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村小学班级管理问题及对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随着现阶段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农村教育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就目前而言,在农村少数民族的地区小学教育中,小学班级如何进行管理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教育的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文章中笔者就对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为提高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级管理水平做出理论支持。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教育;班级管理;问题
在从事教育行业的三十年中,笔者做过六年的教导主任,十五年的校长,但是无论做什么工作,笔者都坚持在教育的第一线,从业三十年,笔者做了三十年的班主任。笔者所在的学校始建于1956年,刚开始是作为学校的教学点,在1995年之后扩建成为了完小校,学校的学生从原本20多人的教学点慢慢发展到了现在的400多人,该校中瑶族学生能够占百分之六十以上,随着不断的发展,成为了全乡的三大校之一。在对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班级管理上,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有着新的思考和研究,下面笔者就以自身三十年的从业经验来谈谈,小学班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一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在班级管理中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班级管理而言,众所周知,班级是学校的一个基本组成单位,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校的管理情况。就目前而言,在少数民族的教育上,由于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和思想的差异,使得常规管理的方式难以实现对学生们不良行为和习惯的整改,逐渐的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问题成为了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点。对于少数民族小学班级管理而言,由于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班级管理不均衡、班级内部不协调、班主任的专制管理、班级管理理论的不科学、对于学生们的情感忽视和引导缺失。
(一)班级管理不均衡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本校而言,教师们对优势学生们的重视程度较高,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们的重视程度不足。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少数民族的学生们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弱势,当教师们重视优势学生们的时候,就会导致这部分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弱的情况表现的更为突出,使得学生们的心理压力不断地增长,由于学校的这种管理环境,使得班级内形成了两极分化的形式。不仅如此,教师们对待优等生和对待差等生的态度也会存在不同,通常好学生们犯了错了教师们都不会太过于重视,认为只是偶尔的情况,然而当差等生出现同样错误的时候,教师们就会严格的批评,并将其作为负面的典型进行班级内的批判。这种教学教育模式的偏见和失败主要源自于教师们对学生们的认识和了解不足。对于教师而言,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其发展的主要工作,教师们应当透过表象看本质,要充分掌握学生们的各种特性,从而帮助学生们走出困境。
(二)班主任的专制管理
著名的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不论所教育的对象是否是一个具有良好资质的人,你都要坚信教育的对象是能够独立思考和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需要别人进行管控的人。”我国当代教育家魏书生也曾说过:“民主管理班级需要靠民主,需要依赖科学。”就目前而言,随着现代科学和现代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即使是少数民族的小学生们都有着较高的见识。班主任应当积极的迎合学生们自主意识形成的趋势,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民主的管理,从而使得学生们能够自己建设其良好的思维和意识,从而使得班级管理工作发展更为顺利。对于学生们而言,班主任是其崇拜的对象之一,因此班主任的话就成为学生们所需要执行的“命令”。在现实中,很多孩子们哪怕不听父母的话都会听班 主任的话。当班主任将这份崇拜滥用的话,就会导致学生们对于教师们的指示和认识发生改观,不利于学生们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甚至会导致学生们只会盲目的服从,只会接受管理和支配,使得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生们的创造性受到抑制。
(三)班级管理的方式不科学
对于班级管理而言,良好的班级管理方式能够使得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对于班主任而言,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要将班级管理理论与现代教育学、学生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学科进行融合。就目前而言,我国在小学教育管理上缺乏良好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而且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很多班主任的管理思想都是从上一届班主任那里学来的,教师经验处在师徒传授的水平阶段。不仅如此由于班主任的工作比较繁重,班主任缺少时间去思考和研究新的管理模式,而且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未解除,班主任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的转化过来,从而使得老师们起早贪黑的抓成绩,加班加点的求高分。
(四)学生们情感教育的忽视
对于小学教育而言,学生们的情感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教育的过程中,只有注重学生们的情绪和态度引导才能够推动学生们的发展。在我国很多学生们都没有经历过生活的苦难,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被一些小问题打倒,对于少数民族学生们而言,学习汉语的难度较大,因此学生们很容易在心理上出现一些抵触情绪等等,对于这方面问题,教师们就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启发,使得学生们在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树立起良好的人生观念。
二小学阶层管理策略
(一)追求教育公平,追求学生的平等个性
蔡元培说,“知识教育者,不能死板教条,要灵活的运用教育方式,在班级内要寻求团结,对待学生要显示其个性”,班主任对课堂管理的想法的建立是十分有用的,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将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个性,要根据其文化背景、知识积累、爱好、家庭教育等不同特点来开展相应的管理活动。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家庭、学习背景,导致学生有不同水平的发展。
(二)阶级管理拒绝专制,促进班级民主管理
实际上,班级管理主要以老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魏书生老师曾经说过:“我们坚信,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你的助手的灵魂,你也是学生助手。我们看到学生是我们的助手,无论是多么落后,顺从的学生,他的心都是积极乐观,爱学习,爱劳动的。当老师的学生进入心灵世界,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能力,让他们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也觉得自己是班上的老师。班级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指导和计划者,而不是强制性决策者。应该扮演桥梁和链接角色。在课堂管理中应该克服强制命令的形式,不能一出现什么问题就“呼唤父母”,“到办公室”......,这只能显示班主任的无能。
(三)加强班级教师管理理论的研究
缺乏类管理理论导致类管理的出现不应该是很大问题。学校和地方教育部门要重视师资培训管理理论,使教师认识管理理论的重要性,提高教师们学习管理理论的认知,自觉的学习管理理论,从而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学校管理者也应该适当减少班上老师的工作量,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管理理论,有更多的精力进入班级管理。
(四)以父母的角色来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发展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个环境,他们与学生有独特的关系类似于亲属关系但又比亲属更为亲密,长时间的相处,教师能够将自己的习惯传染给学生。因此,班级教师作为班级的总管理,应该是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合理融合,教师们应当处理父母和老师这两种角色,逐步完善班级管理,然后确保健康发展的学生心理和情感。人们常说“老师是学生的第二母亲”。在课堂管理中,我们必须做到“没有教育就没有爱”。必须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还要严格管理学生,还要照顾学生。爱自己是一个驱动力,老师一定要用母亲般的心,去爱,去管理,去教育每一个学生,只有当这种爱在学生心中升华到一定程度,这样学生们才会渴望学习,主动克服,使得学生可以在各个方面取得进步,老师的班级管理更成功。
三总结
对于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班级管理而言,重视学生们的情感,是笔者从业三十年认为对学生管理最重要的一种办法。由于少数民族的学生,大多数的父母在外务工,长时间见不到父母,成为了留守儿童,在这种环境下重视孩子们的情感关怀对于学生们而言,十分的重要。笔者在教师的岗位上奋斗了三十年,如果可以,我还要在教师的岗位上再奋斗一个三十年,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我自己的贡献,为农村少数民族孩子们能够获得知识和走出贫穷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全春浩.延边地区农村小学空间布局调整实证研究[D].延边大学,2012.
[2]余忠淑.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班级“生本”管理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3]董世华.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4]朱远来.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5]郭荣菊.广西贫困地区农村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
[6]周梦.云南农村小学生学业质量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4.
[7]陈仁伟.甘肃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初中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
[8]曾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9]段晓芳.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及使用效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作者:钟茂灵 钟茂滇 单位:广西河池市凤山县平乐乡羊角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