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隧道工程施工设备安全管理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隧道工程施工设备安全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隧道工程施工设备安全管理

1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

1.1人员因素

无论如何先进或者智能化的施工设备,支持其正常运作的终究是其操作人员。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型的施工设备不断出现,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知识和素质越来越高。但是现状是施工现场的很多设备操作元基础文化水平较低,先上岗操作代替正规培训、先上岗再取证的现象较多,这些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和入场三级安全教育的人员往往成为设备安全管理中的一大隐患。

1.2设备因素

重使用,轻保养。隧道施工基本是多项目部共同承担,各项目分布范围较散,同一部施工设备很可能在各项目之间调运频繁,而使得维修部门无法对其进行必要的维修保养。更多的情况是某一项目施工任务重,施工人员为抢进度只关注设备的运转,很少考虑到设备所需要的必要保养,这样日常忽视的一些小毛病累积爆发后导致的是大范围的修理或者更严重的后果,结果没有保证施工进度反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同时增加了施工成本。环境恶劣,超负荷运作。受到隧道一些特殊环境的影响,隧道施工设备磨损较大。如果这时投入的设备数量不足,却又为了赶工期超负荷甚至带病使用施工设备,不仅极大地影响设备性能,加速机械设备老化,更影响隧道工程的整体质量,增加安全风险。

1.3组织因素

缺乏有效的设备管理机构。一项隧道工程涉及的设备较多,现场工作林林总总,很多情况下都是一人兼多职,基本上无法兼顾周全,只能够在大的方面进行泛管理,而不能形成有效的实质性监督。施工现场诸如环境、人、设备等的复杂性决定了需要设立专门的设备管理机构。规章制度缺乏针对性。完善的制度是所有工作发挥效能的重要保障,设备安全管理同样需要规章制度。很多情况是设备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很多,但是却不结合施工现场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要求,死搬硬套。组织管理松散。隧道施工工序繁多,施工设备的使用应该得到有效合理的组织利用,这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进度和工作效益。而这点在现场的组织管理中是一个难点,经常演化为松散的管理。

1.4监控因素

监控手段不足。现代隧道工程施工铺开面广,设备繁多,施工设备的监控对施工的效益和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施工现场设备的监控手段相对不足,这也为设备安全管理带来了挑战。对特种设备检测监控不严。对强制要求定期检测的特种设备检测情况监控不严,使得超使用条件和年线的设备继续使用,这种监控不带有的侥幸心理十分危险。

2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2.1人员因素的管理措施

基于上述问题的分析,可见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设备安全管理中人的因素永远是第一位的。设备操作人员的选择。隧道施工环境因素复杂,危险系数高,设备操作人员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较强的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身心健康。其次根据不同设备的提点以及操作难度选择合适的操作人员,技术含量高且结构复杂的施工设备应选择业务水平高、专业素质强的专业人才。加强人员的学习培训。快速发展的科技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不断提升安全意识,这使得加强人员学习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人员的培训应该制定可持续教育的理念,做到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形式多样、检查到位以及考核严格。首先要做好的是全员上岗前的三级教育,只要直接或间接参与生产的人员都必须接受教育,确保所有人员上岗时都牢记安全红线,从源头上杜绝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要针对不同设备特点培训管理和操作重点,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再次,采用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包括知识讲座、观摩学习、设备操作竞赛等,充分发挥“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办公”的作用;最后对培训内容应严格考核,鼓励先进,确保培训效果,逐步实现提升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理论和技能水平的目标。先取证后上岗。明确先取证后上岗的原则,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正规培训并取得劳动部门或相关部门考核合格后颁发的证书,坚决杜绝无证上岗或先上岗再取证的现象。另外,根据相关规定,连续六个月及以上未从事过设备操作的人员,虽持有操作证书但在上岗前单位必须对其进行再培训,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2.2设备因素的管理措施

合理选择设备。不同的设备由于结构、性能等差异有着其特定的使用技术要求,只有严格的遵守这些要求,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降低成本。因此,根据不同的生产任务应该安排合适的设备进行施工,防止出现小任务用大设备,重任务用小设备等不合理现象的发生。合理调配设备。提前掌握施工各项目部的工程进度和设备需求,合理安排设备的轮用,并充分利用设备使用间隙进行保养工作的安排,解决好使用需求和保养维护之间的矛盾。奖惩机制促保养。建立奖惩机制,将设备的维修保养、安全运行、机械状况和消耗费用等列入考核内容,有奖有罚,以此调动设备操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施工设备的日常保养有序开展,体现了“养修并重,预防为主,合理使用”的原则,从而降低维修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最终提高经济效益和施工质量。

2.3组织因素的管理措施

建立有效的设备管理机构。隧道项目入场后,应及时设立管理设备的组织机构,首先将配套设备配置到位,尽力好台账等,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成立机电班组,明确职责,以班组形式建立设备管理经济责任制,保证了所有设备都能得到良好的使用和维护。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主要体现在建立施工设备的维修和检查制度,依据国家“安全第,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基本方针,充分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同时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建立有针对性的实施细项。加强组织管理。隧道施工工序繁多,因此施工设备的使用必须做到集中管理、统一调配、统筹兼顾。集中管理就是只有批准的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具有相应设备的管理权。统一调配就是根据各班组实际工程量,统一调配所需设备进行作业。统筹兼顾就是在施工生产过程中所派出的设备在同一时间同一点工作时在不影响到自身的工作情况下必须兼顾其他的工作内容,避免顾头不顾尾造成的浪费。

3监控因素的管理措施

3.1施工设备的视频监控

采用视频监控的方式能够实时的、全方位的和全程地监控施工现场,使施工管理更加有效,增强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等方面的管理。采用对重点设备监控的方式,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够立即通过远程制止违规动作,预防安全事件的发生。同时通过视频存储功能,可以方便的回放相关现场画面,为分析工程质量等提供充分的资料

3.2对特种设备检测情况重点监控

因为特种设备固有的特性,其在生产过程中比一般设备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因此特种设备必须定期强制和巡回检测,并对其检查情况进行重点监控,只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保障生产和生命安全。

4结语

在隧道施工中,施工设备安全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了施工的安全、质量和进度,本文针对人员、设备、组织和监控四大因素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旨在杜绝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使设备安全高效优质的为隧道施工提供有力保障,希望能对隧道施工过程中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起到帮助作用。

作者:朱红林单位: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