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以中部某城市为例谈财政政策的效应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0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型城市数量增加了两倍多,占建制市数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目前,一批中小型城市创造的GDP已达数百亿元,创造的财政税收已达数十亿元。中小型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我国城市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中小型城市经济的良好发展状况是未来中国经济稳定和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前提下,如何选择最优的财政政策规则,保证我国中小型城市经济平稳的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我国中部中小型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D城市为例,分析我国中部地区欠发达中小型城市的财政政策的抉择问题。
1财政政策选择的一般原则
1.1财政政策的搭配使用原则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财政政策并不能独自完成既定的经济目标,在实践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往往要配合使用,才能共同对经济起调节作用。一般有四种模式,如表1所示。四种组合的调控对象和调控机制如下:上述这四种组合各有特点,具体采取哪些调控手段,应视当时当地的现实经济情况而定,灵活、适当地选择和运用。
1.2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原则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原则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形势变化情况,为达到预定的宏观调控目标,采取相应的公共支出和税收措施,对经济运行的有意识干预。在决定财政政策的取向立场时,搭配原则和相机抉择原则两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应当视宏观经济现状或可能产生的隐忧,结合短期经济和预期较长的经济变化,通过微观主体实证研究来支持或决定相关政策的选择。对于D城市的类似城市而言,在经济联系日趋紧密,经济发展方式处于调整期的背景下,由于其自身财税收支不高,政府可用来调控的资金不足,资源合理的运用就显得更为关键,为了城市长期、持续、稳步较快的发展,其财政政策的优化选择问题非常值得探讨和研究。
2D城市近几年宏观经济现状及分析
2.1D城市2006年至2008年年度财政、金融、保险状况2006年,D城市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达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9.7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支出28.43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含基建支出1.94亿元,增长44.5%,支农支出1.39亿元,增长18.6%,教育事业费支出3.77亿元,增长18.6%。社会保障支出24635万元,同比下降1.1%,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当年上级追加比上年同期减少所致。至2006年末,金融存贷良性扩张。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约达2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居民储蓄存款达137.67亿元,增长12%;各项贷款余额达到近135.1亿元,增长10.6%。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70.53亿元,增长21%,金融机构经营效益稳步提高。2006年,保险业务有序开展。全市实现保费收入33.55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7亿元,增长6%。赔款支出5393万元,增长5.6%,其中寿险赔付1250万元,比上年下降20.7%,财产险赔付4143万元,增长17.4%。2007年D城市全市财政总收入达20.03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11.9亿元,增长22.6%,地方财政支出37.9亿元,比上年增长68.8%。其中含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76亿元,增长25.3%,医疗卫生支出1.73亿元,增长90.9%,农林水事物支出2.9亿元,增长53.0%。金融方面2007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8.5亿元,比上年增长6.9%,居民储蓄存款约142.28亿元,增长3.3%;各项贷款余额达131.6亿元,比上年下降2.6%。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574.7亿元,比上年增长22.1%,金融机构经营效益稳步提高。保险业方面2007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54661万元,比上年增长62.5%,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9032万元,增长7.4%。赔款支出3050万元,下降43.4%,其中寿险赔付1676万元,比上年下降31.1%,财产险赔付1374万元,下降66.8%。2008年D城市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达28.42亿元,比上年增长41.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18.51亿元,增长55.6%,两项指标增幅均列全省第一。四个县(市、区)财政全部实现“三年翻番”。地方财政支出53.41亿元,比上年增长39.7%。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75亿元,增长40.8%,医疗卫生支出2.39亿元,增长34.7%,农林水事物支出4.26亿元,增长39.9%。金融方面2008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9.66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居民储蓄存款167.9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各项贷款余额137.20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614.38亿元,比上年增长6.9%,金融机构经营效益稳步提高。保险业方面2008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50389万元,比上年增长59.4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591万元,比上年增长61.21%。赔款支出9636万元,比上年增长37.24%,其中财产险赔付7797万元,比上年增长39.18%。
2.2D城市2006年一季度至2009年一季度季度财政状况分析根据D城市统计局2006年一季度至2009年一季度地方财政盈余情况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前三个季度财政收支基本保持平衡,第四季度财政收支略有盈余。但在2007年财政收支一季度支出较大,财政收入由之前的盈余变为赤字。但此后2007年三季度到2009年一季度地方财政收支还是保持平衡,尤其是在2007年下半年发生金融危机以来,地方财政收支仍然保持较为稳定(图1、图2)。说明地方政府财政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小,这主要与D城市的内销型产业结构及城市外贸水平不高有较大关系。从财政支出方面来看,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D城市财政支出加大投入的方面有:教育支出较前期增加了5,674.57万元,提升了约34.5个百分点;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较前期增加了19,092.65万元,提升了约82.81个百分点;农林水事务支出较前期增加了6,506.75万元,提升了约63.0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支出较前期增加了5,554.80万元,提升了约86.06个百分点。且可看出在金融危机时期重点投入的项目为社保就业、农林水及交通事务,正因为地方财政支出的重点在此,所以金融危机前后,地方登记失业率表现平稳,而且农林以及交通事务上的支出,对GDP贡献度较小,因而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社会经济下滑较快较大。金融危机前后3年内的财政收支具体情况如图3、图4所示:结合整个情况看,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失业率也随之加大,而国际金融危机以后,D城市此时的登记失业率并没有太大变化,说明地方政府在稳定地方就业率方面的措施还是有效的,这有利于地方经济的稳定。而金融危机前后,D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却随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同步变化,有所提升说明地方物价水平还是与省外、与国家整体物价水平紧密联系。究其原因可能是:一、D城市产业结构比较特殊,基本以陶瓷、化工产业为主,煤矿、农业、汽车产业及生态旅游业为辅。其中多数产品属于内销型产品,而且产量不大,通过国内内需的拉动,可以在国内消化。除极个别专营外贸的企业单位所受影响颇大以外,其他产业受到影响较小;二、央行所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对D城市的经济状况颇具影响,整体提升了居民消费水平。央行在贷款利率方面的优惠及减免车辆购置税、取消养路费等优惠措施很大程度上刺激了D城市居民的消费热情;金融危机期间房价、车价也相应滞涨甚至下跌,因此抓住该机会贷款购房、买车的人大大增加。地方政府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后,选择的财政政策的不足之处在于其保障地方GDP增长的财政措施力度还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