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探析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目标体系的构建对策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探析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目标体系的构建对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探析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目标体系的构建对策

摘要:2007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着于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化馆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是公众开展文化艺术活动的场所;它要在中国特色的文化事业中发挥特殊作用、显示特别价值,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服务方向,构建自己的目标体系。因为以此目标考察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目标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促进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目标体系的建设。

一、文化馆“四基”建设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文化馆的“四基”建设是指基层文化的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方式和基本活动内容四方面的建设。在有些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譬如,不少文化馆依然处于有馆无舍和服务设施不全的尴尬。据统计,在全国文化馆第一次评估中,有近千个文化馆没有参评,占总数的34.7;上等级的馆只有15个,占总数的25%;贵州87个县(市),无馆、危房、面积狭小的就有49个。文化馆活动场地被挤占、挪用的也比比皆是;不少文化馆只有“办公场所”,没有最基本的活动场所。

据统计,在江西赣州农村地区18个县的文化馆中,有50%的文化馆馆舍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下,其中有2个县的文化馆仍然无馆舍;有70%以上的文化馆设施设备总值不足5万元,50%以上的文化馆自90年代至今未添置过文化设备。

又如,服务队伍的文化素养有待加强。一般从业人员多,高级人才少。以2005年的统计数据为例,浙江各地区群众文化的从业人员共3416人,高级职称者仅5人,占总数的1.4‰。文化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不少文化工作者不具备应有的学历和专业特长,难以承担文化的服务、推广、普及、教育等工作。

再如,服务的内容与形式有待创新。仍然是以唱歌、跳舞、扭秧歌、鼓乐队等传统活动方式为主,活动主体以老年人为主。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文化馆的“四基”建设难题严重制约了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目标体系的构建。于是,笔者思

索是否可以寻找一种文化之力破解这个难题,从而加快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目标体系的构建。

二、和谐文化是构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目标体系的重要力量

自古以来,中国人把追求和谐、天人合一作为最大的理想。人与自然界主张天人合一;在人与人之间提倡宽和处世,倡导仁者爱人,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心与身的关系上主张人之身心和谐,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我们的祖先对人、对友、对邦历来以和为贵;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几千年中华文化里最有价值、最有影响的精髓之一就是和谐。和谐文化的思想观,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代中国人。从孔子提倡的“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从洪秀全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方案,到康有为描绘的“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状态;从孙中山“大同世界”的理想,到“环球同此凉热”的追求。悠悠中华几千年,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无不推崇团结互助的理念,和谐社会始终是人们最崇高的理想。实践证明,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人与人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

三、在矛盾的两极之中,寻找和谐文化之力

和谐文化之力在哪里?当下的社会变革,给社会的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活力,也使社会呈现出诸多矛盾:如天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城乡之间的矛盾、贫富之间的矛盾、弱者与强者之间的矛盾、愚人与闲人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造成了社会的不和谐之音。

而和谐文化就是调和两极的文化,是缓解两极分化的文化,是通过矛盾的强势一方,帮助矛盾的弱势一方。所谓和谐文化之力,也就是强者之力。所以,城市帮助农村应该是举和谐文化之力,这关系到城乡协调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应该是举和谐文化之力,这关系到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富人帮助穷人应该是举和谐文化之力,这关系到防止两极分化引发社会震荡;贤人帮助愚人应该是举和谐文化之力,这关系到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借经济“硬实力”推动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应该是举和谐文化之力,这关系到经济文化各项事业的平衡发展和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强弱;牢记历史使命,坚持以人为本也应该是举和谐文化之力,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

1.城市帮助农村

据有关专家统计,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实际已达到6:1,这个数字几近世界之首。多年来,我国文化建设普遍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农村地区群众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文化建设欠账大、问题多,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城市帮助农村地区破解文化馆“四基”建设之难,首要问题是解决文化馆的文化设施建设,努力弥补县级公共文化建设的历史欠账,不断提高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二是发挥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优势,进行形式多样的文化扶贫。

2.富人帮助穷人

由于我国地域宽广,加之自然条件的差异等原因,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文化环境差异很大。一般来说,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之后,经费充足、力量雄厚,文化设施完备且比较先进,为当地居民的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较好的物质保障;而中、西部一些地区,由于本身经济发展滞后,资金不足,致使文化娱乐设施落后,难以满足本地居民的正常需要,同时在规模和数量上也难以与前者相比较。因此,区域文化的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目前最突出的国情之一。文化资源配置的失衡,致使西部文化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文化建设,2006年9月13日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未来5年,我国将以四大重点工程助推农村文化建设,逐步改变城乡之间文化发展不平衡:一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二是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三是建设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四是配备流动综合文化服务车。

有一个统计说,中国的财富已经高度集中,能够跻身世界级富豪的人数已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与香港、美国的富豪不同的是,中国的富豪们多多少少地都靠“权力寻租”暴发,而非白手起家。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存在更大程度的“仇富”心理,这样的心态处理不好,难恐引发危机。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为慈善机构捐款230亿美元,相当于他净资产的54%;他多次表示,死后只留几百万美元的遗产给自己的孩子,其他部分将会捐给慈善事业。被评为“2007中国慈善排行榜之慈善企业”的七好集团董事长周建云说:“企业的发展需要社会,捐款的目的是要回报社会。达则兼济天下。”首都成立了一个“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会”,他们定期举办公益文化项目推介会,吸引了诸如微软、索尼等几十家公司为社会公益文化项目慷慨解囊。

3.贤人帮助愚人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人们之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农村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发展迅速,文化馆的龙头作用将愈加明显。对馆内艺术人才的培养,可效仿江西的“5511”江西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浙江的“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和“新文艺家发现计划”,以及各地组织的文化馆专业干部培训班等。籍此提高农村地区文化馆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和服务质量。

总之,文化馆的“四基”建设难题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目标体系的构建。举和谐文化之力,破解文化馆“四基”建设之难,不仅是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力措施之一,更是加快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目标体系的构建,培育文明新风尚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