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主体间性对大学生管理的影响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传统大学生管理不大注重人的精神和情感需要等非理性因素,仅仅关注工作本身和结果,强调依法管理,按章行事,工作机械化、程序化,实行刚性管理。管理者以科学的管理理论为指导,围绕管理目标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标准化管理,强调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去管理每一个活动,竭力把计划、组织、控制、决策数字化和逻辑化,以使管理活动的过程、结果的可量化。管理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不把学生当作独立的主体来培养,发展人的内在价值,无视学生的需求和成长规律,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学生成为管理的奴隶。再次,采取独白式单向度管理方式。传统大学生管理采取自上而下地对大学生实行单一向度灌输的管理方式。灌输方法是一种预设,它只有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吸收,教师少有耐心的交流与倾听;学生没有思考,成了容器,成为被塑造的对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交往、对话和情感交流,导致组织中信息沟通、反馈不畅,甚至是虚假的敷衍和奉承,造成学生的单向服从,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和积极性,进而影响了管理的实效性。最后,管理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生活本是教育的源泉,教育理应充满生活气息;但在主客体模式主导下的传统教育理念排斥作为根本的生活世界,而把科学世界等同于教育的世界,出现了现代教育远离生活的趋势。同样,传统的大学生管理存在着管理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的倾向,一味追求分数、技能、就业率,缺乏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照,忽视了日常生活中师生在道德、审美、情感等方面精神、人格境域的相遇,使原本丰富的师生关系蜕变成纯粹的知识信息的交流,排斥了作为教育之本的日常生活世界,忘却了对人性的提升,造成了大学生管理的“离世”状态,导致学生思想的困惑和人格的分裂。
二、主体际性理论关照下的大学生管理及其困境
主客体模式遇到了“他人不是客体”的上述种种问题困难,难以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进入20世纪,当代西方哲学实现了由主体性哲学到主体际哲学的转向。它倡导的是一种“主体—主体”思维模式,作为主体的个人不再把他人看作占有、征服的客体,不再排斥其他主体;主张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与交互影响的共生性的存在,即多极主体、主体际性思想,为我们理解和把握实践活动的本质和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主体际”哲学所强调的“主体—主体”思维模式试图摆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但却彻底抛弃了“主体—客体”思维模式及其合理的成分,如客体底版、主客体之间现实的、客观的和感性的关系,未能从物质交往、交往实践的角度对主体加以现实的、客观的、感性的规定,使其所强调和倡导的“主体—主体”思维模式变成了纯粹的主体际行为,进而转向语言的交往行为,走向了相对主义和非理性,成为一种脱离客观基础的、头足倒置的主观思维模式。[2]以“主体—主体”思维模式来构建大学生管理理论时,管理者和学生都被看成是具有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二者之间是一种平等、可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主体际性关系;但是,它没有认识到大学生管理活动的客观性对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主体际关系的制约和决定作用,也就不能从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精神交往、交往实践来对大学生管理活动加以客观的、现实的理解,使大学生管理陷入了多元相对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多极主体无拘无束,可以自由地凭需要、信念来理解或行事。曾经出现的“双主体论”并未能超越主客思维模式:从管理过程中施教来看,管理者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而从受教过程来看,学生是主体,管理者是客体。这样,从整个管理过程看,管理者和学生是互相矛盾的双方,有一方是主体,另一方必然是他的对立面即客体,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单子式主体。因此,试图用“主体—主体”思维模式来超越“主体—客体”思维模式下的传统大学生管理理论的“形而上学”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三、大学生管理的新视角———交往实践背景下的主体间性
随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世界之间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一种基于交往实践下的主体间性哲学应运而生。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调节性,是两个或多个个体主体的内在相关性,它以个体主体性为基础”。主体间性作为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性,并非是简单的人际的关系,而是对主体性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是把握了完整意义上的主体性。在主体间性中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平等的、共在的主体,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它把主体性从过去仅涉及主客之间的关系,扩展为也包含主体之间的关系,把个人主体性置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之中。其次,强调中介客体的纽带作用。主体间性在承认各个主体的存在差异的同时,强调中介客体对主体的影响、规范、约束作用,要默守共同的规则,遵守共同认可的规范,从而对主体际起到纠偏任用。再次,强调多极主体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理解、共识等共在性和共生性品质。主体间性作为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具有实践论、存在论、认识论上的意义。以主体间性理论来关照大学生管理活动,相对于主体性管理中主客体界限分明,主体间性更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对话、理解等非理性因素,能更好地接近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本质,更好地揭示主体间性对于人的发展的本体性意义,是大学生管理范式的一次飞跃,对于大学生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一是把大学生管理改造成交往实践关系,实现了对大学生管理过程的本质认识。主体间性具有实践论意义上的“以客体为中介的内在关联性”,即以共同客体的改造而达成的主体间的内在关联性。主体间性生成于交往实践之中,“只有在交往实践中,主体才与另一极主体相遇,才有了主体间关系,进而衍生出主体间性”。它倡导的是以平等的对话、理解、交往、合作为特征的和谐的主体间的交往实践关系。大学生管理作为一种最终以培养人为目的活动,本质也是一种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管理活动,大学生管理的过程就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实践活动,是一种交往性管理。通过师生间的对话、参与、合作等交往互动形式,进而发挥沟通、协调、整合等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率,并在理解、体验、体悟中实现精神世界的共享。二是重塑大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生成一种人性丰富的人。主体间性具有存在论意义上的“主体的共在性”,它是主体间的共在,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在大学生管理中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地位平等、机会平等、人格独立,他们之间是一种“我—你”的关系。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管理者之间、学生之间,彼此都是与他人共在的自我,遵守交往共同体内的规范、准则,各自消除了自我中心意识,并与他人进行自由交流和沟通,和谐共存,彼此尊重、关心、理解,在大学生管理中积极参与、默契合作,生成了共在的交互主体的关系。三是强调主体间的理解,明确大学生管理的价值追求———意义的相通性。主体间性具有认识论意义上的“意义的相通性”,它把“理解”作为认识的方法,重视主体间的相互沟通与理解。“理解”的双方是一种意义的沟通,它所要实现的是“我的”视界与“他的”视界的“融合”,生成新的视界。管理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管理不是对“物”的把握,而是人对人的理解。大学生管理需要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达成共识、视域融合和意义创生。管理者和学生通过建立信任和理解关系,经过移情和共同经验,达到“和而不同”。
四、主体间性视野下大学生管理模式的建构
1.管理主体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
主体间性是两级或多极主体平等话语权背景下的对话、共商模式。当前,大学生管理的内外环境复杂多样,影响因素日益增多,大学生管理问题的解决和大学生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大学内外有关各方的协调配合、在交往沟通中彼此认同、达成一定的共识和妥协,形成合力。借鉴主体间性的理念,大学生管理主体从单一主体转变成多元主体,各管理主体是一种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是一种个体之间的共生性的存在形态,每一个主体都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大学生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传统的学生管理职能体系外,还应包括其他职能部门如教务、科研、后勤等部门,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还应吸纳家长、社区、企业、校友等社会有关部门、人士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主体之间不仅有年龄、职业、经历上的差异,而且在兴趣、个性、需要、知识、技能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导致他们在认识、理解和评价事物时的视角不同、价值取向各异,通过对话、交流,双方才能突破各自原有认识和理解的局限而达到一个新的视界,从而形成了主体之间的互补性,为管理中的交往实践提供了现实基础。
2.管理途径由对象性管理向交往性管理转变
构建交往性管理首先要创造良好的交往氛围。学校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发展中的主体,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赋予学生参与教育管理和成为校园主人的自主权,注意消解自己的话语霸权,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坚持基本的话语规则,真诚地与之交往、对话,彼此用心交流。其次要构建大学生参与-合作的平台。管理者要积极探索大学生管理内容、手段和载体,搭建起管理主体间交往互动平台,加强信息沟通、交流,如运用BBS、QQ群等网络信息载体能“以一对多”地平等地与学生进行广泛对话;建立扁平化的学生管理组织能减少中间层级,扩大管理幅度,最大限度地使管理者近距离面对学生;定期开展学生座谈会、学生接待日等信息沟通方式,及时听取和了解学生对教学、管理、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和意见。再次是营造一个自由言说的空间。举办对话式、讨论式、辩论式各种主题活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对话、讨论、辩论、分享,互相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引起心灵共鸣,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建构,相关的思想才可能得到丰富、深化或者修正,充分调动大学生教育管理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大学生管理教育的实效性。
3.管理方法由刚性管理向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并重转变
加强柔性管理首先要大力开展人文教育。人文知识的教育和熏染,能涵养人、提升人、锻造人;提高人文素养,能使学生对教育管理活动本身有更深的思考;管理者能体现人性、尊重人权,确立人的尺度,实行人性化服务,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都能从学生的特点或实际出发,提高教育管理活动的实效性。其次要善用交互激励方法。通过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意志激励等方式,集思广益,实现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良性统一,促成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间性发挥、发展和实现,实现管理的“合目标”。再次要积极采用隐性、渗透的管理方法。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寓教于乐,把大学生管理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彰显管理主体间性,往往事半功倍。最后是注重弹性管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感情和合理需要,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发生冲突时,要立足于理解,用说服代替强制,用协商代替命令。
4.管理内容由忽视向重视校园日常生活管理转变
大学生日常生活应是一种以“教育”为核心内涵的、高尚、丰富、有意义的生活。要引导大学生建构自己的学习生活、文化娱乐生活、经济消费生活;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理性因素,引导其在校园日常生活实践中获得感知、体验、体认;要加强对大学生校园日常生活的引导,引导他们摒弃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帮助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理想与追求,确立具有自主意识、锐意进取的生活态度,促进日常生活行为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引导他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要为学生提供各种生活服务,改善生活环境,让大学生在这种更好的生活世界中得以更好的建构和生成,人性的可能性得以充分的展现。
作者:张跃聪单位:闽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