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班级管理论文3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职班级管理论文3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职班级管理论文3篇

第一篇

一、高职新生班级管理模式存在的必要性

1.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必要性

经调查发现,现阶段医职高校的辅导员在日常工作过程当中存在随意性和主观性,他们或是强制的发号施令,让学生必须遵循,或者是事事亲为,事无巨细,有些甚至索性放任自流,任其自由发展,这些管理方式要么导致学生反感,要不抑制了学生的主观性和自治理能力的发挥。因此,要想改变这种局面,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必须要转变角色,让学生自己做班级管理的主体,使学生在承担责任的过程当中,学会管理他人和管理自己。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医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人”占据了核心地位,因此对人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只有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其存在的作用。此外,就职高而言,培养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学校文化氛围的熏陶、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等。就班级而言则离不开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班级文化环境的制造,所以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是现阶段促进学生发展,提高人才竞争力的必要。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新生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的扩招增加了新生班级的管理难度

随着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使得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也迅速增加,新进学校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职业背景以及家庭背景,且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也不一样,就拿医职院校来讲,有些学生是家里要求来的,有的是自愿来的,有些可能在这之前就已经接触了一些相关知识,面对这种局面,以往单一的片面追求刚性化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需求。此外,我国高校一直采用的是学分制的教育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班级管理存在的作用,导致传统的班级活动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得班级缺乏凝聚力,这也增加了对新生进行班级管理的难度。

2.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教学变化的要求

过往高职学校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将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管理的对象,将学生的顺从和听话作为教学管理的目标,这过分的夸大了班长以及团支书的功能,导致班级其他成员的作用被弱化,进而使得班级同学参与活动的热情与激情降低,这最终导致了管理者与学生地位不平等局面的出现。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管理产生的一种负面影响,阻碍了学生自我管理的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利于班级和谐局面的形成,最终使得班级管理效率长时间得不到提高。

3.缺乏科学新生班级管理制度

严格规范的班级的管理制度对于新生班级的建设是十分关键的,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这是学习怎样适应集体生活,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负责的重要方法。然而现阶段,许多高校对于新生班级的管理都缺乏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且大部分班级制度的建设都是依据学校的要求而建立的,这忽视了新生群体的个性要求,是一种没有学生参与的班级管理制度,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反感,致使班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三、高职新生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1.准确把握新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形式与内容

对新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形式与内容进行准确的把握,是促进新生班级管理制度建设的有力保障。高职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涉及的方面具有多样性,因此,学校辅导员或者是班主任老师要结合学生的特征,在新生入学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全面梳理与把握管理工作的形势与内容。

2.制定科学系统的班级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的新生在其军训结束之前,辅导员或者是班主任老师必须要结合校部与系部的各项有关管理方式,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科学系统的班级管理制度。在这个制度上必须要体现出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及管理流程的封闭性,要凸显出管理目标的上升性以及民主公平的组织原则。就像英语学习当中的5W1H原则一样,在对新生班级进行管理的时候同样要体现出六点,即做什么、谁来做、为什么做、在哪做、啥时做以及怎么做,确保人人参与管理,人人承担责任。

3.构建民主的班级管理机构高职院校选拔班干基本上是竞选形式,在进行竞选的时候,许多学生都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因素,所以在进行竞选之前要特别注意消除学生的小团体,以促进竞选的民主性,确保学生在理想思维的指导下来行使自己的权利,选出真正具有管理能力的人才来担任班干。

4.增强新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感

现阶段,面对90后的新生入学,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这些学生基本上刚刚出于心理断奶期,学习上的自主发展以及情感上的独自作战。在这之中,如果单纯的依靠学校的新生入学教育是无法满足新生的需求的。因此,辅导员或则是班主任老师在平常的管理过程当中可以通过自身的经历来给学生塑造榜样。此外,指导员和班主任在专业教育过程当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可以开展一些跟专业相关联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自我学习专业的认同感。

5.充分利用信息手段来加强班级管理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因此对班级进行信息化管理是加强学生工作,提高班级管理效益的重要手段。通过将网络技术与通信设备,在网上建立沟通平台,加强师生交流。通过建立班级的信息网,可以将班级动态的相关信息及时,有效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

作者;王强单位: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一、生态学视角下高职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教育生态学的视野中,可以把班级视为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中包括学校、辅导员、学生、环境等多个生态因子,这些生态因子相互之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生态关系。这些生态关系就是班级的主体和中心。当这些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对话、融合、和谐、共生发展,班级生态就得到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会促进每一个生态因子的优化和发展。反之,如果哪一个生态因子出现问题,就会打破整个生态圈的平衡,所有的生态因子的发展都会受到阻碍。因此,可以从生态因子入手,寻找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与经验积累以及与辅导员的访谈,发现了高职班级管理中各因子及其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才导致高职班级管理水平相对不高,这些问题主要涵盖学生、辅导员和学校三个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生方面存在自我认知相对较差的现象

在调查中发现职业学院学生普遍存在自我认知相对不足的情况,学生们往往低估自己的潜力;教学生态不活跃,相当一部分学生有旷课经历;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的参与对班级管理建设水平提高关系不大;对学校的认同感不高。这是与这些学生成长环境分不开的,他们由于普遍成绩较差,在中小学属于不受重视的群体,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他们缺乏职业发展规划,难以融入班级文化。存在上述状况的学生占到一半以上,给班级管理带来较大难度。另外,班干部的责任心意识也有待加强,调查同样显示,有近50%的学生认为,班干部应该最需提高的是责任心问题。“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不仅带来了西方重自我、重现实利益的价值追求,同时也带来了工具理性的极度膨胀、价值理性的急剧萎缩和科技理性对人伦情怀的吞噬,带来了人文关怀对物欲追索的让位。”大众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商业性和功利性,会不同程度地造成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世俗化倾向。这种现象致使许多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利益,班干部竞选的目的不是服务同学,而是出于功利性,如入党、当“官”、获取某种利益等。持有此类价值观的班干部难以被学生认同,也难以胜任现代班级管理的需要。

(二)辅导员方面存在管理观念陈旧、专业性不强的问题

由于辅导员是班级管理的主导,班级领导方式受辅导员自身素质和管理理念左右。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不仅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团建设,其领域已经拓展到心理教育、勤工助学、奖励与处分、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等方方面面。教育结构的分化使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从教学中分离出来,促进了学生工作的相对独立,从而也就促进了学生工作的专业化。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程度还是比较低的,在专业精神、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都存在明显的欠缺。

1.专业精神欠缺。专业精神是在专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包括崇高的敬业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等。我国高校辅导员管理队伍很不稳定,专业思想淡薄,许多人只是将学生工作作为今后进入行政部门、评职称的一种经历,而不是一种职业,因而缺乏责任意识和长期承担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专业能力欠缺。系统而科学的专业知识能力结构是专业化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所以,它不仅要求辅导员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同时还要具有广博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学术视野;不仅要通晓心理学、教育学理论,还要掌握管理学、行政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而我们的辅导员来源复杂,选拔培训缺乏规范,专业知识结构不健全,不能快速应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变化。辅导员工作不论是工作方法、工作内容还是管理队伍建设,都没有提升到专业理论的层面,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发展。

3.学校管理方面存在制度设置不合理,不人性化等问题。高校为实现有效管理,针对学籍管理、考勤考纪、奖励处分、宿舍等制定了一系列内部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合理性、合法性一直受到质疑:个别规定与法律相抵触;或缺乏公开、公正性;或学校的自由裁量权过大;或学生不能有效行使救济权利等。实践中发生的案例如:重庆某高校因因学生恋爱怀孕而被勒令退学;武雅诉暨南大学拒绝颁发学位案件等,都是高校管理制度非法治化、人性化的表现。辅导员受制于学校的制度,在管理过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导致师生矛盾,成为班级建设的阻碍。

二、生态学视角下班级管理建构

目前,我国的高校学生班级管理仍然坚持“灌输”和“说教”的方法,其群体本位价值取向是高扬社会价值,贬低个体价值,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个体意识的缺失,这种“服从”式工作方式忽视了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的生态变化,导致了学生事务管理在解释现实问题、解决矛盾冲突等方面趋于苍白,不能有效发挥其教育、管理及服务的职能。班级生态管理观念遵从生态规律,以竞争、共生、自生的生态控制论为指导,强调学生资源的高效利用;强调班级管理的整体性、互助性与和谐性。每位学生调整自身以适应班级环境的变化,实现自我更新。因此,树立班级生态管理观念是班级管理良性发展的前提。辅导员、学生、规章制度等诸多因子构成的教育生态环境是与学生发展最为密切的“小系统”,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

(一)让学生参与管理,实现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

生态系统内部各个生态因子要想取得生态发展的有利位置和较好的发展趋势,必须各就其位,在各自的空间位置和时间位置各尽其能,充分发展。根据此理论,教育系统的各个生态因子一旦出现错位、缺位等现象,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生态系统内部和谐的秩序与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整个系统功能的有效性就会降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并且每个人的生态位都有其一定的优势。因此,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准确认知每个学生的生态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管理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管理的服务功能。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并参与到管理过程中是班级管理的关键。(1)提高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减少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至对抗的情绪,提高管理的实效;(2)强化决策过程中的学生民主参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制订班规班纪等,既使学生的意志与愿望通过合理渠道得到了满足,又密切了师生关系,同时,由于学生有为自己的目标负责的倾向,所以它容易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自我约束,真可谓“一举数得”。以学生干部带动普通同学,通过自我管理提高学生对自己所在班级的参与度、愿意为班级做贡献。

(二)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与管理模式的建构

生态学中当某种生物所需营养物质降低到该种生物最小需要量以下时,这种营养物质就会限制该种生物的成长,因而这种营养物质就成为该种生物的限制因子。限制因子多种多样,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果能分析各种限制因子的作用,在众多限制因子中找出主导限制因子,并设法排除主导限制因子的束缚,就能使班级管理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学生事务管理生态系统的诸多因子中,辅导员是学生事务管理生态系统中的主导因子,是其核心性资源。所以,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员管理队伍,要制定辅导员管理人员的从业标准、准入机制、培训机制、晋升机制和考核机制,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道德、专业精神和专业地位,从而造就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员管理队伍。以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制定了专门的学生辅导员工作条例和考核办法。辅导员在全院范围内遴选,学院实行统一考核,评优单列,职称加分,专项津贴。调动了一批学历层次高、责任心强的青年教师担任辅导员,并采用定期培训、辅导员论坛、先进班集体评选等方式,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技能,形成了稳定的辅导员队伍,全院的学生管理、班级建设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三)管理制度的合法化与人性化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一直沿用着“替代父母制”的经典模式,造成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紧张,影响班级管理的效果。当下高职院校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高校决策层尤其是学生管理主管领导,应该变换管理理念,由说教式向服务式转变。坚持依法管理,注意制度设计的人性化。以法治要求改革完善现有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法治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上学交费变成了一种投资,使学生由原来被动的教育客体,变为一种主动关系,由原来只有义务和服从的个体变为有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个体。高校应以学生权利为本位设计学生管理制度,全面把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的依据,严格学生管理制度制定的程序。涉及学生重大权益事项的规定,高校应采取学生代表大会等形式征求学生意见。

作者:李保民单位: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

1做好班干部组建、培养

培训优秀班干部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深思熟虑,组建班干。班干部不能随意指定,而应深思熟虑、综合考察之后方可敲定。良好的做法是:新生入学后结合军训着力组织一系列活动,如:推销自我主题班会、班级座谈会、小型演讲会、各种文体比赛等,从中发现、挖掘有头脑、有能力、有口才、有吃苦精神、有自信心的学生;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系组织的各项活动,发现更多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多肯定、宣传这些优秀学生,在学生中树立他们的威信;有的放矢地做个别同学的工作,同学自荐、互荐,然后做竞职演说;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选举班委组成人员,当场宣布投票结果;召开班委会,根据个人特长,分配所负责的工作;班长代表班会向全班同学宣读值班方略、决心、目标以及对同学的要求等。其二,精心培育,促其成长。班委会组成后,要尽快培养和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每个月末,要求每个干部总结自己的工作,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个月的工作制定出计划;最后进行民主评议,教师进行讲评。讲评应侧重表扬、突出教育,重点是给予指导。民主评议的目的是教育班干部具有宽广的胸怀,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使班干部在同学信任、鼓励、批评中总结经验,找出不足,继续前进。其三,大胆放手、提高能力。在使用班干部时必须大胆放手,不能限制太多,不要有太多不放心,凡是班干部能解决的,班主任不要插手,要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工作能力。

2确定班级量化管理方案

为了减少对学生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避免评价中的教师印象因素,通常在班级管理通过“量化管理”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也就是说用指标来表示班级管理的内容,最终从相关的统计结果中得到比较客观的评价。实际上就是通过各项来评价学生行为规范,而各项中再分出各个层次,给各层按重要程度安排不一样的分值,学生完成一项,就得到相应的分数,在学期末的时候将各项分数相加得到的就是该生的最终评价。在校园中,每位学生都希望能够有一个好的评价,因此他们就需要根据各项要求得到更多的分数。在实践中为克服量化管理本身的不足,要特别注意以下几项问题:第一,做好动员工作,激发学生内在兴趣。各项量化管理在具体实施之前,各班主任要先对全班学生做好相关的思想工作,培养他们从内心中接受这种方式,培养他们这方面的兴趣,提高他们完成各项指标的积极性,要让“我要做”和“我愿意做”的思想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要让他们都能够自觉地去完成各项指标,培养学生具备更强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等能力。第二,量化指标的确定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若想顺利地进行量化管理,首先要做好量化评价指标,它既是量化管理的基础,又为量化管理指引方向,若量化指标划分的太细,那么会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起到限制的反作用。所以,我们只要求通过粗略的量化指标来对班级量化内容进行反映。比如:将管理内容分成德、智、体、美、劳几项;每项只要求完成或提高一个层次的分数,并不设置最高分;各项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和划分,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量化积分时可采用某项“无限累加,积满(100分)为止”,最后总积分采用各个方面“逐项累计,积满(100分)为止”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够较好的发挥各个学生的特长,避免平均用力而影响个性发展。第三,量化评价应注重激励。班主任在进行量化管理时,既要注重行为结果,又要注重行为过程,将奖励分配在学习比较用功的学生,鼓励学生进步。如:设置“进步”“、干部考评”两个项目,通过奖励的方式来鼓舞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实行班务公开

创建一个平等、和谐、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集体,关键要实行班务公开。所谓班务公开,是指凡是涉及到学生切身利益的财务和政务都要公开,如:班费的收支情况、奖助学金、班干部的考核、优生优干的评选、班集体建设项目及其实施等等。在班级管理中实行班务公开,有以下几点好处:其一,有利于班集体目标的实现。只有学生知班情、参班政、团结一致,心情舒畅,才能上下一心,形成合力,积极投身到班级建设中来,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其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班务公开包括班级量化管理方案的公开,根据量化考核内容及考核办法学生可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各显其能,有利于良好竞争局面的形成和班级工作的开展。其三,可以杜绝以教谋私等违纪、违规现象的产生。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班级管理制度不健全,班费帐目不清,以“礼”评优、以“关系”评优的丑恶现象在小范围内依然存在。班主任如能在班级管理中公开班务,并切实做到客观、公正、廉洁,不仅可以调动全班同学有效地开展工作,而且可以由此养成学生良好的品德。其四,可以防止压制民主、强迫命令等错误行为的发生。在班级管理中,某些班主任总是表现出“一言堂”的行为,忽略学生意见,导致学生对班级的各项事情并不了解的现象,从而导致整个班级体比较分散,而缺少凝聚力。实践证明只有学生当家作主、“参政议政”,做到民主选择、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班集体才会有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班务公开就是就充分体现了民主,这样能够从基础上抓好学生民主认识,培养其民主意识,为学生在未来更高层次的管理工作中的民主意识奠定基础。

班级管理工作不仅要做好以上几点,同时还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堵”“导”结合,并充分运用“师爱”的力量,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完善班级管理工作的能力。

作者:韩桂英单位: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财经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