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简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简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简析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容

一般而言,高校校园文化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个方面,相应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主要是对这四方面的文化进行营造构建。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精神文化体现着一所高校的特质,是高校间相互区别的重要身份标签,它往往承载着一所高校的悠久历史和文脉传承。例如提起北大,人们立刻会想起它“兼容并包”的博大人文情怀,说到清华,则会想起其“厚德载物”对学子的循循善诱,而“求是”则是浙大的标签,“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会让人立刻想起复旦。精神文化对于一所高校至关重要,不论是百年名校还是新兴高校,精神文化的探索和传承都是文化建设的首要之义。一般来说,精神文化建设需包含传播大学使命、凝练文脉气质、增强爱校荣校等要素。传播大学使命是高校立校之本,应切实立足于教书育人、科技进步、社会服务等高校核心使命,维护高校宁静庄严;凝练文脉气质的核心要素在于确立、谨遵、传承高校的校训,形成一校同一的精神气质;增强爱校荣校是对师生凝聚力、归属感的建设,内生出高校生生不息的活力。制度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保障。制度完善是一切良治的先决条件,制度文化对高校校园文件建设起到重要的保障、促进作用。高校的制度文化一般包含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学术规范、信息公开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依法治校不仅要遵守国家在教育领域内的各项法律法规,还要特别注重对大学章程等高校重要规章制度的制订和执行;民主管理是指师生员工参与大学管理的各项规程途径的制订与实践,比如说对“三重一大”事项的民主参与等;学术规范是对高校最重要活动的各种规范配套,不管是育人、科研,抑或是社会服务,只要主体是高校人,广义上来说都可以用“学术”来定义,严谨的学术规范是高校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公开则呼应了人们对现代管理模式的需求,制度只有透明、接受监督才能言之有物、行之有效。行为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载体。行为文化是高校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显式的存在,是我们所能感受到、眼见到的色彩缤纷的文化活动。高校行为文化按大类分一般包含学术文化活动、文体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文化交流活动等。学术文化以学术建设为核心,可以通过讲座、论坛、沙龙等学术平台得以施行;文体文化是行为文化乃至整个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因子,表现形式丰富,可以有展演、比赛、表演等多种方式,表现主体多样,工会、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是承担校园文体活动的主要主体;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真正深入社会学知识、做贡献、长才干的活动,应该建设丰富的校内校外实践基地以推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文化交流则需要加强与境内外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及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促进高校在学术、人才、文化等方面与外界的交流沟通。物质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基础。高校的校园文化,除了“人”,还应该有“物”。这里“物”主要指文化设施、文化景观、文化标识、文化媒介等。文化设施建设主要是建设文化活动空间和文化发展场所,例如对图书馆、校史馆、展览馆、科学馆、体育场馆、文化广场、宣传橱窗等的建设;文化景观建设则更加直白易懂,现今很多高校都已经有了声名在外的“十景”“八景”,这就是对校园文化景观的成功打造;文化标识建设重在建设、推广校园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规范使用校标、校徽、校歌及学校标准色系等,营造明确的身份标记;文化媒介建设是要加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期刊等文化传播媒体的建设与发展,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增强文化宣传效果。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原则

继承传统与锐意创新相结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兼顾传承与创新,要继承和发扬已形成的优良文化传统,紧紧围绕校园核心文脉不偏移,不妄动;要密切关注当今新科技革命和多元文化激荡带来的社会新变化,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注重文化创新,构建面向新时代的大学文化。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良好的顶层设计和合理推进,一方面要着眼长远,从高校发展全局出发,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整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也要立足当前,整合资源,分步实施,有序有力地逐步推进重点文化建设项目。统筹把握与全员参与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一定是至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进行的,学校的规划决策和师生的全员参与都不可缺位。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营造氛围,汇集民智,创新制度,提供保障,师生员工则要主动参与、献策献力、积极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出高质量和好品位的校园文化。

作者:张美宁陶珺单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