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理财改革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理财改革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理财改革

[摘要]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一种新型企业制度,适合国有企业及股份有限公司等所有权人分散、众多的企业采行。我国自中共四十大召开后,现代企业制度在国有企业广泛建立,民营企业虽采用率不高,但也在不断扩大。那么其如何建立,效果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又如何进一步完善,如何据其理财,等等,便是迫切需要弄清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改革;企业制度;理财;会计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一种新型企业制度,适合国有企业及股份有限公司等所有权人分散、众多的企业采行。我国自中共四十大召开后,现代企业制度在国有企业广泛建立,民营企业虽采用率不高,但也在不断扩大。那么其如何建立,效果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又如何进一步完善,如何据其理财,等等,便是迫切需要弄清的问题。现对这些问题试作探索,以期能为改善企业经营、提高企业效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略尽绵薄之力。

一、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建立的过程及效果

(一)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改革逐步推进,企业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1978年试行“扩大企业自主权”,1983年开始“利改税”,1987年推行“承包制”。这是首先进行了“放权让利,探索两权分离”的改革,在既有产权制度的框架下,探索各种形式的灵活经营机制。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中共四十大召开后,逐步进行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公司制企业制度为方向,全面构建现代化的企业微观产权制度、经营体制、管理体制。1997年开始的以“债转股”为主要方式的国有企业脱困,以公司制改制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等,就是重要措施。目前,现代企业制度在形式上已在国有企业广泛建立;民营企业虽采用率不高,但也在不断扩大。其主要表现就是

首先,到2005年底,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国家重点企业中的2524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已有1331家改制为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占总企业数的52.7%。而国有中小企业改制的比率已经达到80%以上。

其次,作为国有企业主干的中央企业,已有l9家企业按照《公司法》转制,开展董事会试点,共选派66名外部董事,实现企业决策层与执行层分开,改善了公司治理结构。

再次,中央企业及其所属子企业的股份公司制企业数量,已由2002年底的30.4%提高到2006年的64.2%。

最后,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截至2006年底,全国除国有金融机构控股的上市公司外,801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已有785家完成或启动股改程序,占全部企业的98%。目前中央企业普遍加大了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通过市场化方式选用的各级经营管理人才约占总数的30%,一批企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全体员工竞争上岗、量化考核、薪酬与业绩挂钩的机制。

(二)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实行的效果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了良好效果,扭转了20世纪90年代末之前国有企业普遍亏损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总体上呈下滑趋势。产品销路不畅,产品大量积压,资产负债率高,不良债务严重,三角债成为当时的老大难问题,出现了普遍亏损的局面。1990年,国有企业亏损面和亏损率分别为27.6%和47.3%;到1998年,亏损面和亏损率上升到41.5%和68.8%。在40个大类行业中,1990年净亏损行业只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煤气等7个,到1998年净亏损行业增加到21个。亏损尤为严重的食品加工业、食品前线制造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和金属制品业等5个行业,1996-1998年累计亏损额已经超过了本行业国有企业的净资产。亏损的加剧使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1998年,国有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利润率和资金利润率只有0.43%和0.23%,分别比全部工业低1.84和1.4个百分点。由于长时期的低效益运转,国有经济形成了大量的资产损失和资金挂帐。据调查,这部分损失大约占资产总额的7.7%。

自20世纪90年代末,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后,这种国有企业普遍亏损的局面基本得到扭转。经过长期的企业改革,虽然国有企业数量不断减少,但是资产规模大幅增加,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显著提高。2007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人18万亿元,同比增长20.1%;实现利润1.62万亿元,同比增长31.6%;上缴税金1.5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2002年——2007年,国有企业户数每年减少近l万户,但销售收入平均每年增加1.9万亿元,实现利润平均每年增加2500亿元,上缴税金平均每年增加1800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6.1%、33.7%和18.2%。2007年,中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84万亿元,同比增长19.3%;实现利润9968.5亿元,同比增长30.3%;上缴税金8303.2亿元,同比增长23.8%。截至2007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4.8万亿元,同比增长20.5%。2002年——2007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年均增加1.5万亿元,销售收入年均增加1.3万亿元,实现利润年均增加1500亿元,上缴税金年均增加1000亿元。2007年,中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千亿元的有26家,利润超过百亿元的有19家,进入世界500强的有16家,分别比2002年增加2O家、l3家和l0家。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涵义和特征

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呢?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一种新型企业制度,它有四个基本特征:

第一,产权清晰。通俗简单点说,就是公司到底是谁的问题清清楚楚,不存在混淆不清的问题。出资者享有企业的产权,企业拥有企业法人财产权。企业是法人团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企业法人有权有责,企业以其拥有的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并对出资者负责,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第二,权责明确。权力和责任皆有明确归属、界限清楚,有助于形成各领导、各部门“不争功、不诿过”的良好风气,而难以出现“出了问题无人负责,有了好处人人争权”的情况。权力和责任应对应,成正比关系,即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如有可能,还可将权力和责任关系进行的量化。实行有限责任制度,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也就是拥有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企业破产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

第三,政企分开。企业自主运营,各级政府不得以行政手段强迫或者提供政策上的优惠来换取企业不当行为。政府调控企业主要用财政金融手段或法律手段,而不能用行政干预。

第四,管理科学。也就是管理能够激发创新精神、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企业绩效,达到效率和效果的最佳结合点。一般实行权责明确的管理制度:一方面有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如股份制公司中的股东会(权力机构)、董事会(决策机构)、监事会(监督机构)和总经理(执行机构)等;另一方面具有权责明确的经理式的管理层级制,善于管理,提高效率。

三、现代企业制度的适用性分析

现代企业制度,适合国有企业及股份有限公司等所有权人分散、众多的企业采行。这是因为:现代企业制度最根本的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就是指企业的所有者并不亲自经营自己的企业,而是将其委托给经营能力高强的经营者来经营。就国有企业而论,它的所有者理论上为全民,但全民不可能都去经营国有企业,而是由全民的代表机关——政府委托厂长、经理去经营。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之前,政府直接控制企业的经营,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同时,因企业缺乏自身的利益、责权分离而导致经营积极性不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会使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充分调动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使企业焕发生机和活力。

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众多,也不可能每一个股东都直接经营企业,是由董事会聘任的经理直接经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能产生与国有企业一样的良好效果。

不过,对于那些私人独资或少数几家合资的私有企业来说,人们更愿意选择自己经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积极性不高。这是因为: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是聘任总经理、经理来代替自己经营企业,只有在所聘任的经营者比自己能力明显高强、自己能够有效控制人、成本不太高时才能体现出其优越性。聘任经理来代替自己经营企业,必须付给对方高昂的报酬,还须付监督成本,如果所聘任的经理能力低下,还不如自己经营;即便他能力高强,如果无法有效监督、控制,他也会暗中侵蚀自己的资产,使自己付出高昂的隐性成本。因此,在自己有能力经营的情况下,人们不会再付出高昂的代价而聘任他人代为经营。我国的生产力尚不发达,私有企业大多产业层次低、规模小,对经营能力的要求尚不太高,企业主自己有能力经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优越性还没有充分体现,故很多私有企业还是有企业主自己经营,中国的私有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家族式企业,就是明证。不过,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升级,私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优越性也会逐渐显现,采行的企业会越来越多。

四、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虽已在我国的国有企业广泛建立,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有不少只是形式上的,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突出表现在股东会(权力机构)、监事会(监督机构)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而总经理(执行机构)的权力却无限膨胀,难以有效监督和制约上。为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以改进、完善。

(一)进一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除极少数特殊垄断性的国有企业可改组为国有独资公司外,大多数企业应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做到股权多元化;一部分效益好、规模大、有发展前途和较强竞争能力的企业,应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多方面的资金入股,实现股权社会化。股东按股权比例,分别派出人员组成董事会,或通过股东大会,选举组成董事会,作为所有者的代表,全权负责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打破原有国有企业处于政府主管部门控制之下、很难避免主管部门对企业生产经营随意干预的现象,从制度上促使政府与企业之间分离。在此基础上,要建立起明确的公司治理机制。股东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由股东会选出的董事会,负责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总经理在董事会的领导下,负责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工作;监事会负责进行监督。从而在企业的所有者、决策者、执行者和监督者之间,确立起一种既能相互协调合作,又能相互制衡监督的机制,在制度上促使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合理分离及其正常实施。

(二)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要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载体,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化改造,根治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弊端,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对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鼓励私有经济做强做大,提高私有经济收购国有股份和购并国有资产的能力。(2)在养老金、社会保障基金以及其他社会基金的出现的基础上,培育中国的机构投资者,鼓励各种基金投资股市,参与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3)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的原则,规范管理层收购和职工持股计划。(4)以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改革为突破,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职业化,调动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

(三)努力建立管理者及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高度一致的管理体制

要从建立利益共享分配机制入手,遵循公平、公正、合理的分配原则,使物质资本、技术资本及劳动力资本都能按企业利润贡献率分的适当利润。具体来说就是,由资产股份制、虚拟股份制、购股期权制与单元股份制组成企业利益共享分配机制,资产股份制主要用于物质资本与技术资本的投资者,虚拟股份制与购股期权制主要用于决策层与管理层,单元股份制主要用于普通职工。

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革财务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遵循的两项最基本原则是财产独立原则和有限责任原则。要按照这两条基本原则改革财务制度。

(一)改变会计信息的提供和流动

提供会计信息是理财的一项基本内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政府部门是会计的唯一使用者。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以政治制定计划,合理分配资源服务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享有极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企业的资产配置,产品生产、销售、定价等重大生产经营决策均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和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实际自主地进行,企业成了市场竞争主体和社会资源配置主体,必然要了解同行业、甚至不同行业的企业经营及财务状况。会计信息的流动须由过去的以纵向流动为主的格局向以横向流动为主的格局转变;同时,会计信息也须由封闭转向公开,为企业的股东及潜在投资者、债权人、贷款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提供有关企业盈利状况、资金流动状况、偿债能力,资本保全状况和投资报酬等信息。

(二)完善资本保全制度

《国际会计准则》关于资本保全提出了两种概念:一是财务资本保全又叫名义资本保全;二是实物资本保全。在财务资本保全下,营业收入是以现时购买力核算的而对已发生的成本费用则按前期货币购买力计量的,即按历史成本会计计算损益的,当在物价不变,即币值不变的前提下,财务资本保全是实际意义上的资本保全。但在物价上升幅度较大时,财务保全不可能继续维持简单再生产过程。这时的资本保全只不过是名义上的资本保全。公有产权的人不像私有企业那样关心资产的保值增值。因而我国的资本保全实质是名义资本保全。应针对这一情况,制定存货成本计价的后进先出和固定资产摊销的加速折旧法来抵销通货膨胀的部分影响。

物价上涨使得资本保全只能是名义上的资本保全。为使名义资本保全靠近实物资本保全,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建议在有关科目下设二级科目。例如,根据物价变动总指数测算资本补偿不足部分,在“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下,均可设二级科目“资本金补偿资金”,作为实收资本的附加补充账户,而在编制会计报表时,汇总在“实收资本”项下,并在附表中加以说明。这样使名义资本保全成为实物资本保全,会计信息质量得以保障。产权所有者的权益也实现了保全。同时,对于“未分配利润”项下的资本金补偿基金部分,已不能作为利润来分配,而应作为维护简单再生产的资金来源。

(三)建立税务会计

任何企业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享受税收优惠又是企业的永恒追求。企业要以现行税法为准绳,根据财务会计的有关资料(必要时依法要求重新计算),核算和监督企业税务资金运动(税款的形成、计算、缴纳和退补等)。认真履行纳税义务,充分享受税收优惠,全面进行税务筹划,为企业利益服务。税务会计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二者紧密联系,核算征税数额要通过会计核算来体现,同时计税依据也依赖于会计提供的信息。计划经济时代,会计提供的计税依据与税法规定的纳税依据相符,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所反映的内容一致。因此,不存在所谓税务会计的问题,因为在财务会计中包括了关于计税的内容。但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后,则发生了出现了政府部门从众多新设的企业中取得收入的问题,各企业也必须按税法规定的计税依据缴各种税款,从而使税法与会计制度之间有了一定程度的背离,由此出现了会计上和税法上计税依据相背离的情况,使得税务会计成为理财所必需。

同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财产独立原则,企业法人拥有法人产权,投资者的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发生分离。当国家以投资者身份出现时,与其他投资者一样,享有投资者的一切权益而无权为企业制定这样那样的规定;而当国家作为上层建筑发挥超经济行为时,有权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和法律来约束企业,使之步入规范的运行轨道。这样,一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规定的诸如:资金使用,费用开支及列支渠道,转变为通过运用税收来间接控制。同时企业的经营者由于不再受国家的直接干预,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需要灵活运用资金和规定成本费用开支。企业经营者的目的是维护包括国家在内的所有者的权益。因此,随着国家双重身份的明朗化,税务会计也成为必不可缺,应立即着手建立。

[参考文献]

[1]何世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与探索[J].管理工程师,1996(4).

[2]梁步腾,黄俊英.发挥财政职能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J].福建财会,1997(2).

[3]宋昕.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J].民航经济与技术,1999(3).

[4]王效昭.论现代企业制度概念的基本规定[J].华东经济管理,1995(5).

[5]刘长顺,葛萍.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再认识[J].吉林商业高专学报,1997(1).

[6]甘家音.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1995(1).

[7]王振邦,王亦军.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资产经营管理[J].经济经纬,1995(5).

[8]Harrs,MiltonandRaviv,Arthur.1989,“TheDesignofSecarities”lournalofFinanalECo-nomics20.

[9]张建文.政企分开、国有资产所有者在位与产权主体多元化[M].学术月刊.1999,(2).

[10]杨英法.论保存本能和显示本能在商务谈判中的运用[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1).

[11]蔡定萍.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统计[J].华东经济管理,1995(2).

[12]原俊戍,李淑娟.现代企业制度下深化会计改革的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1998(5).

[13]潘煜双.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财务管理[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1998(2).

[14]陈苑红.论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理财[J].四川会计,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