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1年1月至12月来我院接受肿瘤治疗的2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127例,女109例,平均年龄(42±5)岁;将2012年1月至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256例肿瘤患者作为试验组,男142例,女114例,平均年龄(41±5)岁。肿瘤类型主要包括肝癌、胃癌、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传统药物管理模式下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药剂科规范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模式:①药剂科人员要转变观念,提高对药物安全管理的认识,端正工作态度;②加强岗前培训,定期考核,合格方可上岗;③成立药师专项工作组,负责审核医生的处方和医嘱单;经常与医生沟通药物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给药方案;④与患者家属详细讲解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的基本知识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减少家属的恐慌情绪;帮助患者及家属建立正确安全的用药习惯;⑤建立患者信息档案,详实记录患者情况和处方情况。

1.3观察指标

根据《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肿瘤药品使用说明书制订抗肿瘤药物使用调查分析表。对两组患者的病例报告书进行统计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良反应情况、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用药种类。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药物治疗情况比较

经统计分析,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用药种类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4%(119/236),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5%(91/25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调查发现,抗癌药物的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如药物适应证和药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此外,医生对于药物本身的了解有限,尤其是作用机制、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在用药过程中易出现偏差;医生在用药中还容易出现超说明书剂量用药,或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而在实施药剂科规范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后,则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过量用药和不良反应发生,并减少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充分说明了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3.2加强抗肿瘤药物的安全管理

3.2.1加强学习与培训

制作抗肿瘤药物说明书手册,内容包括药物名称、溶媒、给药途径、配伍禁忌、常见不良反应以及常见紧急处理措施等,定期组织学习,夯实理论基础。主动学习,掌握抗癌药物前沿动态,研究新药的适应证和作用机制。对抗癌药物使用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跟踪调查、监测和评价。

3.2.2加强对医生处方的审核

注重对抗肿瘤药物溶媒的审核。溶媒影响药品成分和不良反应的变化。要加强对联合用药、给药顺序合理性的审核。合理的用药顺序可促进药物的协同作用,事半功倍;反之则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顺铂和紫杉醇的联用,需先给予紫杉醇,后使用顺铂,否则会产生严重的骨髓抑制。

3.2.3严格控制抗肿瘤药物的调配

要保证抗肿瘤药物调配剂量的准确性,很多药物的治疗窗小,剂量较大的波动易导致不良反应或者治疗效果的减弱;控制药物的调配时间和储存方式,尤其对于见光易分解、不稳定的药物。注意药物调配时的规范操作。

3.2.4加强对患者给药过程的临床监测

对患者使用抗肿瘤药物后,尤其是不良反应不明确的药物,要展开临床监测,对其治疗状况和不良反应情况要实时并准确记录,必要时还可对血药浓度进行检测,并及时总结和反馈。

3.2.5增加药师与医生的沟通交流

定期开展和临床医生的学术交流,将所了解到的最前沿抗肿瘤药物信息和药物的适应证进行分享;与临床医师多沟通处方的审核情况,以便及时纠正医师的不良用药习惯,找到最佳的用药方案;及时与医师反馈患者的体质、精神状况、不良反应等,并给予可行的参考意见,以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药剂科规范抗肿瘤药物的安全管理,在肿瘤患者的治疗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疗效,真正以患者为中心,做到合理安全用药。

作者:吴草治单位:晋江市医院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