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自组织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自组织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自组织探究

摘要:基于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视角,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被视为功能系统。运用结构功能主义AGIL理论分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系统,发现其存在适应功能不足、目标达成错位、资源整合无序和模式持续性不强等现实困境。为进一步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应从激发学生自组织动力、激活自组织序参量、发挥自组织资源整合功能及运用自组织涨落规律等方面着手,健全和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自组织体系和能力。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AGIL;自组织

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校园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内容、形式及实施过程大都由学生管理部门或意识形态的宣传部门进行规划和牵头推动,体现出“自上而下”的“他组织”特性。这种方式尽管具有推进效率高、整体效应突出等优势,但与学生群体的文化兴趣和价值观念存在一定的错位。与此相对的是,学生以及社团“自下而上”“自组织”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这种方式可以形成开放的文化环境和多样的文化形式,提升学生参与度和活动效果认可度。“他组织”和“自组织”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两者相辅相成。如何在“他组织”的外部保障和引导下增强“自组织”能力,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需要引入新的理论视角予以分析。

一、AGIL框架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系统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作为西方社会学的经典理论侧重于对制度性结构进行分析,寻找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结,强调系统自身的整体性和能动性,主要以AGIL功能分析模型为框架,即适应(A)、目标达成(G)、整合(I)与模式维持(L),致力于探讨维系社会系统存续、稳定与均衡的多维因素。[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相互联动的整体系统,符合结构功能主义的内在精神,与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本意相契合。

1.适应功能。系统的适应功能是指通过与社会系统的互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促进系统的良好发展。高等教育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载体,其主要功能有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高校始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同时,用先进的校园文化滋养学生,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结合,全力培养专业素质过硬、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生力军。在这个过程中,高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感应时展步伐,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

2.目标达成功能。系统的目标达成功能指确定系统目标及其优先顺序,并调动资源实现该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所在。马克思从人的主体性、人的社会关系、人的实践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了生产劳动、意识、精神、道德、个性等多方面的意义。[2]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系统中,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学生通过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提高文化知识素养、身体心理素质、思想政治觉悟和社会适应交际能力;学生的“社会关系”则体现在高校通过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学生通过培养良好的认知意识与行为能力,内化形成独特个性,指导自身劳动实践,是“实践性”的体现。学生在“主体性”“社会关系”和“实践性”三方面达到有机统一,可实现全面发展。

3.整合功能。系统的整合功能指为了完成设立的目标,使系统有效运行,协调系统各部分关系,使之成为有机整合体。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包含多种要素且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系统,其整合功能主要体现为对校园内部与外部各类资源的整合。首先是校外资源。学生在家庭中会以家庭成员的言行为榜样,形成自身独特的价值观,因此家庭能教导学生养成道德情操,从而支撑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受到社会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的影响,师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会发生改变。其次是校园内部。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协调好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多维关系,也要安排好各文化建设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它们共同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内部的资源整合功能。

4.模式维持功能。模式维持功能主要指以价值为中心并使之在系统内保持制度化,确保系统内行动者表现出适当的特征,处理行动者内外部的紧张。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维持功能主要体现在制度保障与价值引导层面。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要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因此,要将校园文化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制度是维持校园文化建设秩序、实现其模式维持功能的重要保障,包括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校园文化建设制度是建立在维护校园文化建设秩序基础上的,对高校主体具有引导、规范和约束的作用,是校园文化建设系统维持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和延伸。

二、AGIL框架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适应功能不足。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有学者曾提出以“文化自觉”来解决全球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环境的人对此环境下的文化现状、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有充分的认识,是文化的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创建的过程。[3]文化自觉通过促使主体不断对现存的校园文化体系进行反思,不断对自身的作用、责任和功能进行审视,从而以内部动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目前高校多以“他组织”的形式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自组织性未充分调动,“文化自觉”的重要作用难以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系统的适应功能不足。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达成错位。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达成功能体现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校园文化的育人效果还不够理想。首先,高校中存在文化育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众多学者就校园文化建设如何发挥文化育人实效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但这些研究成果在“他组织”建设模式下并没有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其次,“他组织”模式下高校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存在片面化的问题。“他组织”通常由高校自上而下地进行文化建设,多重视作为载体的校园文体活动,忽视了思想引领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另外,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多由不同职能部门进行碎片化的组织,一旦职能部门对于校园文化的理解不够准确,就会使得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更加偏离建设目标。

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资源整合无序。近年来,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了校内的“硬件”资源,但未有效凝聚整合“软件”资源。目前,校园文化活动多由高校下发政策通知,辅导员、学工人员等高校教师具体组织开展,广大师生群体特别是学生群体处于被动地位,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动力缺失。部分高校教师未能充分整合调动学校现有资源开展活动,学生群体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不高。家庭、社会环境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多为“诱致性”的,其引导过程是整体渗透、循序渐进的。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效果并非立竿见影,所以当前高校忽视了家庭、社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存在沟通渠道不通畅、缺乏协作的顶层设计等现象,不能有效地将校园文化建设场域扩展到家庭和社会环境中,不能有序地整合校内外资源并使其发挥合力。

4.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持续性不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打破了校园文化建设原有的平衡模式,对价值引领和制度保障造成了冲击,致使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维持不稳。首先,价值引领作用不显。当前,高校的办学规模和教学环境等物质资源越来越丰富,精神文化的提升却未同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未被“自组织”激活,校园文化建设提升育人实效的持续力度不够。其次,制度体系不健全。目前的校园文化建设制度体系仍以学校设置的规章、制度等“制度秩序”为主,忽视了自发形成的行为规范、自我约束等“自发秩序”的重要性,未重视并利用师生自组织维持、建设校园文化的能力和成效。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自组织优化策略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自组织是指以学生干部、骨干等作为依托主体,按照学生群体精神文化需求所形成的特定的文化创造活动,具有自发、自为、自治的特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通过部门管理、以学生为主位进行“自组织”的方式激发内在动力。

1.激发学生自组织动力,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自组织理论认为,系统保持开放是系统与外界持续进行物质、能量以及信息交换的前提,为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提供了可能。首先,要以先进文化吸引高校师生,开放地接纳师生参与建设工作,激发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参与热情。高校要在意识形态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在教育体系中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利用各种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活动,增强师生的爱国情怀和道德修养。其次,要提升学生主体的自觉性,将“他律”转化为“自律”。要有效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作用,循序渐进地影响学生,将高校管理模式转变为鼓励学生自发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供学生必要帮助的有序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弱化管理的“条条框框”,强化学生自习自省的意识。

2.激活自组织序参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在自组织理论中“序参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影响着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协同行为,对整个系统的协同发展有重要作用。[4]在高校中,有一些自发形成的核心人物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当着自组织“序参量”的角色,他们多为班级或者学生社团中道德品质高、能力素质强、威信名声好的“领头羊”,能在组织中起着榜样、指挥和协调的作用。因此,高校要增强“序参量”对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思想教育与引导,发挥其榜样带头作用与辐射传播作用。在“序参量”的形成过程中,提倡良性竞争与相互合作,使群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活跃起来,加速“序参量”的形成进程。高校辅导员或者社团辅导教师要尊重“序参量”成员意愿,不可强制安排任务,尽量避免使用“他组织”方式干扰“序参量”的支配。

3.发挥自组织资源整合功能,实现校园文化建设“超循环”。自组织理论中的“超循环”是指在不同事物、体系之间建立超循环的关联,以达到循环利用物质、能量和信息流的效果,从而产生更多的创造性,稳定地以自我优化的方式进化。[5]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发挥主体的自组织特性,使得多元主体能够自发整合校内外资源,最终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超循环”。其一,家庭要发挥“第二阵地”作用,支持校园文化建设。社会要发挥思想引领、价值取向、行为引导等方面的作用,全方位地渗透和影响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意识形态。其二,高校要将学生从分散的“离散化状态”引导到规范的“组织化状态”,让学生逐渐学会通过组织化渠道理性地表达自身要求与合理地解决问题。其三,学生要发挥其主体的协调性,通过接受高校、家庭、社会等环境的熏陶,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并反作用于内外部环境,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化。

4.运用自组织涨落规律,创新校园文化制度。自组织通过涨落波动打破旧的状态和结构,通过变异建立新的状态和结构,形成有序的状态和结构。首先,要发挥校园文化隐性教育载体的作用。在合理运用传统显性教育载体的基础上,灵活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效的具象化转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自组织地以道德准则作为自身行为规范,形成“自发秩序”。其次,要始终以动态的视角看待校园文化建设系统。要时刻关注社会需求与发展方向,正确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方向,制定校园文化建设长期战略,合理利用自组织涨落规律,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系统的有序状态。再次,要利用自组织涨落规律助推校园文化制度创新。系统在自组织随机涨落时常出现多维向进程,不同进程可为制度创新提供新的思路。高校应通过科学把握自组织涨落规律创新校园文化制度,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系统的维持功能。

参考文献:

[1]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7.

[2]张旭.新媒体技术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思考——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视角[J].江苏高教,0,(1).

[3]何军明.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9,().

[4]胡继冬,高中建.对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属性及其发展的再认识——以自组织理论为视角[J].思想教育研究,1,(9).

[5]闵毅梅,陈森发.自组织超循环论及其对循环经济系统建设的启示[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11(3).

作者:陈元媛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