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图书馆建设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图书馆建设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图书馆建设

摘要:介绍了图书馆2.0的概念,阐述了图书馆2.0带来的变化,探讨了图书馆2.0发展的障碍。

关键词:图书馆2.0;Web2.0

1图书馆2.0的概念

1.1从Web2.0看图书馆2.0

图书馆2.0是Web2.0在图书馆的应用,因此它与Web2.0有直接的关系。

Web2.0是相对于web1.0来说的,是一类新兴的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时代用户通过浏览器浏览网站提供的内容、享受网站提供的各项内容。Web2.0时代,用户则由网络资源的利用者转变为网络资源的建设者。依托Ajax、API等技术,用户不但可以”读”信息,而且可以“写”信息,来自用户所贡献出来的网络效应逐渐增大,用户成为网络的中心。随着Web2.0风潮的发展,2005年9月以来,在图书馆界出现了图书馆2.0(Library2.0)概念。目前对这个词汇没有明确的定义,只是从字面可以知道图书馆2.0是由Web2.0的技术和服务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于是许多国外的有关该领域的专业人士便开始对这个新概念进行阐述。

CaseyBisson认为:“图书馆2.0不是一种技术,它是力求从外界搜集好的思想并且利用它们传递新的改进的服务,以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图书馆2.0的核心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操作运行的方式。”

MeredithFarkas认为:“图书馆2.0是我们对图书馆服务的认识的重要转变的一个典型。通过程序设计、社区建设和Blog、Wiki等技术,图书馆2.0更加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SarahHoughton认为:“图书馆2.0意味着使你的图书馆空间朝着交互式、协作式发展,并且由于用户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它生存的基本动力是通过用户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种信息以吸引用户经常登陆,使图书馆成为一个目标,而不是事后才想到。”

Talis白皮书提出的图书馆四原则更好地诠释了这一概念:

(1)图书馆无处不在。即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和地点,读者都可以通过灵活的方式获得图书馆的资源和帮助,图书馆没有围墙。

(2)图书馆没有障碍。图书馆2.0应该确保图书馆的资源在任何需要的时候都可获取,并使使用中的障碍最小化,应该鼓励读者利用和再利用这些资源,实现信息民主。

(3)图书馆鼓励参与。图书馆2.0鼓励参与的文化,尊重和鼓励图书馆员工、技术伙伴以及其它人的贡献。

(4)图书馆使用灵活的单项优势系统。图书馆不再像以前一样采用由单一厂商提供的整合性图书馆系统.而是采用来自多个厂商的组合性系统。

其实综合各位专家的意见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图书馆2.0是将Web2.0的Blog、Wiki等技术应用到图书馆的建设中,通过页面个性化的设置,管理人员和用户及时的沟通,用户既可以阅读自己所需的信息,也可以消息和提出疑问,使得用户成为网上图书馆的主人,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宗旨。

1.2什么样的服务能够称为图书馆2.0

图书馆2.0的核心是以读者为中心的变化。这是一种全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这种模式鼓励持续及有目的的改变在建立实体和虚拟服务的基础上。邀请读者的参与,并通过始终如一的服务评估给予支持。图书馆2.0试图通过改进的用户驱动的服务体系来吸引新读者并向老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图书馆2.0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在向更好的读者服务迈进。

任何服务无论是实体或者虚拟的,只要能够成功地被读者所用,被经常性的评估并利用读者创造的信息就可以称为图书馆2.0。因此只要符合之前所说的标准.即使是过去的传统服务也可以。同样地,使用新技术未必就能说是图书馆2.0。

2图书馆2.0带来的变化

2.1Blog——博客

Blog是个人或群体以时间顺序所作的一种记录,且不断更新。Blog分有多种类型:基本博客、小组博客、协作式博客、知识库博客和公共社区博客等。

图书馆2.0整体可以采用公共社区博客的形式,建立一个用户和馆员的互动社区,聚合图书馆各部门发表的新文章。而链接的各部门之间可以建立小组博客,通过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博客日志,有时候一个部门不仅能编辑自己的内容,还能够编辑别人的条目,给其他部门提建议或意见。这样能够使得各部门就一些共同的话题进行讨论,甚至可以共同协商完成同一个项目。另外一些图书馆常用数据库可以通过知识库链接在一起,给用户提供查找方便。

2.2RSS——信息聚合

RSS是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的技术。现已被新闻媒体与政府网站广泛采用,成为改变信息方式,改善公共信息服务的重要工具。RSS基于XML规范,用来和聚合网络信息内容,它能够用于共享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RSS可以使用户订阅感兴趣的主题内容,及时获取最新图书信息。图书馆的专题推送可以利用这项服务,使得读者在自己的网页上就能得到索求的资料。另外,图书馆发放的有关通知或公告,也可以通过RSS定制使用户不在馆内就及时地得到消息。

2.3Wiki——百科全书

维基是一种用户共同编辑、保存编辑历史、不断丰富与改进内容的系统,图书馆2.0里应用Wiki系统,可以建立一个馆员之间、用户之间、馆员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平台。形成一个巨大的知识网格系统,无论是馆员还是用户均可以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发表自己对有关专题的意见。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它的使用具有方便及开放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个性化在这里不是最重要的,信息的完整性和充分性以及权威性才是真正的目标。它的应用很好地运用了众人的智慧,既能促进已有资源的使用,又能为图书馆增加新的资源。维基的应用为图书馆的业务活动与信息服务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2.4个性化信息服务

图书馆2.O的个性化服务倡导以人为本,个性化信息服务门户网站的建设实现了读者与读者、读者与图书馆的零距离,读者并不仅仅是信息的索取者,更是信息的提供者。图书馆2.0模式使得读者在图书馆服务和利用服务的方式上能够更好地与人分享。正如读者所期望的,他们将能够通过自主地改进图书馆服务来最大地满足自身需求。这可以通过虚拟方式来实现,如个性化图书馆主页,也可以通过实体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服务,如允许读者召集即兴的读书小组或者讨论组。读者反馈的信息可以使图书馆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掌握读者的信息服务需求与变化规律、提升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质量,调整人力资源的管理体制。

2.5OPAC服务的拓展

一般OPAC都包含大量丰富的书目信息,如何挖掘该系统内的信息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是很重要的。如果图书馆有该书,但已经借出,那么在OPAC中查询书目时,除获得本馆收藏情况外,也可查到该书在其他图书馆的收藏情况,以及网上书店链接和书评链接。又如,将与某些书籍有关的书目、内容、元数据以及读者贡献的评论信息等“微信息”收集,可以让该书籍的读者得到有关该书籍更多的信息,节省工作人员的部分工作量,与有同样信息需求的读者实现信息共享。

3图书馆2.0发展的障碍

3.1数据资源建设与利用

在Web2.0的基本原则中,有一项原则就是“数据核心(DataistheNextIntelInside)”。图书馆花大力气建设各种“数字图书馆”,但在利用已有或新建数据资源上思路不多。比如大多数图书馆早已建立了自己的信息服务系统,并积累了数量相当可观的书目及用户利用数据,这对任何一个信息服务机构都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图书馆需要更多关注如何对自己这一最重要资源——书目与用户利用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如利用用户借阅数据设计个性化的推送服务,或建立分类借阅排行榜以向用户推荐文献。

3.2图书馆员难以适应

图书馆2.0的应用和实践与馆员的意识和素质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图书馆2.0是Web2.0在图书馆的应用,但应用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搭建起来,而是要有增值服务,这个增值服务就是必须将图书馆员的劳动结合进去,将学科馆员整理、整合、选择的信息传递给用户,这才真正体现了图书馆2.0的精髓。况且Web2.0本身并不成熟,应用Web2.0必定包含着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过程。Web2.0所代表的实际就是一种创新精神,图书馆员总体上相对保守、缺乏进取心的形象,与这一精神似乎有一定距离。因此,图书馆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2.0,需要一支有战斗力、有敏锐的洞察力及较强的归纳分析能力、有较深的理论基础及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技术队伍。

3.3受地域和经济条件限制

我们知道图书馆2.0的实现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上的,这必然涉及到了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参与用户数量必定要比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用户数量多。有些地区连互联网都没有,又怎么能建立互联网图书馆呢?因此图书馆2.0只能是先在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建设。

3.4用户的受教育程度差异明显

通过上述对图书馆2.0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使用它的用户必然要对Web2.0有所了解甚至是熟练使用。这就对用户的受教育程度有所限制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使用其中的技术时感到得心应手,可是没受过教育或是受到的教育不高的人很容易对它的用法感到迷惑,自然不会体会到其中的益处,也不能利用它满足自己的需求,最终只有放弃。

3.5用户广泛参与带来的问题

图书馆2.0鼓励用户的参与和创造,图书馆将更加开放。但是来自读者的信息存在质量的优劣之分,过多读者创造的信息可能会给读者甄别信息价值带来困扰。所以,不加控制的用户广泛参与反而可能带来信任危机,从而影响图书馆2.0的发展。从这点上讲

DarIeneFichter所提出的“根本的信任”问题是发展图书馆2.0必须面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