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7S管理在班组安全管理应用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详述7s现场管理法的定义和目的,讨论分析了7S管理方法在班组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尝试总结经验,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7S管理;班组安全管理;工器具管理
0引言
7S管理是精益生产的重要基础,成为企业管理提升的有效抓手,被越来越多企业的引入到公司管理中。一个实施了7S活动的企业,能明显得看到诸多成效,如改善其环境、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减少浪费、确保安全生产、激发员工高昂的士气并提升企业形象等。这也得到各企业与管理者的共识。目前,在企业中推行7S管理的方案及也越来越成熟,如何更好地在企业最小细胞——班组中开展7S活动?本文根据班组7S创建实际过程,结合班组现场安全管理的探索,详细阐述班组基于安全管理的目的如何开展7S管理工作。
17S管理概述
7S源于5S,指在生产现场中将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使得现场管理水平有效提升。7S管理是指开展以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E)为内容的活动。每个S的内涵不同,整理即是区分有无价值,全面整理工作场所物品,根据物品使用价值及使用频率,明确必需品与非必需品的划分、分类、存储地点及方法,工作场所内只保留必要数量的物品,彻底清除不必要的物品;整顿是在整理彻底完成的基础上,对现场物品按照“三定”(定位、定品、定量)和“三易”(易拿、易放、易管)的原则,进行规划定位并标识和规范化挂放,保证在短时间内找到所需物品;清扫即根据“三扫”原则:扫漏(溢出物)、扫黑(不起眼处)、扫怪(一切觉得不对劲的地方),明确每个人的清扫责任区,制定清扫基准书,以常态化的清扫工作保持其工作效果;清洁是以整理、整顿、清扫为循环的延续,通过将责任区、公共区域存放规则、清扫规则、定检规则等管理制度固化下来,用以保持之前形成的成果;素养是通过对人不断地进行培训和教育,用外在的行为规范来引导员工养成对任何工作都认真负责的习惯,深植于员工内心和灵魂深处的自觉行动;安全、节约是建立在前5个阶段的基础上体现出的自然成效。日常生产中如果从根本上消除对生产不利因素的存在,那么安全和节约阶段也就水到渠成。
27S管理的对象
“从管理文化角度来看,7S管理是通过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优化管理流程、清楚冗余环节、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效益”。本质安全作为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着力强调“人、机、环、管”于一体的系统安全。安全管理主要是控制以下四个方面:1.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制度不健全。通过追求人、机、环、管四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目标。综上所述再结合实际,班组7S管理的主要对象按虚实分类可分为电子文档和实物资料。按使用类型可分为:办公用品、技术图纸、工器具、设备备件、试验设备,耗材等。
37S管理在班组管理中的实施步骤
用7S的实施方法即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方法。具体实施时每各环节又细分为几个步骤。下面就以生产资料为例,说明7S活动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3.1整理
(1)整理的说明及要点定义:将必需物品与非必需品区分开,在生产现场只放置必需物品。要点:去芜存菁,经常用的放置在工作场所易取到的位置,以便随手可以拿到;不常用的储存在专有的固定位置;不在使用的要彻底清除。即使是必需品,也要适量,将必需品的数量降到最低程度。(2)整理的实施首先是盘点物资。将盘点的物资根据类型进行一级分类:技术图纸、工器具、备品备件、试验设备、耗材等。再根据使用专业、使用位置等进行二级分类。其次,将所有类别物资根据表1使用频次确定放置地点。生产现场仅放置使用频次高的工器具、图纸、耗材等。库房放置不常使用的试验设备、备品备件及大量耗材等。技术图纸、办公用品在放置于办公室。不再使用的进行废弃或退库处理。最后则是根据现场需求确定每种物资的最低存放数量,同时需要考虑到现场实际空间位置是否足够。
3.2整顿
(1)整顿的说明及要点定义:必需品依规定定位、定方法摆放整齐,明确标识。要点:确定区域,合理布局,对放置物品进行一一定位,能够对物品立即取用并迅速放回。(2)整顿的实施首先基于现有空间,根据物资类别对每个存储地点进行存储规划布局。如对现场的工具车或工具柜进行工器具存放规划。在规划存放布局时要尽量遵守三个原则。一是密闭空间存储尽量只占用空间的五到七成,二是开放空间存储仅占用空间的一到三成,三是一定要有预留空间。目的是满溢的空间中物品的取用不够便捷,预留空间是给可能未考虑到的或将来规划的物品所需。其次根据规划空间将物品放置到位并做好物品和位置一一对应关系的标识,方便所有人知晓物品和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能够快速取用并放回。一般可通过展板或标签的方式做定位。
3.3清扫
(1)清扫的说明及要点定义:清除现场内的脏污,并防止工具、设备故障的发生。要点:不留死角的实施区域责任制,奉行“三扫”原则,清除现场设备和工具的污染,使其保持良好状态,处于立即可用状态。(2)清扫的实施对工器具进行保养、润滑。消除一切的垃圾和灰尘,查明污染的发生源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4清洁
(1)清洁的说明及要点目的:将前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成果。要点:是以整理、整顿、清扫为循环的延续,通过明确责任区,形成公共区域放置规则,制定管理、定检等制度固化之前的成果。(2)清洁的实施分别制定必需品与非必需品的划分及处理规则、公共区域物品存放规则、清扫责任区及清扫基准书、定检规则等,成为班组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3.5素养定义: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良好习惯。说明:7S的属性是服务(SERVICE),所以前4S所做的是根据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外在的行为规范来引导员工养成对任何工作都认真负责的习惯,深植于员工内心和灵魂深处的自觉行动。
3.6实施中的循环模式
实施中除按照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四要素的逻辑递进关系外,还需采用“两阶段、三步骤、一循环”模式。所谓两阶段即7S管理实施的初期阶段和7S管理实施的常规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按照“样板试验、第一闭环、第二闭环”三步骤完成,最后按照第二闭环周期循环进行。具体的实施方法如图1所示。实际实施中,规划空间布局不需循环往复,一般确定下来经过一年左右的试用及考验可进行一次优化调整。
4结语
7S管理绝不是打扫卫生,本质是提高人的素养,通过改善设施设备运行环境,为安全生产做好环境基础。7S是以生产工作现场安全、有序、高效运行为目标;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为方法;以目视化、行迹管理、看板管理等为手段;通过改善现场环境,提升设备使用寿命,促进人员形成良好习惯,提高人的素养,提升全过程、精细化的管理水平。真正实现环境无隐患、设备无缺陷、人员无违章、制度无漏洞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发明,文箐华.7S推行操作手册.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黎淑敏.7S管理在办公后勤管理工作的作用.中国商论,2017(12):174-175.
[3]刘涛,穆胜伟.7S管理在发电企业的应用研究.才智,2015(11):251.
[4]赵银顺,汤博宇.7S管理在发电企业中的创新与提升.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9):34-35.
[5]赖甲星.7S管理对精益价值文化的实践和提升.东方企业文化,2011,12:132.
[6]杨蓉蓉,李付娥等.7S管理融入班级企业化管理的探索.科技与创新,2021(14).
作者:张亚楠 刘成东 单位:黄河水利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