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决策中的道德问题评述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决策中的道德问题评述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决策中的道德问题评述

摘要:最近受到广泛关注的公司丑闻,让人们意识到在商学院的课程中,加强道德教育的必要性。道德教育问题是一个与决策科学相关的问题,运用博舆论的基础知识来讲授这个问题,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以博舆论知识建立的数量模型框架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们的道德意识。

前言

最近受到广泛关注的公司丑闻,让人们意识到在商学院的课程中,加强道德教育的必要性。道德教育问题是一个与决策科学相关的问题,运用博舆论的基础知识来讲授这个问题,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以博舆论知识建立的数量模型框架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们的道德意识。

虽然博舆论已经问世多年了,但是目前的决策科学和管理科学教材几乎都没有涉及这方面内容,幸好还可以很方便的在网上浏览到大量相关材料。本文主要介绍一种教育方法,说明了在2个小时内,以二节课课时来安排,如何有效利用网上有关博舆论方面的资料进行道德教育。这个方法对研究生教学和本科教学应该都是可行的。另外,该方法在教学上相对独立,可以随时插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其优点还在于,对于未受过正规博舆论和伦理学知识培训的老师来说,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备课。

运用本教学方法在课程安排上分为七个步骤,如果时间不允许,其中的第一、三、七步骤可忽略不上。对于高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这一课程,一些与道德伦理相关的学习材料,比如《Gallo》(2004),老师应在课程开始前布置学生阅读。

下面我们对课程的七个步骤一一具体说明:

第一步

对于博舆论概念,一个有趣的方式是用莫比乌斯(Mobius,2003)的“动机试验”切入概念。在黑板上写下“动机试验”的游戏规则:

全班同学每个人都拿出一张纸来,每个同学都在纸上写下0-100之间

的一个整数。这个数字表示你对所有同学写在纸上数字平均值的猜测。如

果估计接近全班2/3同学的猜测值,就可以从老师那里得到五美元的奖励。

如果出现平局,那么最接近答案的所有学生将有五美元的奖励。

能从老师那里拿到现金奖励,无疑会让学生感到很兴奋。理论上,如果全班同学都写上“0”,那么老师就得给每个学生五美元。不过,老师们实在不必为此担心,在很多做过这个游戏的大学,显示出来的结果是,平均约有2/3的同学们写在纸片上的那个数在15-20之间。对于猜中的学生,有必要制作一份电子表格(spreadsheet),学生应该会把这作为荣誉接受的。

第二步

经过“动机试验”的游戏后,现在可以在黑板上写下博舆论的定义了,莫比乌斯(2003)对博舆论有如下的定义:在一个理性的群体内,人们的行为策略会相互影响,博舆论就是研究这种影响的规范性方法。

这个定义包涵了一些很重要的概念,现在我们来一一说明。

·群体——在很多游戏里都有一批可以做决定的人,这里所说的群体概念,指所有的游戏参与者。假如是一个人的游戏,那只是个个人决策问题,不属于这里所说的群体范畴。

·相互影响——指在游戏中,一个人的决定至少影响这个群体中另一个人的决定。否则,这个游戏就不存在相互影响的问题,而只是一系列独立决策行为。

·策略——各个参与者的策略导致了这种相互依存。

·理性——尽管策略是相互依存的,但是每个参与者都会独立做出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决定。

第三步

让学生观看好莱坞电影“美丽心灵”(2002年出品)。剧中主人公是博舆论的主要奠基人约翰·纳什(JohnNash),好莱坞著名演员罗素·克劳扮演了这个角色。电影里应该让学生们注意的一幕是,有一天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一座酒吧内,纳什和他的几个男同学喝酒闲聊,看得出来,他们都想找机会和酒吧内另一群女学生答讪。在这群女孩子中,一位金发女孩尤显出众。纳什看着这一切,突然间眼睛一亮,这时话外音说,他发现如果他的每一个男同学都和一位女同学答上话,最好的办法是没有一个男同学去和那位金发女孩答话。剧中的纳什正是凭着这一发现,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博舆论,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组织学生对这部电影进行讨论时,老师最好再放一遍纳什在酒吧发现博舆论原理的那一幕,然后对定义再进一步地解释,这样学生对博舆论概念的理解效果可能会更好。因为虽然对电影的讨论不涉及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但无疑使学生对博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有了直观的感受。

第四步

好了,到这一步是时候用一个博舆论的经典例子来说明它的作用了。这就是有名的“囚徒困境”博舆问题。

问题是这样的:警方怀疑两名嫌疑犯从事了一系列的犯罪活动(比如持械抢劫),现在警方将二人单独囚禁起来,这样二人就完全不知道同伴都招了什么了。但是他们都知道下面的“收益矩阵”,这个矩阵清楚地反映出在以下四种情况下,二人会坐几年牢。

“收益矩阵”(用字母x,y表示二个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y

坦白不坦白

犯罪嫌疑人x坦白1年1年0年20年

不坦白20年0年5年5年

在用“囚徒困境”博舆的例子进一步对博舆论做出解释后,提问学生:假设他们作为其中的一名犯罪嫌疑人,他们会做出怎样的决策,要考虑到人们普遍具有的信任心理和“小偷之间特有的信誉因素”对决策的影响。不过,优先的选择一般是考虑坦白。

此外,上课时注意把这个例子与现实生活中“警察与小偷”之类的案例联系起来讲。在这一点上,笔者的方法是在上课时向学生读一篇案例摘录。这篇案例谈的是一个经纪人的助手对在玛莎·斯图尔特(MarthaStewart)的英克隆(ImClone,生物技术公司)股票交易中犯罪行为认罪的案例。虽然这个案例与“囚徒困境”问题不是很一致,但是它也很贴切地反映了博舆论的真实作用。另一个应让学生知道的是网上“是朋友还是敌人”的游戏。第五步

上一步的游戏只是最简单的囚徒困境博舆游戏。这一步要做一个更有趣、变化更多的博舆游戏,这就是重复性囚徒困境游戏。这个游戏是通过网址http://serendip.brynmawr.edu/bb/pd.html在线进行的。游戏以计算机为“对手”,参与者要与这个“对手”进行十次重复的囚徒困境博舆。游戏的收益矩阵结构和上一步的矩阵相似。不过,博舆结果是用“金币”奖励,而非“坐牢”的惩罚。同时,“坦白”还是“不坦白”改为了“合作”还是“欺骗”。这样改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去讨论令人不快的犯罪问题,而相互之间窜谋不坦白无疑是存在道德问题的。尽管有这些不同,这个在线游戏与上一步的游戏还是非常相似。在这里,学生们并不知道电脑已事先设计了著名的“以牙还牙”策略。这个策略以合作开始,随后根据对手前次的决策做出相应的反应。学生们要不了多久就会发现,要想得到高分,方法是在十次博舆中,一开始到第九次博舆都采取合作的策略,而在第十次采取欺骗的策略。最后一次的欺骗行为值得讨论。以下来自戴维斯(Davis,1983)的摘录,反映出在自然界也存在相似的情况:

“在多回合的囚徒困境博舆中,博舆双方要维持稳定的合作关系,

首先要做到背叛行为要受到惩罚,合作能得到奖励。在蚁群王国,

蚂蚁之间保持着传统上的、固定的、共生的关系,而在蜜蜂的世界,

蜜蜂并不知道它们的群落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显然,如果知道明

天双方就不再有关系了,那么背叛的行为极可能今天就会发生。”

这里要着重强调出,以上情况对商战中决策的意义是:一般没有人能肯定地预测到谁会是他的下一个竞争对手。

除了“以牙还牙”的策略,其它的策略没有那么容易说明问题。为此,让学生看看另外一个网站。进入网站http://首页,选择“互动板块”,接着选择“重复性囚徒困境”博舆。在这里学生会看到使用不同策略的五个对手。五个对手游戏的基本策略也是在开始时选择合作而在最后一次背叛,不过这种策略并见得那么有效。学生们在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博舆时,一些学生肯定会发现事态正在沿着“以牙还牙”策略的方式发展。在学生用过了各种策略后,正式向学生推出在很多情况下都有效的“以牙还牙”策略(以合作开始进行博舆的策略)。在这里教师还可以引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的缴悈游戏,“以牙还牙”策略也在这个游戏中使用。

第六步

这一步主要讨论道德方面的问题。注意在课堂上提提“针锋相对”(tit-for-tat)和“以眼还眼”(eyeforaneye)策略之间的关系。另外,课堂上还要讨论到“针锋相对”策略如何与宗教传教方法联系起来,以及“针锋相对”策略如何完全地遵从生活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金科玉律”。

在学生进行博舆游戏过程中,随着对对手的了解和认识到保持作为一个公平的竞争对手的重要性,现实世界和理想乌托邦之间的差别在课堂讨论中就会逐渐显现出来。要是时间允许的话,在课堂上最好还谈谈发表在《Higgins》(2002)和《Milne》(2002)上的两篇网上短文。这两篇文章对博舆论与道德决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相反的观点。

在讨论道德如何与决策和数量决策模型相联系的问题上,哲学家乔纳斯(Jonas)在《Gallo》(2004)强调了“责任原则”,这个原则建议对所有的利益相关人的观点都应加以考虑。雷斯和孔塞(Theys,Kunsch,2004)则提出了合作对道德决策的重要性。他们以囚徒困境博舆游戏的结果支持他们的观点。我们也认为责任原则和合作原则对道德决策的讨论是相当有用的。

第七步

为进一步展开讨论道德决策与博舆论问题,这一步到网站/995/看看“道德面面观”(1995)(TheEthicalSpectacle)目录里面的文章观点。这里面有很多与囚徒困境相关的短文。题目涉及到了商业、法律、爱情、政治、软件开发、福利等诸方面。安排学生读读这些文章,并在课堂的剩余时间对文章口头总结。这些文章充分反映出博舆论的广泛运用,以及高度关注合作的精神和负责的态度对决策的作用。

要把这一步在课堂上讲地更理想,老师最好读一读一篇题为“Thehighofbeingnice”的摘要(读者文摘,2002),这篇文章是埃莫理大学(EmoryUniversity)对博舆论和道德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36个女士进行囚徒困境的博舆游戏时,大学里的科学家利用磁共振原理对她们的大脑活动进行扫描……。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时间女士们都选择合作的策略,在作出决定合作的这一刻,研究者能观测到她们大脑中与愉悦感相关的二个部分有反应。神经学家格里高利·伯恩斯(GregoryBerns)认为,该研究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行为对合作各方均有积极性影响,一点点的善意流露都会让彼此之间感觉更好。难道人类有独立的神经构造来讲求道德么?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可以在课程行将结束时讨论讨论,特别是根据相关进化生物学的早期材料来看这个问题,讨论就显得更有意思了。

结论

博舆论远远不是两个小时就能完全讲清楚的。许多大学的经济系和哲学系都提供完整的博舆论课程,不过,有关决策科学和管理科学方面的课文一般都未涉及到本文的题目。本教学课件告诉教师,在讲授博舆论和道德决策问题时,如何方便地访问的一些相关网站,以增强讲课效果。

2003年5月,一些大学已经在大学三年级的管理科学课程中和二年级的商业伦理课程中使用本课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很高,反馈的书面意见都是比较正面的。

至于对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室的特殊情况,对这个要求二小时课时的课程,一个变通授课办法是把课堂上一个小时的网上学习布置为学生的家庭作业。为此,在第一节课最后半小时学习第1到第4步;第5步学习和第7步的文章阅读布置为家庭作业;在下一节课开始的前半小时学习第6步,并对第7步须讨论的部分进行讨论。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决策导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决策探索(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咨询与决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