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金库税制财政改制探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金库税制财政改制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金库税制财政改制探讨

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至今已整整20周年了。20年中,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不断深入,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事业也成功地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保证了我国国库事业不断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一、国库改革发展历程

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了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2001年第一笔国库单一账户业务的处理成功,标志着中国现代国库制度的建立;为进一步统一规范全国国库会计核算程序,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2003年相继开发了国库会计核算系统1.0版和2.0版。目前,国库已参加大额支付系统直接清算,加速了国库资金的周转,同时开发了国库统计分析系统和国库会计综合业务系统,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国库内控和监管体系,有效地防范了国库资金风险。

二、新时期充分发挥国库职能

(一)正确认识当前国库改革发展形势

1、准确认识当前国库业务发展形势。大额支付系统已全面推广运用,国库资金清算业务将摆脱长期以来对会计营业部门的依赖,直接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内部往来、同城票据交换等渠道汇划国库资金,形成了较为独立的汇划体系,减少了汇划环节,加快了资金汇划速度,国库会计核算将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但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随着大额支付系统的上线运行,国库部门将直接处于资金清算第一线,国库资金风险点前移,风险控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内控制度建设与国库业务电子化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将进一步凸显,对国库队伍整体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为此,各级国库部门必须科学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用科学的、发展的手段最大限度地消除风险隐患,确保国库资金安全,促进国库业务健康发展。

2、准确认识当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形势。随着财政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国库业务的内涵更加丰富,国库监管的范围逐步拓宽,国库工作地位进一步提高,国库工作越来越得到各级行领导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从而为国库事业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库部门要与财政部门密切配合,科学、合理地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特别是县级国库部门,要结合瞬息万变身实际,制定切实有效、可操作性强的资金清算模式和办法。

(二)全面提高国库资金的风险防范能力

1、围绕职责抓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国库风险防范责任制,明确不同层次人员在国库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在风险防范工作中承担的法律和领导责任。各级库主任、副主任对国库风险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国库部门负责人是国库资金风险防范的第一责任人,国库会计主管是第二责任人,经办人员是直接责任人,该检查没检查要负失职责任,检查了没有发现问题要负没有检查出问题的责任,真正把层层责任制建立起来,把国库风险防范作为国库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要发挥事后监督、内审、纪检监察和人事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能,形成一级对一级,层层分解,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促进全员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贯彻落实风险防范措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共同抓好国库风险防范工作。

2、围绕业务抓规范,夯实国库核算基础。核算是国库的基础,是国库事业赖以生存的基石,也是国库风险防范的关键环节。国库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核算业务规章制度,使每一个核算环节都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特别是加快国库会计核算电子化相关制度的建设,消除制度约束死角,为进一步规范核算行为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做到自查制度化、抽查经常化、互查定期化,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进一步规范员工的业务操作,杜绝国库业务“一手清”。要做好与财税部门、本行会计营业部门以及上下级国库之间的对账工作,确保各项资金的绝对安全。

3、围绕风险抓监管,增强国库监管实效。强化国库监管,是全面履行中央银行经理国库职能的需要,是确保预算资金安全的需要,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需要。长期以来,在国库监管方面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监管缺位,“重核算、轻监管”成为多数国库部门开展工作的主导思想,提高国库会计核算质量,改善国库服务水平似乎成了央行国库工作的唯一重点,以局外人的身份和被动观望的态度对待国库资金管理,使监管工作始终未被给予足够的重视。二是监管越位,一些国库部门由于对国库的职责权限不明确,在实施国库监管时出现越位甚至采用一些过激和不当行为,严重影响了国库的自身形象和声誉。随着人民银行国库工作内容的不断更新,资金清算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国库资金风险点逐渐增加,依法行使国库监管职能,合理规避各类潜在风险已逐渐成为国库工作新的重点。各级国库要彻底走出监管缺位和监管越位的误区,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国库监管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不断完善监管的制度和措施。要理顺关系,积极构建国库、财政、税务、海关、审计等部门协调节一致、密切配合的监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在预算执行中的事中监督作用,严把预算资金收入、支拨、退库关,真正为国家和人民管好库,进一步充实完善国库监管手段,把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紧密结合起来,把动态监控与静态监测紧密结合起来,把国库信息化运用到国库资金管理上来,不断强化国库监管工作的连续和针对性,增强国库监管的实际效果。

(三)全面创新国库服务方式

1、创新服务手段,提高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执行能力。预算收支是执行国家财政政策的重要环节和主要途径。国库要紧紧围绕财政收支行为的各个环节,不断改进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国家预算的顺利执行。要顺应国库业务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库会计核算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核算程序统一化、业务操作规范化的要求,加强国库会计核算新体系的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进一步挖掘核算系统的潜在功能,缩短国库资金然作时间,加快国库资金周转速度,全面提升国库会计和国库信息化服务水平。

2、创新国库收支分析体系,提高对国家财政、货币政策的调研能力。国库预算收支分析是政府进行正确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人民银行正确制定国家货币政策的重要基础。国库部门要充分认识国库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性,逐步建立财、税、库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共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建立和完善国库分析资料数据库,确保国库收支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实效性和连续性。要创新完善国库分析指标体系,科学运用因素分析、对比分析、平衡分析等分析方法,尝试性地建立计量分析模型,探索国库资金实证分析的新思路。要创新数据统计体系,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完善各种类型的统计数据报表和相关分析,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要紧紧围绕财政、货币政策的结合点、传导机制和相互作用机制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在众多的经济指标和数据中寻找、把握和总结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为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正确制定与执行宏观政策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依据,促进“双稳健”政策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