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主体间性理论大学生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大学生管理新视角———打破传统管理模式桎梏的主体间性理论
(一)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大学生管理的必要性
1.管理理念滞后,大学生的被动性较强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影响,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生管理理念比较滞后,难以符合时代与教育的发展规律。当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管理方面普遍重视管理、轻视服务,忽视了大学生管理的服务职能,导致大学生管理工作过分强硬化,且民主化不足。高校普遍将大学生作为管理中的客体,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能动性,直接导致大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低下。
2.管理手段单一,大学生的个性特征被忽视管理手段的单一化,是制约大学生管理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生管理模式类似于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强制性较强,人性化较低,对大学生的生活及学习规划出条条框框,并强制性地要求其行为符合规范标准,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针对大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进行面面都需要学校予以关注及支持,这就导致大学生的需求难以被满足,使得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较差。
(二)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大学生管理的价值表现
1.能够明晰管理者与大学生双方的地位,实现双方的地位平等主体间性之所以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被运用,根本原因在于它对主体间的共同利益取向的强调,在大学生管理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对于物质条件具有共享的特性,因此,在大学生管理中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可以使管理者与大学生建立共同的利益取向,从而将两者置于平等的地位。除此之外,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主体之间的对等交往,反对工具理性的功利化理念,这就为大学生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从而增加了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将双方置于平等的地位。
2.能够构建合理的沟通渠道,实现管理者与大学生双方的理解交往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管理不仅要求管理者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还激发了处于主体地位的被管理者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从而将大学生管理中的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保证了理论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同时提高了管理手段的实施力度。除此之外,主体间性理论要求大学生管理中的管理者与大学生构成对等交往性的关系,强调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如此便可以增加管理者主体与被大学生主体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实现双方的理解交往。
3.能够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实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在大学生管理中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就取消了管理者的主体地位,将大学生与管理者置于同等的地位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及心理方面的各种需求,如此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更容易具备健全的人格。除此之外,主体间性理论要求管理者关心大学生生活及学习中的方方面面,强调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提倡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及创造力,如此更容易实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大学生管理新思维———主体间性特征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一)主体制约性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的交往有赖于他们共有的客观世界,客观世界不仅为他们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也对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起着制约的作用。因此,以主体间性理论看待大学生管理,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交往活动的内涵、特点、性质等都与其所处的客观世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协作等均是以高校管理体系为物质基础,在特定的时代背景、社会潮流、文化环境下开展并进行的。这就制约了大学生管理中的主体,对他们的各种行为进行了规范。
(二)地位对等性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主体与主体间的对等交流,反对工具理性极端功利的理念,只有将交往双方的地位置于同一高度,才能使双方完全融入于交往之中,通过协同配合实现共同利益。在大学生管理中,地位对等性为每一个主体都提供了均等的机会,并要求每一个主体都必须对自己的意愿、情感、打算进行表达,这就为大学生提供了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主体间性强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独立人格,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建立在人格完整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大学生管理中,主体间性对管理者与大学生人格的完整提供了保障,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管理活动的内涵。
(三)交往相互性哈马斯曾经说过:“人类的存在并非以一个独立的个人做基础,而是以‘双向理解’的交往做起点。”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是交互的,不仅体现在交往的形式上,同时也体现在交往的内容上,双方的思想、观念、意愿、情感等都在交往的过程中相互传递着,唯其如此,才能保证交往双方的相互理解、相互认可、相互包容,为主体之间的协同配合提供基础保障。因此,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大学生管理中,促进了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交往的相互性,丰富了双方的交往内容,并加深了双方的交往程度。(四)沟通主动性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是以主动性为前提的,如果主体之间任何一方处于被动或者消极的状态,主体之间的交往就失去了真正意义与动力,因此,主体间性理论要求各个主体必须以主动并积极的态度进行交往。在大学生管理中运用主体间性,可以提高管理者与大学生双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管理者充分运用激励、引导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管理,同时促使大学生主动向管理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意愿与建议,如此不仅拓展了管理者与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
三、大学生管理的新路径———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全新管理模式
(一)管理主体的转变———由单一型转向多元化现阶段,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推动了教育行业的繁荣,对大学生管理造成影响的因素增多,导致大学生管理所处的内外环境复杂且多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管理目标的实现与问题的解决需要高校内外部的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并在交往中相互认可、达成一致,促进共同利益的实现。而传统大学生管理的主体过于单一,在传统大学生管理模式下,高校的大学生管理仅仅限于内部系统,安排一些管理人员对大学生进行管理,管理主体过于单一化,不能顺应当前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更不能满足大学生管理的内在需求。借鉴主体间性理论,大学生管理的主体应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在大学生管理中各个管理主体不仅是一种共生的状态,同时还具有共同的利益取向。因此,大学生管理的主体不仅要包括传统的大学生管理职能体系,还必须包括科研、教务、生活保障等职能部门,除此之外,企业、社团、家长等其他相关利益者也必不可少,增加大学生管理中的主体,还需要使他们充分发挥管理的功能作用。这就需要高校与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交流,使各利益相关者充分认识到大学身管理与他们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关系着他们的长期发展与未来,从而使他们在大学生管理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将大学生管理的管理主体由单一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才能符合时代与教育的发展规律,满足现阶段大学生管理的内在需求。
(二)管理内容的转变———由针对学习成绩转向重视日常生活管理现阶段,国家与社会急需全面型与综合型人才,因此,高校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落实大学生全面化的培养方案,不仅要重视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丰富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提升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大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素养、思想内涵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国家及社会输送综合型人才。然而传统的大学生管理过分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忽视了大学生管理的其他方面,忽视大学生课余时间与日常生活的管理,导致大学生管理的内容单调,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在大学生管理中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大学生管理内容需要由针对学习成绩向重视日常生活管理过渡。因此,高校必须引导大学生构建自己的生活结构,包括认知学习、能力培养、文化娱乐等,并关注大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等因素,指导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及体验,并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正常、健康的行为方式,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环境,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健康、舒适的空间。
(三)管理途径的转变———由对象性转向交往性当前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加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化,人们的自我意识逐渐提高。大学生是社会新思想与新技术的前沿群体,他们对民主、自由、平等有着强烈的要求,因此,大学生管理需要充分强调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地位。唯其如此,大学生管理的管理内容及手段才易于被大学生所认可并接受,大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才能提高。然而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普遍忽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大学生看作大学生管理中的客体,导致大学生管理一直是对象性的管理形式,制约了大学生与管理者的交流与互动,使两者之间信息的传播形成阻碍,甚至造成两者之间的鸿沟。而主体间性理论要求高校为大学生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交往氛围,提高大学生管理的交往性,要求高校与管理者重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公平、民主地对待大学生,赋予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并与之进行真诚的交流与互动,在两者之间构建融洽的关系。其次,管理者需要不断探索先进的大学生管理内容、手段及载体,针对当前的信息化发展形势,运用QQ、微博、微信等大学生常用的交流软件对大学生进行交流与引导,提高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交互性。除此之外,高校需要针对大学生管理建立扁平化的结构,将中间管理层级缩减,并拓展管理的涉及面,从而缩短管理者与大学生的距离,实现“面对面”的管理形式,最终将大学生管理由对象性向交往性转变。
(四)管理方法的转变———由刚性形式转向刚柔结合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化迅猛发展,各领域充分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并逐渐学习并吸收国外先进国家的管理模式、内容及方法,逐渐形成了一种管理文化。以我国道家思想的角度来看,最高明的管理方法应该是“无为而治”,同时结合国外强调人权、提倡平等的管理核心,高校应该提高大学生管理的柔性化,在尊重大学生人权、自由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激励与引导的作用,削弱大学生管理的强制性与刚性。然而传统的大学生管理主要以强制性的手段对大学生进行规范与限制,这不仅不尊重大学生的人权,限制了大学生的自由,同时增加了大学生管理的刚性,容易遭到大学生的反感与抵触,导致大学生管理的工作效果甚微。而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开展并进行大学生管理,需要高校将管理方法由刚性形式向刚柔结合形式转变,首先,大力提倡人文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层次与人文素养,还可以使大学生对管理活动本身有更深的思考。其次,管理者需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人格,提高大学生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地位,在分析、思考、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大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设身处地地为大学生着想,提高大学生管理的实效性。除此之外,管理者需要采用隐性管理的方法,通过物质激励、目标激励、情感激励等方式,形成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综合性激励体系,并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融入大学生管理,实现寓教于乐的管理方式,提高大学生管理的弹性,彰显管理主体间性。
作者:姚双良单位:江苏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