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事故案例分析的电力安全应急管理探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事故案例分析的电力安全应急管理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事故案例分析的电力安全应急管理探讨

摘要:电力安全应急管理事关电力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稳定。现通过对未遂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电力生产中的不足之处,根据不足引发对电力安全应急管理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电力安全应急管理;未遂事故;案例分析

0引言

电能是当今人们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然而电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旦使用操作错误、疏忽大意,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惨痛后果。对于电力客户,电力企业需要保证电能的正常供应,避免大规模停电、大范围电压不稳等供电事故;对于企业员工,电力企业需要保障电力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安全,避免触电、坠亡等安全事故。对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已发生的事故,更要关注未遂事故。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每330次安全事故中,死亡重伤事故:轻伤事故:无伤事故=1:29:300)告诉我们,防止事故的关键不在于防止伤害,而是要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如果未遂事故不断,就很难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通过未遂事故推进应急管理,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变,从事后管理变为有的放矢的事先预防,既可以降低安全隐患出现时的处理成本,还能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1]。本文由三起未遂事故的产生延伸开来,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安全应急管理工作中值得关注的要点,引发对电力安全应急管理的思考。

1未遂事故案例及分析

1.1案例一。事情经过:在变电站的6kV班次维护操作车间,水电讯工作人员拉开出线刀闸开关,并通知变电值班员开始操作。变电值班员远程检查出线杆刀闸开关。在停电操作过程中,变电值班员发现用验电器检验开关出线侧导线时,A、B两相无电,C相带电,分析导线两侧应该不会有电,可以挂地线。这时站长分析这种情况不应该是感应电,有可能是少拉开一相刀闸,非常危险,于是立即进行制止。经检查,值班员发现确有一相刀闸没有断开,立马向上级汇报,并断开了刀闸。事故分析:首先,未近距离对出线杆刀闸进行复查的行为表明变电值班员存在侥幸心理,安全意识较为淡薄,此行为埋下了相当大的安全隐患。其次,从变电值班员对情况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他缺乏现场经验,专业知识储备不完善。在出现无法判断的情况时,未全方位考虑原因,也未请教其他工作人员,仅凭个人主观想象,判断错误。最后,由于站长具有较高的安全管理意识,对违规行为及时制止,避免了一起带电装设地线事故的发生。

1.2案例二。事情经过:某年春季,在电网维修站,工作负责人带领变电站值班人员对维修设备进行检查和验收。在没有填写设备验收票的情况下,副值班员在正值班员的监护下开始验收,进行试拉、试合操作。当走到一组进线刀闸前时,副值班员没有检查设备,也没有仔细检查开关状态。当准备拉刀闸时,正值班员发现副值班员站在错误的设备隔间,因此立即叫停。事故分析:起初,两名值班员不使用设备验收票,破坏验收的规章制度,说明安全生产管理松懈,工作人员不能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相关规章制度。再者,工作人员缺乏安全责任感,两名值班员存在互相包庇的行为,安全监督制度不完善,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并且,在验收过程中,副值班员缺乏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未认真进行现场核查,盲目大意,敷衍了事。不仅如此,副值班员对设施位置不熟悉,缺乏现场实操经验。以上种种不安全行为结合在一起,一旦操作不慎,极易造成重负荷的责任事故和现场的人员伤亡。最终,正值班员意识到副值班员即将错拉运行设备的刀闸,立即阻止了副值班员的违规行为。

1.3案例三。事情经过:某年3月26日中午,某建设工地上大型机械吊装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钢柱入侵电力设施保护区。到达现场的供电公司输变电部副主任彭红斌立即阻止施工,组织人员进行实地测量,高压线路的最低弧垂处与铁路接触网的测得距离的确远小于安全距离。于是彭红斌立马上报公司,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电力警务室的民警到现场后,确认此行为属于线下违法施工,责令施工队立即整改。事故分析:施工队严重违反《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管理阶层面对这样的高危情况没有做出任何应急措施,而是视而不见,任由施工人员暴露在危险中。说明管理人员自身安全意识不强,对安全制度不熟悉或执行力弱。现场施工人员或是没有意识到危险,施工队宣传教育不到位,未对工人们强调施工避开输电线路这一重点注意事项;抑或存在侥幸心理,缺乏安全意识。幸而彭红斌坚持向上级反映,施工队最终被勒令整改。

2案例体现的不足之处

目前,电力企业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并加以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风险。但是随着人们对电力能源的要求不断增加,电力安全应急管理的一些问题随之显现。从上述三起未遂事故案例中可以看出,安全问题存在于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虽未酿成严重恶果,但是反映出的问题值得人们深思。具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1人员应急管理综合素质不高。在电力应急管理方面,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综合素质包括牢固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严格遵守应急管理制度的责任感。一方面,案例一中变电值班员的缺乏现场经验以及案例二中副值班员对操作现场的不熟悉都导致了判断的失误,由于判断失误引发的事故不计其数,企业应重视所有员工的专业知识以及职业技能熟练程度。另一方面,从三起案例中均可看出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尤其是案例三,一部分施工人员即使在知道有危险的情况下,仍然抱着侥幸心理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导致其自身无法融入应急管理体系;企业不重视教育宣传工作的行为,极易造成电力企业人员安全意识涣散,淡漠于自身与企业的安全。一些在操作现场的作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差,在察觉有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盲目地认为即使违规操作也不会造成事故。

2.2基层性应急管理系统未充分优化。(1)缺乏良性监督管理制度。电力企业内部监督制度不健全或者监督力度不够深入,未形成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容易导致员工工作上的玩忽职守。安全监督工作并不容易进行,有时即使发现问题但碍于情面并未揭发,或者害怕揭发使得当事人怀恨在心,最后选择沆瀣一气、隐瞒事实。这种情况下,监督制度的作用没有办法得到全面发挥。在案例二中,两位值班员双双违反规章制度,但是选择互相包庇。另外,企业中各级的信息不对称,极易导致上级在未知事情全貌的情况下下达错误的指令。(2)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落实。责任制度的不完善或者未落实,会导致企业人员对安全管理产生懈怠情绪。有些企业对于责任划分范围只是对员工简单一提,负责生产管理的领导也忙于事务性的工作任务,缺少对安全生产实际现场的深入调查,更没有仔细分析安全生产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从而无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如果未能引起企业人员的足够重视,则安全责任制度名存实亡。

2.3缺乏风险管理意识。目前,仍然有很多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相当松懈,对违反制度行为的惩罚过于宽容,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严重影响风险识别、预警、排查工作的开展。有些安全管理人员在面对违规操作时并未严惩,只是走走流程,甚至带头违反规章制度,管理工作缺乏严谨性。在案例二中,作为上级的正值班员并未以身作则,反而带头破坏制度,不仅使下级轻视安全制度,更是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这种缺乏风险管理意识的行为极易引发电力事故。

3电力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的思考

由以上案例分析及其体现的不足之处可以看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在于预防,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执行:

3.1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员综合素质。电力行业是高危行业,熟悉自己的工作内容是对每一位电力工作者的必然要求。不同的职业要选择适合的员工,对于电力企业新入职员工要尽快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尽快熟悉工作环境。企业员工除了需要掌握牢固的电力知识外,还应具备完备的现场作业能力。企业需要组织技能培训,建立新员工入职考核制度,并且在新员工进入现场作业开始的一段时间需要有专业老员工监督,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新员工由于技术水平较差,不了解、不掌握规程,不自觉地违反规程的事件发生。熟悉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是实现电力安全应急管理的基础。凡是带有危险因素的行业都必须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并且进行相应的考核。宣传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违规操作行为时有发生,一些员工习惯性违章,长时间下来,养成了不良作业习惯。有相当一部分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作业人员对于自身安全的漠视,对自己的操作技能过于自信从而违规操作所导致的。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秉持“安全第一”的准则,提高电力企业人员安全意识,是实现电力安全应急管理的首要任务。

3.2编制健全的电力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健全的应急预案,可以有效地减少不合理和缺乏全局观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电力安全应急预案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所有企业员工都必须重视。在应急预案编辑期间,企业内需安排专门编制预案的专业人员,根据企业、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不论是未遂事故还是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我们都要尽可能地了解事件及其产生的危害,根据相应的危害级别制定一套防范、处理、管理和恢复完整体系的应急预案,逐级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除此之外,对于不同的预案,还要检验其可操作性、有效性及适应性,针对一些特殊事故,还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有关解决方案并编制应急预案[2]。应急预案要遵循快速响应、快速恢复、成本控制、信息公开这四个原则。除此之外,电力企业之间还需要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积极吸纳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3]。在编制完成后及时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及应急演练,评估员工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3.3构建电力安全应急管理实现途径。(1)落实电力安全风险评估。引进专业的安全管理人才资源,使各项风险评估结论专业化,更具有权威性。在风险控制队伍管理工作中,要进行合理清晰的责任划分,防止在责任划分的灰色地带出现“踢皮球”现象,从而对电力生产工作的安全进行提供有效保障。(2)全面推动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平台的建设与管理,不仅是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而且是提高系统应急能力、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在应急指挥平台的建设中,工作人员要确保各个环节与有关职能部门和应急管理机构相互联系,确保可以实现相互支持,重点突出凝聚力,以实现更高效的平台管理指挥,从而在公众的实际管理中,使应急工作每个环节都能实现无缝对接、畅通无阻[4]。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管理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并且融合了现代化信息技术,是一个集专业化、数字化、信息化于一体,资源共享,各部门协同工作的平台。在日常应用与安全管理中,有利于充分提升系统整体的应急处置、通信指挥和管理维护等多种功能的应用效率。(3)加大电力企业监管力度。提升监管人员的监管力度以及员工的重视程度,保证监管措施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得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落实,促进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完善。保障员工日常生活,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使其负有安全责任感,对破坏制度的行为展现零容忍的态度,使违规行为能在企业的基本范围内被及时通报。安全监督管理需要强弱有度,若是太弱,会让员工对于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认知不到位;若是太强,人人自危,监督工作流于表面形式,难以形成企业凝聚力。

3.4加强日常风险管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是在不断发展的,要时刻保持对其各个环节的风险监控,对有事故征兆的事件重点关注,及时进行风险排查工作。除此之外,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风险监管制度体系,如风险识别体系、风险评估体系、风险评价与决策体系等。

4结语

从“未遂”视角出发,关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预防体系,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易于被员工接受。重视未遂事故更能增加应急管理在企业每位员工心中的影响力,让员工深刻感受到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本文根据未遂事故案例总结电力生产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引发对电力安全应急管理的深入思考。将“未遂”纳入应急管理,在电力安全应急管理中始终将“预防”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电力企业才能安全、稳定、蓬勃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顾锦龙.将“未遂”纳入应急管理[J].中国石油企业,2014(7):70-71.

[2]王宏.试析电力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及应急机制[J].环球市场,2019(32):197.

[3]何新萍.电力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研究的探讨[J].电子测试,2017(9):81-82.

[4]区泽超.探讨城市电力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J].科学与财富,2019(19):274.

作者:郝宗良 李放 曹中枢 张悦 单位: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