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族文化创意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族文化创意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民族文化创意论文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和特征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建立在人的头脑风暴和才能展示、以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为基础、处于发展初期的新兴产业。20世纪90年代后,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欧洲、北美等各地区文化和经济高度关注的问题。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文化创意产业将在全球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对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潜在的巨大价值。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提出,意在振兴英国的经济。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该文件明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三个特点:1、强调个人的作用;2、重视知识产权;3、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机会。中国人民大学的金元浦教授从消费的层面对文化创意进行了定义,即创意产业是一种在全球化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王缉慈教授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原料,包括广告、建筑设计、美术、古董交易、手工艺、电影、互动休闲软件、表演艺术、出版、电视、广播等在内,具有出口创汇、创造就业、提升城市形象、信息科技应用等功能。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空间特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不同于传统创造业,因此要深入思考创意产业的区位特征,寻找或扶持已有文化创意产业雏形的聚集地,从而以相对小的成本追求相对快速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国内至今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笔者结合国内部分省市的官方界定,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依托个人创造力,发掘利用知识资源,开发新产品、新市场,发展就业,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产业。尽管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属于“舶来品”,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与地方实际相结合,也就是强调文化创意产业的本土化,发掘、传承、保护地方珍贵的文化资源,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整合与辐射作用,使其成为地方发展的新动力。

二、青海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认为,一个国家的硬实力是经济,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文化,而能够使一个国家软硬实力相融合、相发展的产业就是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是多样性、小型化、分布式,但其提供的就业人口和产值却一直保持增长,对于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帮助,因此,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对于青海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民族文化是建立在“文化”这个宽泛的定义之下,由各个民族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的先民们适应所生息繁衍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产物,为该民族的大多数成员所普遍接受,共同分享、深层认同、集体维护、世代相传。可以说,民族文化是在特定地域空间内衍生的,由生活在这个特定的地域空间内的族群所创造并传承,集中体现了这一民族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生活方式和民族精神。青海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落后,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是青海经济发展的多方面综合客观需求。

(一)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青海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根据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和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资本、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构成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的依据,发挥区域要素禀赋才能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由于青海“三江源”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对环境的高要求,青海不具有大力发展重工业的能力,这也从客观上严重制约了青海经济的发展。因此,突显青藏高原民族文化特色,发展优秀民族文化资源与现代科技及个人智慧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尊重生态,利用生态是青海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二)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青海产业结构转型的客观需求

资金紧缺、投资乏力是青海经济发展面临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尊重生态、保护生态的客观需求与发展经济、增加人民收入成为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摆脱环境资源的束缚,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成为青海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而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污染小、资源消耗小、所占空间小等特点,通过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整合和提升,可以极大地推动传统产业从低端走向高端、从附加值低走向附加值高、从制造走向创造的转变,从而促进整个产业链的转型和升级,推动青海经济与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

(三)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是市场条件下增强文化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是顺应时代潮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改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落后的状况。同时,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三、青海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青海省“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文化建设总投入力争达到96亿元以上,其中,政府投入53亿元,比“十一五”时期文化投入增长130%;社会投入43亿元,成为青海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但是当前,青海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仍属于新兴产业,2010年文化产业仅占全省GDP的1.66%。在资本、政策、人才、文化开发、环境等要素配置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性问题,导致青海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缺乏活力、缺乏可持续性,严重阻碍其发展。

(一)政策体系不完善

青海由于地域、历史等因素的制约,政府对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发展规划。政策制定上经常出现多头立法、多方共管的局面。监管系统混乱、监管缺失等问题时有发生。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监管等方面缺乏内在联系,始终未形成全面系统的文化产业政策支撑。文化地方保护主义、文化盗版、设计纠纷等现象都严重阻碍了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人才匮乏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凝聚个人高智商的新兴产业。重点是个人的创造力。但是青海科研机构较少,相关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据青海省统计局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省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以下简称为文化产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共有7198个,从业人员8.9万人。由于发展条件所限,当前青海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普遍素质偏低,缺乏文化创新人才,缺乏文化营销管理人才,具有原创精神体现民族特色的人才更少。

(三)资金投入缺乏有效性

青海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政府投入占总投入的55%。投资渠道单一,社会投资略显低迷。这样的投入发展方式,不仅给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也违背市场规律,不利于市场化的发展。政府财政在文化投入上略显随意性,缺乏持续性,同时缺乏投入监管。而相关文化产业集团实力有限,不具有市场运作能力。如今,贵德创意产业园、海南州藏文化创意产业园、湟中藏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陆续推出,这虽说是发展的积极信号,但随意性较强,容易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四、青海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优越条件

(一)文化资源丰富

谈及青海,人们脑海中会自然浮动出“雪山、草原、湖泊”等既遥远又“神秘”的形象,其实不然。无论是多民族互助共存的河湟文化圈,还是以藏民族为主的青海湖文化圈和三江源文化圈,以及以蒙古族为主的柴达木文化圈,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特点突出,都为青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文化特色突出

青海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高原自然地理环境塑造了生活在这里的各个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演进、文化变迁和民族融合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多元性、民族性的高原文化特色,集中反映在丰富多彩的民族风俗、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神秘独特的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在玉树,在互助,很多地区依然保持了原生态的文化特色,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文化类型,也成为了青海省的特色文化品牌,一旦合理开发利用,将为青海的发展带来丰厚的物质与精神回报。

(三)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据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报道,2011年青海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9.45亿元,较上年增长31.6%,远高于青海省GDP的年增长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6%。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更说明发展潜力巨大,而且各种积极的信号表明,青海省文化产业在未来几年将会有更迅速的发展。

五、青海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

青海历史悠久,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这些为青海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优化青海经济产业结构,增强青海文化影响力,增加就业人数,传承民族文化。笔者结合国内外相关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及青海的实际情况,就发展符合青海特色的民族文化创意产业道路提出对策。

(一)建设区域性民族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一系列与文化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是一个具有鲜明文化形象并对外界产生一定吸引力的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青海面积广,民族文化资源分布相对分散,建设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进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就显得尤为重要。1.建立以西宁为核心的综合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区。以西宁为中心的河湟地区,历史文化资源集中,宗教文化以及以民间特色创作为主的民间民俗文化等资源丰富,加上河湟地区较好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政府再加大在文化环境、产业规模等方面的投资,充分发挥省会西宁在河湟地区区位突出、创意人才集中科技信息优越、产业发展资本充足等优势,努力把西宁建设成为青海民族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领头兵。2.打造以青海湖为中心的高原民族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区。旅游业在青海地区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青海湖的知名度享誉国内外。在努力打造现代旅游业的同时,通过一些重点项目的集中建设,优先发展重点产业,并对产业进行市场化运作,加强相关衍生产业的整合,完善产业间的配套设施建设与环境优化,最终形成富有独特藏传佛教文化特征和浓郁边塞风情韵味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二)发掘原生态文化,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青海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许多原生态文化资源保存完整,这为开发提供了先天条件。但这些原生态文化资源却鲜为人知,说明缺乏相关的文化营销与市场开发。如今在欠发达地区对原生态文化的开发主要是通过文化旅游实现,但层次较低。《印象·刘三姐》山水实景演出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的模式。但令人遗憾的是,《印象》这个品牌被人广泛套用,开发商陷入了成本回收的困境。社会的发展,使创意产业登上了历史舞台,却也加剧了“创意”沦为“平庸”的速度。创新需要的是各地因地制宜,推陈出新,敢于利用先进技术与原生态创造性的结合,积极推出适合各地的新的发展模式。比如民族生态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在不破坏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同时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发觉原生态文化的同时,应打造民族文化创意品牌,使青海的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局面。青海的文化资源丰富但分布零散,方向繁多,缺少拳头品牌。这种资源多而散的特点,没有优化整合而是各自为政,且方向太多将导致发展失去重点,使青海文化形成点式分布,这种缺乏合作的状况使青海文化资源如同一盘散沙。“夏都”、“大美青海”、“青海湖”等青海重点打造的文化特色品牌已形成了品牌效应。“环青海湖自行车赛”、“抢渡黄河”、“国际攀岩锦标赛”等体育赛事,“青洽会”等经济洽谈会,“花儿会”、“纳顿节”等民族节庆,这些已形成的文化品牌的辐射和扩散效应提升了青海民族文化的知名度,促进青海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这些文化品牌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的宣传和推广,塑造了地区形象,并转化为地方的无形资产,从而增强地区凝聚力和辐射力。

(三)政府与市场“双管齐下”

政策是政府实现既定目标的有力工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文化既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资本,也是创意迸发和成长的必要外部条件,营造多元的文化氛围应成为青海培育民族文化创意产业软环境的主要手段。首先是开放的文化政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是青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施文化多元化的重点内容。政府可以通过立法和规划等手段实现长期目标,也可通过定期主办各类文化活动营造文化氛围。其次,完善有效的投融资支持,吸引富有实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基金和风险基金支持。建设吸引创意产业人才的文化氛围、城市风格和舒适自然的生活配套区域。同时,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对市场的需求极为敏感,市场机制的作用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应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青海发展较为特殊,文化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机制暂时很难发挥有效作用。其原因有三:一是,青海人口不足600万,人口基数小,直接导致相关消费市场较小,难以刺激规模产业的形成;二是,尽管青海优秀文化资源丰富,但面积辽阔,资源分散,集合度低;三是同质化资源较多,各地纷纷以藏民族文化为主打,市场作用下极可能导致重复建设。所以现阶段政府的调节作用仍然至关重要,在发展形成规模后,政府将相关发展引入市场。凝结市场的中小文化企业,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双管齐下,形成合力。

(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都是以人为本的理念的产物。它的核心都是要拓展人们的视野,提高人们在精神层面的享受和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在西部多民族地区,许多地区依托旅游业来发掘文化,保护文化,传承文化,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文化创意还丰富了旅游业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指有鲜明地域特色、文化内涵丰富,能够激发人们产生旅游动力的,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和旅游功能,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态效益的各类民族活动及其载体的综合。所谓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就是有开发价值的、具备旅游功能的,青海各地区的各个民族所拥有的民族风情及其载体。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有利于生态立省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形成新的行业及衍生产品,延长产业链,使第三产业比重得到提高。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实施民族文化的品牌战略。发挥品牌优势,最大化品牌价值。二是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对民族文化资源产业转化,讲文化资源非物质的、古朴的、文化的艺术要素和现代的、品牌的、市场的乃至全球的开发理念结合起来,走市场化的民俗文化资源开发道路。三是发展民族文化产业集群。首先,应根据青海本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开发民族文化产业项目;其次,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民俗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培育特色文化产业集群。

(五)完善民族文化创意发展产业链

产业链是产业环逐级累加的有机统一体。某一链环的累加是对上一环节追加劳动力投入、资金投入、技术投入以获取附加价值的过程,链环越是下移,其资金密集性、技术密集型就越是明显;链环越是上行,其资源加工性、劳动密集性就越是明显。青海作为欠发达地区更多地从事资源开采、劳动密集的经济活动,其技术含量、资金含量相对较低,其附加价值率也相对较低;发达地区更多地从事深加工、精加工和精细加工经济活动,其技术含量、资金含量相对较高,其附加价值率也相对较高。青海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居于链环的上行,青海产生了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可这些优秀文化资源却被东部发达地区所利用,它们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利益。比如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的精灵,作为北京奥园会的五个福娃之一为人们所热议。以藏羚羊为原型的玩偶、动漫形成了很好的市场反应,可这一切的发展与它的原产地竟然没有多少的关联。又如昆仑玉,同样因为作为北京奥运会的奖牌材质,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在原石成为艺术品的过程中,昆仑玉身价倍增,可作为玉石的原产地青海因为缺乏相关技术,故不得不委托他人代为加工,看似青海昆仑玉产业热闹非凡,殊不知大部分的利益被他人攫取。因此,青海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完善产业链,形成自己的创作团队,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宣传等主要过程独立完成,提高文化产品附加值,向“原创品→衍生产品制造商互动开发→衍生产品→消费者”的模式转型,依托浓郁的民族特色及区位优势,做到一地一品,实现一带一群,激发、释放创意产业的价值扩散效应。

(六)创新型人才开发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是完善产业链,完善产业链的关键是对民族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培育。青海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遇到同样的困难,“孔雀东南飞”,留不住文化人才。这就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文化区域的居民成为文化主体。诚然,青海地方文化区域内居民文化水平较低,但我们不能否认创造力中默会知识的运用。默会知识是人们为了在一个环境里有效地工作所需要知道的知识,并且这样的知识不是明确被传授的,而且常常难以言传。如同仁的唐卡,土族的盘锦,都成为了当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体。同时,建立完善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发掘与引进机制,设立相关基金,为民族文化创意者提供发展平台,努力营造一个“人尽其才”的氛围。

作者:张杰李莱单位:青海大学社会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