勤俭”“慎谨”“春风”“瑞气”等字样,表达的是户主的居家之道。这些无形的传统意识和文化以具象的文字图像传达给后人,起到教化心灵的作用。

(三)借景抒情的吉祥寓意

泉州人在民居选址上尤为注重风水,以背山面水、山环水抱的地方为佳,民居上的门楣自然也多体现泉州人的风水观念、意识形态和自然观等。人们通过文字装饰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着吉祥寓意和风水观念。如白瓷题字的“紫气东来”以及两侧的“风华正茂”,寄予着主人一家生活美满的愿景。再如石雕门楣上刻字“旭日东升”,出自《诗经》“缁缁鸣雁,旭日始旦”①,也表明主人希望生活能够像初升的东日一般朝气蓬勃。泉州古厝的门楣文字无论是形态还是内容,均承载着人们的理想,也在无形中拓展了泉州古厝建筑的空间意境。除了门楣上的文字装饰以外,图案装饰多用花草植物、山水风景,比如雕刻两边鱼、双龙戏珠的青斗石字匾,饱含着主人吉祥、兴旺的美好祝福。

三、泉州门楣匾额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泉州古厝作为我国传统建筑,其本身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古厝门楣匾额是泉州文化体现的缩影,同样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是先祖留下的精神文化财富。因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

(一)保护与传承的困境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居住在古厝里的人逐渐搬走;随着居住方式的变化,门匾正在逐渐淡出民众的日常生活。而社会又缺乏对其文化的宣传,许多泉州古厝遭受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古厝上的门牌匾额同样遭受着破坏,这实在令人痛惜。古厝大多属于私人,而多数古厝拥有者缺乏对古厝的保护意识,古厝及门匾均缺乏维护,导致泉州古厝门匾保护困难。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工艺建造的工匠们,如石雕师傅、木匠、绘画师傅等民间艺人,受现代技术的冲击,古老的工艺正随着他们的老去,面临着传承的遗失。因此,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古厝的门匾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着挑战。

(二)门楣匾额的保护对策

在古厝的保护与改造上注入文化,重新赋能,使其焕发活力。保护好现存的古厝门楣牌匾,还原各个历史时代不同的记忆故事,保留原生态生活场景,提升古城居民的人居环境。如果说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源,城市化则是城市发展的流,只有源远才能流长。将空置多年的古厝进行修复,通过展览的方式,传播闽南的文化,也能够让古厝活起来。也可以将传统的手工艺人集结起来,增加文化活动,让人们参与进来,体验闽南文化的魅力。门楣匾额在此走入人们的视野之中,也再次成为见证历史、诉说历史的载物。门楣匾额的保护,是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能够让当代人理解并感知到古人的伟大,从而增强文化认同感。

(三)闽南文化的传承

以文化自觉来重塑文化自信,从而达到文化的进一步传承。文化的传承仅靠一个人或者一部分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通过文化的输出,从而带动全民参与。一方面,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传播效率,为城市,为街巷,为每一个古厝建立媒体,通过运营自媒体的形式,利用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宣传泉州的古厝,乃至泉州的历史,让更多人了解闽南文化。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全民可参与的活动方式,如通过专人讲解、户外徒步的方式,用脚步丈量古城之美,通过徒步的形式,让公众感受古厝、门楣匾额的历史韵味,了解泉州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树立文化自信,从而达到文化的传承。

四、结语

泉州的门楣匾额是古厝的重要元素,是古厝表意的载体,也为古厝注入了生命,丰富古厝的建筑内涵,营造空间的氛围。从功能上说,门楣匾额表明建筑的主题;从文化意蕴上说,包含了泉州人民的为人处世之道,不仅表达主人的生活观念及价值,也充满理想生活的向往,突出泉州人家国精神和教化精神。门楣匾额同古厝一起被保护与传承,塑造文化自信,传承闽南文化。

参考文献

郑慧铭2016《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及文化表达》,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郑慧铭2018《闽南传统民居的文字装饰》,《民艺》第5期。

郑静玉2019《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作者:徐蕾 单位: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