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自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各省、市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鼓励、扶持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其实分成几个不同层次,鉴于这些层次在产值、经济总量、发展步伐方面不一样。到目前产业已形成三个发展层次:其一是人文旅游层次,即各地区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其二是文化体制改革层次,即在过去国有的文化单位或事业单位基础上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产物,如广电集团、电影公司等。其三是文化产业的高端层次,即利用高科技手段、挖掘人的创造力、服务全球需求的最高端文化产业层次,如阿里巴巴、当当等。从这三个层次可以看出几点变化:产业从依靠资源逐渐向依靠“人”转变;从“原创”向“创意”过渡;产业形式的多样化与创新性。必须认同的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更能带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值。但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也必须引起业界与学界的关注。
一、我国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能力低下,吸引眼球的文化产品有限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已经残缺,有的已经尘封在某个角落,这就需要文化创意产业依托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进一步丰富中国现有文化。然而,中国在世界文化产业上更多扮演的是制造者的角色,而不是创造者。很多国家将文化产业设在中国境内,掌控着产业的核心价值技术和版权,利用中国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和市场,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例如,迪斯尼主题乐园、麦当劳、肯德基等;还有,很多国外产业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新的文化理念和经济价值。例如,《功夫熊猫》美国影片在国内上映并获得很高的票房收入,而熊猫确实是中国的国宝,国内却没有一家电影公司把“心思”动到这上面。《卧龙藏虎》《花木兰》这一类影片的资源和素材都取自中国,美国利用自家的技术、人才和资金,在原有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改编和创造,就成了世界的。中国如果没有关注到本土优良的文化资源,没有对本土文化进行产业化的创新和发展,那么,本土的文化就很有可能受到其他国家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就是创造力,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在原创的基础上体现“差异”和“个性”,在这点上,中国错失了很多创收经济效益的良机。
(二)文化节目和产品雷同,同质化现象严重
纵观国内整个文化行业,雷同的节目和产品数不胜数,同一时段、不同频道上播放的内容相似度很高。这和中国人的从众心理、趋同心理有大关联,看到别家收视率高了,自己也要生产相似的节目类型,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同样,各产业受到技术和设施的限制,或者是依靠国外的先进技术,制造出的产品难免类似,“拿来主义”的局限性很明显,拿别人已经用完的东西嫁接到自家文化上,带着别人的影子在所难免。“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正在路上,需要具体的实施战略逐步推进。去年热播的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1》创下湖南卫视的高收视率,随后《爸爸2》《爸爸3》的相继出现,同时期,《爸爸回来了》也开始热播,它的节目表现形式和《爸爸去哪儿》类似。此外,《中国好声音》火了之后,《中国好歌曲》《中国好舞蹈》等选秀节目也在不断充斥着电视荧幕。
(三)创新人才稀缺,无法满足产业需求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依靠的就是人,依靠人的创造力,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新的经济价值,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说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而现在,国内还缺少对创意人才的培养,动漫技术、电影文学人才、多媒体创意等方面的人才亟待补充。就国内动漫来说,大部分青少年都喜欢看,尤其是日本动漫,不仅仅是因为内容新颖,更是因为日本动漫的画面流畅性、人物创作技巧独特等。而反观国内的动漫,内容单一,没有创意,国产动漫的播放比重仅占到百分之十左右。而国内的教育体制是决定创意人才培养的关键,与外国创意人才培养相比,我国无论从对学生创意理论的传授和创意实践环境的提供上都比较落后,很大程度上将制约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以上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积极改善,以便为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可行发展路径。
二、我国创意产业的未来发展策略
第一,要培养各个行业的人才,有思想、有创意、有知识的专业型头脑,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需求提供广大的选择空间。创意从业人员主要是创意灵感的设计高手和特殊专才,有人的创造力才能滋养创意产业这棵大树。同样,中国“文化产业”真正发达需要充分释放中国人的创造力,提高人的素质,打开人的视野,让人看得多、知道得多,人的无限创新能力才可能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无论是原创或者是创意,各种形式和内容要成为大众所需的知识、文化产品,必须经过头脑和体力借助先进的技术条件和手段得以实现。通过人才设计和推进的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产业基地的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推动力。例如,武汉创意产业的发展就是世界大都市后工业时代的共同道路。国家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科技大学、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等数量繁多的武汉,利用智力资源、人力资源和科技基础,现已建成五个文化创意产业园——东湖高新创意产业园、昙华林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园、珞珈创意园、光谷创意产业园、汉阳创意园区。第二,文化创业产业间实现互利共赢、联盟合作,通过资源共享、整合投资,形成核心凝聚力,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价值和竞争力。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产业联盟已经成为一种双赢的战略模式,从单一企业链单打独斗到多形式产业融合发展方式,与现代技术、传统文化、新兴发展融合,从而使产业大放异彩。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特性已经使得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产业现象,而是一种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新生发展范式。例如,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模式,深圳文化产业的高增长、高附加值成为深圳发展蓝图中最闪亮的风景线之一。文化与旅游资源、创意创造、现代科技和融资投资相融合,文化主题旅游景点、华侨城主题公园、街头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相得益彰,形成强大的创意市场,无不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眼球。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先导产业作用更强化,与相关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建立,相关产业文化含量显著提升,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融合发展城市、集聚区和新型城镇。第三,需要相关政策优惠和舆论导向吸引消费者。一个消费市场的建立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不可小视。有消费者才有市场,市场有消费者才会发展,整个产业链才算完整,从最初设想产业蓝图、收益估算,到后来得到实际的经济效益,产业盈利了,才算是成功的。“但是如果没有对于需求的满足,这一切都变成子虚乌有,所有以前做的工作都等于零,只能算是一次失败的尝试。这是目前文化产业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必须予以关注。”
三、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建立,网络营销和线上体验已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另一个消费市场。文化产业应充分利用网络固有优势,扩大消费者市场。全球性、无国界、多种语言、多种营销的消费模式在文化创新产业内都是值得运用的,市场上众多的潜在消费者群体应被重视起来,体验产业、体验经济、娱乐休闲产业等一系列个性化服务应该得到发展。
作者:李飞燕 单位: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