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政务微博设立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政务微博设立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政务微博设立思考

一、政务微博及其职能和特点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正在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手段,微博问政作为世界潮流已成为国内共识,成为近年来信息交流的一种独特现象。政务微博,就是各级党政机关(单位)在微博信息平台上,以党政部门的官方身份开通的微博。相比于政府网站、举报电话、短信互动等信息公开方式,政务微博因其简练快捷,更容易提高效率,获得认同。从应然角度看,政务微博作为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主要承担着如下职能:一是信息。信息、更新内容是运作政务微博的核心任务,是对政府信息的重要补充和完善。政务微博要及时本区域(单位)的各类政务信息和服务信息,推动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民生。主要包括:涉及到本区域、奉单位的各类政务信息;宣传教育的信息;各类实,}H服务信息;引导舆论的权威信息;其他非涉密的可以向社会公众公开的信息。二是征集民意。政务微博不仅仅是一个公共政策、信息的平台,而且是一个公共关系的营销平台。通过微博平台,政府和公务人员可以在与网民的互动中,向网民征询推动科学发展、加强社会管理乃至公众政策措施等意见,掌握民情民意,促进科学执政、科学决策,提高施政水平。三是沟通互动。通过政务微博,可以及时查看和回复网民的评论,了解群众诉求,主动回应议题,努力解决难题,增加微博活力,树立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四是增加人气。政务微博开辟了政府新的宣传架道,也是各级政府部门重要的自我展示和宣传工具。微博的零距离沟通,让政府变得更加贴近民声,更加人性,充分尊重了广大群众的“话语权”,通过政府信息公开、便民服务,政府机构和公务人员的影响力也将得以不断提升。五是解决问题。分析群众诉求,主动同应诉求,努力解决问题,是政务微博的特色所在。

通过查看网民的回复和私信,分析群众的诉求,对于群众集中反映强烈的问题,努力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解决,有助丁提高社会公众对党政部门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政务微博不同于传统的政民沟通方式,它以网络作为政民沟通的主要方式,具有其鲜明的特点。首先,政务微博具有权威性,它所的信息是来自政府本部门,而不是新闻媒体的报道转载转抄。其次,政务微博具有服务性,其开设目的在于灵活地嗣绕具体事务,构建一个能更好地为社会为民众服务的平台,而不是作“秀”。第三,政务微博具有快速性,它对于灾害性、突发性事件往往在第一时间进行微博,第一时间响应,把为民服务的好事及时做到位。第四,政务微博具有透明性,它是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共享平台,它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的公开、透明和降低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门槛。第五,政务微博具有互动性。微博的关键是互动,没有互动的微博不是微博。此,群众对:f政务微博满意不满意是体现在坦诚交流、充分表达、倾听谅解的互动过程中的。第六,政务微博具有法制性。微博语言表达尽管较多地呈现为“网言网语”,但政务微博的内容必须遵循和符合法制精神,必须依法依规地来开展,形式可以丰富多样,但坚持法制是政务微博不可易移的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讲.歧务微博不同娱乐、生活、交友等普通微博,是不能感情用事的。

二、我国政务微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自2010~以来,我国政务微博数量发展迅猛。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截至2011年8月1日,仅腾讯微博中就有万余个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账户,其中副厅及以上级别的高级官员有266人,涵盖各个部门和地区,微博首次体现其强大的力量当为2010年9月发生在江西的宜黄事件。当前,在国内外重大事件中,微博IF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传导作用。鉴于微博的强大力量,一些地方政府丹始重视对微博的管理和引导。2011年6月南京率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微博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对于灾害性、突发性事件,要在事件发生后的一小时内或获得信息的第一时间,进行微博。事实上,开设政务微博,和网民群众零距离交流,有助于推动政府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有效地彰显政府工作的良好作风与公仆情怀,也是创新社会管理重要举措之一。充分发挥网络在开展群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把网络作为了解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作为提高联系服务群众效率的重要平台,作为开展群众监督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与时俱进的政府工作科学化的举措,也令社会对政府工作的高效、亲民、务实等有了新体验。但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微博也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微博天然存在着碎片化传播对权威性、准确性的消解;政务公开过程中的信息泄密问题;微博的情绪化表达影响对舆论的判断等不足。政务微博建设的形式化、空心化、名利化也成为其发展的短板。目前,在政务微博的建设上,还存在如下问题:

1.政务微博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尚处于无序化状态。我国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约束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一定要建立政务微博,微博建立在哪一个门户网站上。这就造成各个地方,甚至是同一机构不同部门在不同微博平台上运行微博,无法实现政务微博向全体网民服务,也不利于各部门信息的共享,更不利于统一管理和统一对外提供服务。

2.政务微博命名没有统一的规则,尚处于自由、无序、随心所欲的状态。微博平台提供商在审核和确认名称时,只要不重名即可,并不对名称加以规范、限制,而政务相关部门也没有制定统一的命名规则。政务微博名称的混乱状况不利于用户识别,真实性、权威性大打折扣,用户无法查询和搜索,不利于政务微博的推广和宣传。

3.政务微博运行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目前的政务微博运行处于自发状态、没有法规、纪律对其运行加以约束和限制。比如信息的时间和数量,对用户意见的回复、处理和反馈等并没有统一的硬性规定。这种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机制的政务微博,很难保证向广大用户提供及时、可靠的服务,同时也不利于政务微博的健康发展。

4.政务微博营销缺乏明确的应对策略。缺少营销理念的后果是政务微博的粉丝数和关注对象不足、发帖数量不足,内容更新不及时,信息量不足,从而造成已有粉丝自然流失,进而影响微博的受众面。在某些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情况下,难免对政府争取信息的主动权,防止流言和谣言带来不利影响。

三、推进我国政务微博建设和发展的对策建言

政府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将微博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有力手段和改进工作的有效措施,既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崭新要求,义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手段和紧迫任务。

1.政务微博建设要理性渐进。政务微博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政府可以更好地服务群众,用不好则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政府大力推动政务微博建设,需要规避几个现实问题:一是微博的运营主体的非官方性,政府无法实际掌控微博运营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遇到突发情况很难直接介人应急处理工作;二是微博的开放性容易导致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以以政府机构或官员的名字冠名不实信息,混淆公众视听;j是微博的自媒体属性可能使本来准确权威的信息被假借,虚假信息肆意传播,从而使政务微博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四是政府作为微博的使用主体,在微博的应用上存在定位不明确、经验不足、使用不规范、应对能力弱等问题,隐藏着一定的风险和危机。因此,政府在推进政务微博建设中,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既要鼓励和支持政府机构和官员使用微博,又要不断加强对政务微博的管理和规范。推进中应有所侧重,防止“一拥而上”的跟风式开设微博。当下,尤其应以涉及民生、司法等职能部门的政务微博建设为重。同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尽快制定出台《政务微博使用指南》。

2.政务微博运行过程要有的放矢。政务微博重在微博问政,关键是有效互动。因此,内容是不是群众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群众的诉求是否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是评判政务微博的重要依据。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政务微博使用功能的充分发挥。首先,微博内容要体现以人为本。亲民爱民是政务微博的形象。微博上,无论机构或公务人员,人人平等。因此,政务微博要顺应草根性的特点,必须放下架子、淡化官方色彩,明确定位、注重服务,适时更新、强化互动,倾听并回应网友的呼声,用人性化的“网言网语”来进行沟通。多“人话”,少“官话”、“套话”避免“官腔”,力求使语言口语化、平民化、多样化,注重内容的亲民性。其次,微博交流要做到理性公正。政务微博上的评论要以开放、宽容的态度接受群众的抱怨,容许网民表达不同的观点。对于网民发表的一般性回复,可给予礼貌性的回复;对于网民发表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可给予鼓励,进行探讨交流;对于网民发表的恶意言论,耐心做好沟通,增进彼此了解。第三,微博效益要实现结果为上。服务百姓生活,分析百姓诉求,解决百姓问题是开通政务微博的价值和目的所在。政务微博在面对网友留言评论时,应该每条必复,而对于网友提出的问题或求助,也要根据程序及时回答,如事情紧急,则需启动一套机制,真正解决问题。政务微博只有帮助公众解决问题,才会受到公众的信任,才能发挥微博真正的价值。

3.建立科学有效的政务微博舆情评判机制。微博是听取民意的重要渠道,但绝不是唯一渠道。网络民意是民意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完全代表民意。微博平台建设的固有模式导致出现微博信息传播主体的不确定性、信息传播内容的情绪化成分,从而增加了政府对舆情研判和把握的难度。为此,一方面政府要高度关注政务微博的影响力,时刻关注技术发展新动向及舆情发展新走向,充分发挥政务微博在推动民众参政议政、加强政府与民众交流方面的平台作用,引导民众理性表达。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对政务微博的局限性保持清醒认识,对于其中反映的复杂网民情绪和倾向,需要及时建立科学的微博网络舆情评判机制。要在舆情信息综合发现与挖掘、跨媒体与多通道内容的关联分析、舆情安全态势推演、舆情调控、: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定量化与确定化等方面形成整体突破,加强网络舆情掌控能力。

4.政务微博建设要健全保障机制。运营好政务微博的基础是要建立一系列保障机制,要确保政务微博“更快、更准、更勤”。一是人员和设备保障机制。政务微博不一定要单独设立微博管理员,但必须要落实专人进行、互动和关注,如果不落实专人进行维护,很容易“走过场”,甚至形同虚设。维护政务微博的专人,不仅要熟悉相关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网络传播和微博使用技巧,因为只有他们才真正懂得网民的语言,了解网民的需求。同时,政务微博的建设和管理需配备先进的硬件设备,如智能手机、数码照相机、平板电脑、无线上网卡等,保障微博能够在需要的地方及时有效地,实现移动办公,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责任落实机制。政务微博需要落实责任部门和团队,责任部门既要掌握信息资源,又要能够统揽政务活动的职能部门。保证在第一时间与网民互动,在突发情况下第一时间通过政务微博传递信息。三是培训机制。微博是一个全新的媒体形式,政务微博在实践中要不断总结规律,提高、互动和沟通的技巧。要善于运用成功经验,对维护人员加强政治、业务、微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使之更好胜任政务微博宣传引导工作。四是内容机制。微博最大的特性是“快”,内容快、传播快、阅读评论快。这种实时性决定了政务微博要建立即时性很强的服务类信息的机制,要突破行政部门层层报批的规制限制,需要有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内容机制。

5.政务微博建设要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公关与服务的关系。政务微博的主要目的并非止于塑造政府形象,而是服务公众、扩大参与、促进信任、增进效能。二是与参与的关系。目前,政务微博的信息功能已经受到肯定,但倾听、互动功能较弱,而解决问题、促进民众参与方面最弱,需要注意改进。三是突发与常态的关系。政务微博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及时信息披露容易带来声望,但常态运行需要制度化保障。四是政务微博和其他政务公开渠道的关系。微博只能是综合的政治沟通与参与体系建设中的一个环节,其功能发挥离不开其他网上、网下政务平台的支持与联动。五是公务人员个人微博和官方政务微博的关系。公务人员既是个人又有公职,具有双重角色,开博要把握好度。如何使公务人员的个人取向和政府政策立场保持相对平衡,需要在实践中正确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