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地铁运营设备的后期管理分析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在我国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缓解城市交通的主要手段已经被许多大中型城市所采用,
1概述
地铁的运营管理工作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车辆、轨道、通信信号、供电、空调系统、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环境监控系统(BAS)、防灾报警系统(FAS)、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等多个设备系统。
维护保养(以下简称维保)工作是地铁运营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地铁运行的安全可靠程度。从安全性、经济性、风险性等角度出发,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物质、人力、信息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优选维保模式。目前,城市地铁运营管理维保模式的研究在国内尚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本文结合广州地铁实际维保模式,提出的维保理念和评价思路,可以为地铁运营管理维保模式的优选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意见。
2维保理念
地铁运营设备管理维保模式研究的本质是探索运营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国内传统的运营管理模式中引入市场机制,以社会化手段进行设施的日常维护、集中维护和应急维修工作,追求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和最佳的配置模式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维保模式研究的基本理念可总结为如下“四化”。
(1)最优化:指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实现综合效益最优。任何维保模式的选择,都将以安全前提下的效益追求作为首要目标,这也是评价地铁运营管理成败的关键所在。
(2)市场化:指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政府应加以宏观指导,避免竞争无序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3)动态化:指最佳的维保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外部环境(政策、市场机制等)和内部因素(技术水平、管理体制等)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有规律可循,可以通过合理的预测,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探索不同阶段的最佳的运行模式。
(4)综合化:指不能仅仅依据单一的一条或两条地铁线路来决定维保模式,而应全面考虑整个地铁线网建成后的情况,从整体的地铁网络运营管理角度实现资源的综合优化,尽力避免各地铁运营线路间的资源配置严重不均。
根据技术要求、维护频率等因素的不同,地铁运营管理的维保工作可以分为如下3类。
(1)日常维护:指对一些设备的例行常规性质的检查维护。其技术要求低,频率高。
(2)集中维护:指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维持设备良好状态,使其正常的运行。其技术要求一般,维护频率根据系统特性有一周(月、年)等。
(3)应急维修:指在设备出现故障、无法运作时,迅速组织维修队伍,保证设备在规定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其技术要求高,机动性强。
3维保模式分析
根据维保主体的不同,维保模式可以分为完全委外维保、联合维保和独立维保等。目前广州地铁主要采用独立维修保养模式,在部分专业部分线进行委外维修模式的探索。
3.1完全委外维保模式
3.1.1供货商负责维保
该模式由供货商提供人员、设备、技术等,负责质保期后的维保工作;它有利于发挥供货商熟悉设备的技术特点和维保规律的优势,能够使设备长期保持高水平运行状态;而运营商减少了维保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但要支付供货商的维保费用。
3.1.2具有竞争力的其他维保商负责维保
由于供货商的不唯一性和区位条件制约等因素,维保工作也可以由市场上其他具有竞争力的专业维保商完成。
3.2联合维保模式
在该模式下,运营商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维保人员、设备和材料等,同时还要支付维保商的维修费用、备品备件和材料费等;双方各司其职,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其不利之处在于:①维保人员工作量不饱满;②由于日常维护与集中维护、应急维修分别由不同的维保主体负责,不利于维保责任的明确界定。
3.3独立维保模式
3.3.1运营商招聘技术人员完成维保
该维保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维保责任界定等问题,但容易造成了运营商机构臃肿,以及人力资源、设备、备品备件与材料等的大量投入,经济性较差。
3.3.2运营商成立维保实业公司完成维保
成立独立经营的维保实业公司是市场化运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运营商按照市场规律支付维保费用,有效保障了自身的经济利益。维保实业公司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行机制,逐步培养市场竞争意识,在负责系统维保业务的同时,向市场要效益,从而创造更多的维保利润。
4综合评价
本文从安全性、经济性、风险性等角度出发,结合了国家政策法规、人力资源、区位影响和轨道网络运营等方面的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地铁运营管理维保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
图1地铁运营管理维保模式评价指标体系
图1中,地铁运营管理维保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3层次:最高层(即目标层)是地铁运营管理维保模式综合评价;安全性、经济性、风险性等因素作为中间层(准则层);各准则层可进一步细化为具体的指标层。如安全性可以细化为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应急维修的及时性等方面组成的指标层。在该层次结构中,中间层次的元素对下一层次的某些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时它又受上一层次元素的支配。这种从上至下的支配关系形成了一个3层的递阶层次结构。
1)安全性
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关键性问题,包括维修人员和系统特性两个层次。维修人员的因素包括:①维保人员技术水平(可根据维修队伍的职称、学历、技术等级、工作经验等方面进行衡量);②应急维修的及时性(衡量的是维修队伍对故障部件的检测和维修速度,可以根据维修队伍检测设施的可靠性、维修队伍的交通便捷性等因素综合考虑);③责任分担的明确程度(不同的维保模式,如完全委外维保与联合维保的责任分担明确程度有较大的差别)。系统特性的因素包括:①重要性(指该系统在地铁各系统中相对于其他系统的地位);②稳定性(对系统的稳定运行、无故障等特性的衡量,可以结合已有的系统故障发生率等统计资料考虑);③复杂性(对系统构成的复杂程度、维修难度等方面的衡量);④对其他系统的影响(对该系统与其他系统关联性的衡量,以及该系统发生故障时对其他系统的波及影响程度)。
2)经济性
经济性分析是指在保证地铁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使费用趋向最小化。主要考虑以下各种形式的费用:①设备投资费(包括检测设备购置费、储存费等);②人力资源费(包括人员工资、培训费、福利待遇等相关费用);③潜在故障损失费(即设备正常寿命周期与实际寿命
周期之间的差距造成的分摊的设备折旧费问的差值);④维保费用(主要考虑合同内界定的维保费用);⑤备品备件购置费。
3)风险性
风险性分析是从市场、技术、工程、外部协作等方面,对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展开分析。
市场风险因素主要包括:①维保单位的可持续性(考虑了维保单位可能存在效益下降、陷入困境而不能继续承担维保工作的情况,可以根据维保单位的注册资金、盈利状况、技术资质、信用等级等方面综合确定);②维保单位的可替代性(考虑了维保单位无法继续维保工作的情况下,是否存在可替代的维保单位及其他解决措施)。
技术风险因素主要包括:①厂家技术壁垒(考虑了提供技术的厂家可能存在对技术的支持不足、封锁等不利情况);②厂家技术兼容性(考虑了相关技术的升级换代中可能存在着新旧设备之间兼容性差等不利情况)。
工程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工程质量合格性(考虑工程进行时对维保工作的方便性考虑不够或工程设施所处的特殊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外部协作风险因素主要包括:①外协单位合作态度(考虑了外协单位的软性约束,即可能存在的对维保工作的不合作态度);②外协单位技术支持程度(考虑了外协单位的硬性约束,是指外协单位可能的对维保工作无法提供合格的技术支持)。超级秘书网
4)其他因素
①国家政策法规。该因素对地铁维保模式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可以采用专家咨询法评定。
②人力资源。该因素是对影响地铁维保模式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评定,包括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③区位影响。该因素考虑了资源空间配置的外部约束,不同区位的优势和利益有着一定的差别,对维保模式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④轨道网络运营。该因素从未来的整个地铁网络运营的角度考虑了维保模式的可行性。
由于上述评价指标中除经济性指标外均属于定性指标,因此建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采取专家咨询法确定评价指标值和相应的权重系数。对于经济性指标,可以通过费用现值评价法进行量化。即将系统运行期间各个阶段发生的费用通过一定的利率折算为现值,以现值的大小来评价维保模式的经济性优劣;最后利用线性加权求和的方式综合上述结果,得到每一系统的各种维保模式的优劣排序,从而实现维保模式的优选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当然,基于每一系统的特性差异,评价指标可以有所增删,权重系数可以有所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