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学校美育发展对提升校园文化内涵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校美育发展对提升校园文化内涵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学校美育发展对提升校园文化内涵探究

【摘要】实践证明,美育在促进人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构建校园文化、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形式,学校的音乐、美术、舞蹈等美育课程以其特有的形式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学校教育中,除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外,更需要我们在各个学科中体现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尤其在美术课堂中更应该如此。追求美就更应该关注师生在校园环境中学习和成长的幸福感,以高品质的文化提升育人的品质。既符合新美育时代国家战略目标的要求,又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新时代奋斗目标,教育更应该是美好的教育。

【关键词】美术教育;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校园文化;美育发展

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的“六个方面26条”是新时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进军令”。2019年7月29日,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五个关键点”,其中把“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作为基本路径。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落实“五育”并举的有效途径。那么,什么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分为隐性文化和显性文化,显性文化指一切能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文化特色的物质载体,让人在视觉上可以感知的实体,如学校的名人雕塑和校园景观等;而隐性文化是指一切校园中的文明礼仪、教风、学风、人际关系和管理制度等体现学校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文化内容。校园文化体现学校整体文化特色,彰显学校人文素养和文化历史,被誉为隐性的教科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落实教育改革的“进军令”呢?近年来,各个学校都有不同的措施和方法,而借助美育发展学校的文化内涵不失为提升学校内涵的一项良好措施。实践证明,美育在促进人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构建校园文化、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形式,学校的音乐、美术、舞蹈等美育课程以其特有的形式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学校教育中,除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外,更需要我们在各个学科中体现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尤其在美术课堂中更应该如此。追求美就更应该关注师生在校园环境中学习和成长的幸福感,以高品质的文化提升育人的品质。既符合新美育时代国家战略目标的要求,又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新时代奋斗目标,教育更应该是美好的教育。

一、借学校厚重的历史之美,提升学校的文化底蕴

曾经有一位校长说过,一个学校如果没有历史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历史没有文化,深刻地说明了文化对一个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一个学校的历史文化就像一个学校的生命,是一所学校文化发展的基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学校就会有强大的生命力,使学校的文化向纵深方向发展。学校的历史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文化系统,我们要善于挖掘优秀的文化资源来构建学校文化建设新体系,形成独特的学校办学理念。开发和挖掘这些资源,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开发地方特色校本教材、组织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民族艺人进校园等活动,让厚重的历史文化之美在校园生根发芽。也可以通过建立校史馆、励志馆、校园文化长廊、国学经典长廊等文化场馆,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文化教育平台,从教师、学校、学生等多方面综合提升学校的文化底蕴。在南京陶行知小学考察学习时,他们建成陶行知文化展馆,让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教育思想感召学生。在玉门油田中学考察学习时,他们创建展馆,通过不同的历史阶段的丰功伟绩教育学生,让“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理想去鼓舞人。凸显了学校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办学理念,这就是学校文化历史之美。当然,学校的历史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叶岚老师在他的著作《学校之美在于文化》中写道:“它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积淀中形成的精神境界和稳定的文化之美。但是,随着时代和学校的发展,学校历史文化被逐渐地淡化。”这就需要凝炼和提升,让师生进一步感悟亲历学校文化历史这一过程,曾有学生在毕业典礼上感慨地说道:“我愿和学校一同成长。”学校文化需要不断地去凝炼,而学校文化更多是通过师生的精神面貌表现的,走进一所学校,学生和教师所展现出来的气质和精神就代表着学校的文化,而这种高品质的文化之美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也不是学校简单校训和办学核心理念就能形成的,而是通过学校长期的历史发展、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是一种深刻的美。这种文化不仅仅渗透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中,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每个人的身边都会有这种无处不在的美,就像呼吸空气一样呼吸着美的气息。

二、借校园环境文化之美,夯实学校的德育文化内涵

学校的校史馆、科学馆、德育馆和党史馆、革命教育场馆等物质文化和学校的环境美化都能体现一个学校的文化。美化学校的环境首先要科学美化学校功能室,让学校的设施发挥应有的作用,走进美术教室看到美的石膏像和美的作品、美的花朵,走进音乐、舞蹈教室,美丽的服装和优美的音乐就是最好的教育。其次,要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院子里练不出千里马,花盆里育不出万年松”就是这个道理。把育人和环境建设结合起来,让每一堵墙都说话,一花一木都育人,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文化氛围。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还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积极鼓励教师美化自己的周围环境,处处体现出一花一木总关情文化内涵。在教室花盆里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养花种草,既美化了环境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学校的校风和学风建设中,我们借开展“我最喜欢的老师”“最美少先队员”评比活动等树立立德树人的榜样。在学校我是最美少先队员,在校外我是最美小公民。这就是一种美,一种融入社会的大美。在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中,我们倡导学生做最美的守法小公民,走斑马线,扶老人过马路,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等行为体现行为美。

三、借学校美育课程体系构建,丰富学校精神文化

教育家肯特认为优秀学校的文化应该强调共治,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营造美学精神文化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让学生自觉地去学习,自觉地去追究美,实现由技能教学向素养培养转型。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构建新型课程体系,以适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社会上各类文化涌入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对于正在成长发展的青少年来说更是感到迷茫。将审美教育融合在课程中,用艺术的审美方式提升学校美育课程的质量和品质,积极构建美的课堂,美的文化,美的教育。深度改变教师单一的技能教学模式。如在美术课题研究中我们以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着眼点,将学校的美术课程分为基础类美术课程、综合实践类美术课程和地方秘书文化课程三类,并通过十四个美术社团平台展示美育发展的新样态。当然,重构美育课程体系就要有大美的课程体系观念,积极创立综合性的美育课程体系,形成以美为圆的发力点,教会学生认识真、善、美,积极抵制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对青少年的诱惑和侵蚀,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开展书画作品展,讲敦煌壁画故事、开展莫高窟小小讲解员培训、学跳敦煌舞等新型课程体系,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形成有“润物细无声”的特殊效果。剪纸美术社团剪出“不忘初心”的精美的剪纸作品,手动社团用钻石绣出的《我和我的祖国》等作品,就是借学生对美的追求,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

四、借地方独特的美术文化魅力,让地方优秀的美术文化走进校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学校的美术文化建设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这就需要对学校美术文化做整体规划,有目的、有策略地打造学校的美术文化,营造积极健康的美术文化生态,让美的文化在校园实现有机渗透和价值引领。在学校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还应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传统艺术文化是艺术文化的根基,代表典范的中国美术文化的精髓。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地方独特的美术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和弘扬传统美术文化,让青少年的艺术教育向更完善的方向发展。“要做敦煌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和创新者。”我们北街小学创建了十四个美育教学平台,在校园开展民间艺人进校园、陶艺制作和非遗文化剪纸等活动,2019年9月21日,我校邀请画家常嘉煌和人民日报副主编等来学校座谈,对学校的美育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近年来,学校筹资建成了北街小学文化长廊,树立了“游艺依仁”的学校教育核心理念,让孔子“六艺”的传统教育思想呈现在长廊,在校园让这些跨时空的传统文化艺术赋予了时代价值。

五、借学校美育文化教育活动,温润民主文明的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的制度文化指学校的管理制度文化,是学校规范性的文化,表现为学校的制度政策的民主文明等,是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实施的重要保证。积极开展学校的各项美术文化活动,有利于温润学校的管理制度。在校园中美的文化生态一旦形成,最直接的效应就是育人。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显得森严而生硬,它们往往渗透在学校的校训、教风、学风和各项制度中,体现在在教师、学生点点滴滴的教学和学习活动中。将制度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改变了学生的陋习,推动了文明行为的生成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学校开展五讲四美的各项少先队活动就是将制度转化成一种大美的校园生态,开展开放、民主的美术教学活动是美术文化和管理制度的双向构建、双向转化的具体体现。在学校美育教育中,学校的教材美,教师的语言美,环境美,教师仪态之美和师生共情之美,都需要学校管理制度的呵护。一堂好课,一堂美的课,一堂有文化内涵的课都需要在学校制度的点滴中去渗透。在升旗仪式中让我们规定学生背诵学生宣言,在实践活动后我们开展国学经典活动等都是我们制度之美的体现和延伸。

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是学校文化内涵发展的基石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学校的发展和文化建设,归根结底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发展积极营造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育人环境,如果学校的文化建设偏离了时展的轨道,偏离了学生发展的主体需求,那么一切的学校文化建设措施都是徒劳的,注定学校的教育发展走不远。所以,在进行学校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学生需要什么,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怎样的人,这才是我们学校文化建设发展的最终目的和目标。任何脱离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偏离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校文化建设都是虚无的,注定失败。2020年,我校在提升学校文化内涵方面做了许多的工作。为全面准确地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学校建立了学生综合素养的考核制度,建立学校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每学期的课程结束时我们都组织开展学生综合素养考核活动,把学生的美术、音乐、体育等艺术类课程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综合评定考核,力求全面准确地为学生的学期综合素养的发展评定等次。假期我们安排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制定低、中、高三个类别的统一的学生假期综合实践作业,在每学期的开学开展一次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展评活动,服务社区、做家务、科技创作、游学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的假期收获全方位地展示在师生面前,为其他学生的学习提供参考和树立榜样,学生在学校期间无法完成的活动,我们都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在假期去完成,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在学校我们也考虑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分别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实体文化呈现在学生视野中。学校先后建成历史展馆、德育展馆、法制展馆、地理长廊等,供学生了解学校发展的历史文化,提高法制意识,在学校我们建成了校园文化长廊,专门提供给学生展示自己发展特长的平台,把学生的作品、表现以及在各种竞赛中的优秀成果以不同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学习。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组织专业的老师编撰了适合学生发展的各种校本教材,如美术、舞蹈、音乐、体育、演讲主持、书法等供学生选择学习,并在校组建二十多个社团,有计划地组织专业的老师上课,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响应国家艺术2+1的教育要求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总之,学校的文化内涵发展和提升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活动,任何单方面的样子工程都是站不住脚的,只有我们真正从学生发展的主体需求入手,才能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够使学校的文化内涵发展真正走上特色发展的道路,适应时代的发展,也才能适应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客观要求。

七、结语

时代的发展,许多民族的传统的优秀文化资源被边缘化,积极倡导传统的资源,发展非遗文化资源,让地方优秀传统的美术文化和非遗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积极构建高品质的学校美育课程新体系,成就个体美好的人生,既是我们学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叶岚.学校之美,在于文化[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6(6).

[2]张婷.从中小学美术课程演变看学习评价变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2).

[3]沈瑛莹.中学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4]李晓勇.民间艺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2).

[5]陈晓蕾.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质性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

作者:刘文 单位:甘肃省敦煌市北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