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营企业绩效考核员工管理研究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促使民营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企业自身的绩效。员工绩效的高低是实现公司战略目标、创造企业高绩效最直接的一环。现在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实施了员工绩效考核,以期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但是我国民营企业受发展历史、规模实力和人员素质的影响,在绩效考核上还存在诸多不规范和不科学的问题,从而导致大部分民营企业的员工绩效考核不仅没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还给企业带来了诸多问题。
一、员工绩效考核未取得良好绩效的原因
(一)民营企业高层对绩效考核缺乏系统的认识。许多民营企业高层对绩效考核停留在一个浅层次的认识上,没有认识到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没有将绩效考核放在绩效管理的体系中考虑,而是孤立地看待考核,不能够重视考核前期与后期的相关工作,没有认识到绩效管理同企业的战略、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等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使考核流于简单的形式。民营企业一般都没有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考核指标的制定,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它是有效进行绩效管理的基础。大部分民营企业不知工作分析为何物,在考核中想当然地制定考核指标和绩效标准,考核的科学性可想而知。
(二)民营企业忽视与员工的沟通,单方面出台有关政策。民营企业在创业过程中,企业的成长几乎完全取决于民营企业主个人的智慧和胆识。企业的成功强化了民营企业主“一人说了算”的管理作风,造成了民营企业主专断独行的管理风格。这种情况导致一些民营企业在实施绩效考核前,没有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总动员,向员工解释绩效考核的目的和必要性、合理性,造成广大员工对绩效考核人心惶惶;在设计、确定考核指标时,不和员工一起对有关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考核指标进行商讨,而是想当然地拍拍脑袋就决定了所要考核的指标,导致员工对绩效考核产生抵触情绪和绩效考核中不公平现象的产生;在绩效考核后,没有根据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探讨如何提高其职业技能、改进个人绩效,使员工看不到绩效考核对其职业生涯发展带来的益处。[1]
(三)绩效考核的激励措施运用不当。绩效考核结果的好坏应该与员工所获得的报酬的多少呈现正相关关系,如果员工工作做好做坏是一个样,那么必然会造成员工绩效低下。大多数民营企业家族化管理的背景决定了:它在奖惩方面有着很多的漏洞,奖了不该奖的,罚了不该罚的,对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上不能对民营企业主的亲朋好友与普通员工做到一视同仁,从而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士气。
(四)民营企业中不存在与绩效考核理念相容的企业文化。许多民营企业都是白手起家,以生存作为他们的第一需要,根本没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或余力去关注企业文化建设。另外,深厚的中国传统“家”文化规则,使得很多民营企业主以家族或泛家族规则为基础身份来整合资源,协调人际关系和组织活动,员工的升迁不是靠工作业绩,而是取决于和民营企业主关系的远近、民营企业主的个人喜好。而且,中国人自古就有不得罪人的文化积淀,大多数考核者都不愿扮黑脸,给考核对象作反面评价。有些考核者还担心较低的考核评价会打击考核对象的工作信心和士气。在考核者如此不情愿的心态下,所做的考核必定是无法反映真实情况、无法对员工起到正面、有效的导引作用。
(五)民营企业照抄照搬其他企业的考核方法或盲目追求考核方法的新颖。大多数民营企业在绩效考核上实行“拿来主义”,把别的企业(尤其是绩效优秀的跨国公司)的绩效考核表格和绩效考核打分方法拿来原样照搬或稍作修改就在本企业推行。另外,不少民营企业在引入绩效考核时对绩效考核方法求新、求全,对平衡计分卡、360度考核情有独钟,错误地以为新颖、时髦的绩效考核方法一定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绩效,完全忽视绩效考核方法所要求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匹配程度。[2]
此外,民营企业没有对考核者进行考核培训、考核频率不适当、考核指标选取不当也导致绩效考核绩效不彰。
二、民营企业提高员工绩效考核的绩效的途径
(一)民营企业应系统性地看待绩效考核,认识到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和绩效反馈四个环节。绩效计划是上级与员工合作,对员工下一年应该履行的工作职责、各项任务的重要性等级和授权水平、绩效的衡量、上级提供的帮助、可能遇到的障碍及解决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并达成共识的过程,是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绩效辅导是上级与员工双方在计划实施的全年随时保持联系,全程追踪计划进展情况,及时排除遇到的障碍,必要时修订计划、这是绩效管理体系的灵魂与核心。因此,民营企业要想提高员工绩效,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绩效计划和绩效辅导上,仅仅关注绩效考核而忽视绩效计划和绩效辅导无异于本末倒置。民营企业应进行工分析,制作出职务说明书,绩效考核指标和绩效标准要根据职务说明书科学地制定。考核指标的数目不要太多,以免分散考核对象的注意力,考核指标要尽可能地量化,不能量化的就要对工作行为进行详细地描述。
(二)民营企业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重视员工参与管理。民营企业高层应让员工知道,绩效考核首先是一种绩效控制的手段,其核心的管理目标是通过了解和检验员工的绩效以及企业的绩效,并通过结果的反馈实现员工绩效的提升和企业管理的改善;其次,它也是对员工业绩的评定与认可,因此它具有激励功能,使员工体验到成就感、自豪感,从而增加其工作满意度。最后,考核的结果将决定员工的晋升、奖惩和各种利益的分配。绩效管理是一种防止绩效不佳和共同提高绩效的工具,它意味着上级同员工之间持续的双向沟通,是上下级共同学习和提高的过程。绩效考核不是迫使员工更好或更努力工作的棍棒,也不是只在绩效低下时才使用的惩罚工具。它是为确保管理者期望产生的工作行为、表现及其结果而进行的企业内的管理活动,是上级与员工以共同合作的方式来完成的,它对员工本身、上级和企业都是有益的。脱离绩效管理体系的考核之所以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甚至被考核双方私下里说成是“浪费时间”、“走形式”、“做样子”,主要原因就在于缺少员工的参与,缺少考核双方的持续动态的沟通。考核结果出来后,针对绩效结果差的员工,上级不能因员工的低绩效而指责他,要与其共同探讨绩效结果差的原因及改进的方法,为其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帮助。绩效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民营企业主要把员工视为最重要的资源而不只是企业获得利润的工具,在管理实践中要让员工参与管理、尊重员工、爱护员工、帮助其发展技能、给予其应得的报酬。只有这样,员工的绩效才能在考核中不断提高,员工才会从内心接受绩效考核。[3]
(三)民营企业要建设绩效导向型的企业文化。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文化是能“化”人的,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化的这种潜隐性使得文化的变革具有很强的惰性与“路径依赖”,一旦形成,要改变起来就显得相当地困难,并可能形成排斥,产生管理耗散。这种“路径依赖”会对企业建立新的绩效管理系统所要求的员工行为重塑和心理调整、新的价值观和团队精神的形成等产生障碍,因此企业文化会影响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针对文化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的特点和变化的市场与动荡的环境,应将提高绩效、促进创新和快速应变作为企业文化的主旨,有意识地建立支持企业业绩、鼓励创新与适应变化的企业文化,要在企业中提倡“按绩分配”、“唯绩是举”,逐步改变企业中“靠关系吃饭”的现象,考核中要使员工树立“对事不对人”的观念,从而使考核者在考核中敢于扮黑脸。只有在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中,绩效考核才能真正焕发出活力。超级秘书网
(四)民营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必须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特点、发展阶段、战略目标、员工知识、技能、能力等。近年来,平衡计分卡在中国很流行,受到一些民营企业高层的追捧。殊不知,平衡计分卡这样的先进的绩效考核方法的运用需要企业其他方面的配合。首先,应用平衡平分卡的企业必须有清楚的战略目标。其次,企业必须有较好的信息系统支持对考核指标的跟踪和衡量。第三,平衡计分卡理念是在西方绩效考核成熟、成功的企业多年的实践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很难想象一个从来没有实施绩效管理、没有建立绩效文化的企业能够成功地使用这样复杂的绩效衡量工具。在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没有制定清晰的战略目标,企业的发展是走一步看一步,也不存在完善的信息系统。很显然,我国大部分的民营企业运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考核的条件还远未成熟。360度考核在企业考核中是采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考核方法,它克服了传统考核方法仅由上级考核下级而造成的单一绩效信息收集渠道、主观性强的缺点,360度考核的结果多应用于员工开发、晋升、绩效改进等方面。但是,在不少国内民营企业中,360度考核的结果与员工薪酬多少相联系,这促使考核者在考核本部门或其他部门的同事时“留一手”或“使绊子”,造成同事之间不合作甚至敌意和互相拆台,导致360度评估的信度和效度大打折扣。民营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中应本着实用、简单的原则,在考核方法上不要追求时髦,新颖。民营企业中员工的整体素质偏低,太复杂的考核方法会使他们难以理解。企业发展如同人的成长一样,有其特定的不可违抗的客观发展规律,而有些发展阶段确实是无法逾越的,民营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真正的发展状态,选择符合现实情况的可操作性方案。
另外,民营企业要对考核者进行培训,使他们在考核中避免陷入各种各样的考核误区。考核频率要适当,不要每月都考核,那会使员工陷入数字游戏中,疲于应付考核而无心工作,也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特别是在业务繁忙时,不要以没有时间为理由,延长考核周期,甚至停止考核活动。
参考文献:
[1]肖鸣政.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方振邦.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胡八一.8+1绩效量化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