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探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探讨

摘要:当下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缺乏理性思辩本应具备的逻辑性、统摄性和整体性,尚不能构成严肃的体系化理论。以本领域的言说逻辑运动为基础的理性批判,是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作为真正的有价值的学术研究在质上的规定。理性批判式的研究可以真正地刷新理论,理想化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自当拥有蕴含理性批判精神的言说逻辑。

跨入二十世纪以来,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围绕图书馆信息化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众多的研究者就图书馆信息化的历史过程、国外进展、现实状况、个案剖析以及业界动向等环节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有益探索,初步形成了图书馆信息化基础知识、图书馆信息化活动一般流程、图书馆信息化发展规律等几个知识环节。但从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现状看,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的整体研究尚不够理想,研究内容比较分散,系统性较弱,理论创建不够,学术观点滞后。针对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与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的关系,尚没有达成言说有力、逻辑清晰、学界公认的梳理。这种定位上的困难,让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在理论基础上的薄弱难有明显的改善。本文就图书馆信息化理论在基础层面上的研究加以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一、有待进一步改善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现状

我国近年在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的研究上,新出了不少专著、教科书,不过无论是概念、内容甚至篇章结构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雷同。此类专著、教科书往往包括图书馆信息化起源、图书馆信息化定义、图书馆信息化功能、图书馆信息化机构、图书馆信息化对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图书馆信息化评价等内容,但其中的不少只是简单地提到了理论应该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而并不曾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和构建,导致缺乏理性思辩本应具备的逻辑性、统摄性和整体性,基本上看不出其中所涉及的不同层面、不同侧面的问题之间究竟有何关系。例如,图书馆和图书馆信息化的起源属于历史问题,图书馆信息化的定义属于抽象概括问题,图书馆信息化形态属于现实形态问题,图书馆信息化的特征属于本体问题,而图书馆信息化的性质、功能属于外部社会属性问题,图书馆信息化评价属于图书馆信息化活动在公共舆论空间中的投射问题,图书馆信息化机构运营属于图书馆信息化的要素配置问题,图书馆信息化法规属于图书馆信息化活动的法律规范问题,图书馆员工在图书馆信息化工作中的职业道德则属于图书馆信息化活动主体的伦理问题。将这些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问题罗列在一起,并不能构成严肃的体系化理论,很难看出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清晰的逻辑关联。

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的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善,其理论内部的逻辑关联需要加强,理论的有效统摄范围不够而价值判断过多,甚至内容上存在着悖论和冲突。当下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少有创新,特别是关乎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的发展根基的一些基本理论尚未梳理清晰,这是我国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共同面对的问题。此种难以深入的研究局面迫使部分研究者避开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的基础研究,转向研究具体的交叉问题、边缘问题。于是,交叉研究、边缘研究不断冒出,造成一种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很热闹的假象。但是,热闹的背后却是基础研究的虚弱。这种醉心于交叉研究、边缘研究而去回避基础研究的“选择性失明”,不可能让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的基础研究在质上得到提升。可能这些交叉研究、边缘研究对我国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的眼前发展不无功用,但风物长宜放眼量,更重要的应该是在整体上将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的基础打牢。不然,那些一时很热闹的研究,由于缺乏厚实的理论基础的支持,终将给我国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带来畸形的发展。

部分研究者面对我国的图书馆信息化实践,缺乏有说服力的言说,难有清晰的逻辑思辩。思想的匮乏导致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在深度上的不够,其研究成果也就很难超越表面化的状态描述和罗列式的经验归纳,更不会发挥揭示图书馆信息化之特殊规律性的作用。当下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流于肤浅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术研究过于功利。无欲则刚,纯粹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应该自觉地遵循相应的学术规范。而过于功利的研究,因缺乏基本理论的坚实支持,其所谓成果往往底气不足、经不起图书馆信息化实践的检验。

二、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的言说逻辑

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在于揭示图书馆信息化之特殊规律性。图书馆信息化之矛盾特殊性规定了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在言说逻辑上的特殊性。从事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就应该建立并运用自身的独立的言说逻辑,这需要研究者付出长期努力以克服舍难就易的诱惑。言说逻辑意味着言说者之言说并非率性而为,而是自觉而为之。自觉而为之言说,殊异于脱口而出。

(一)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需要拓展新的言说空间,而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者经常是既有评价看法的维护者。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在逻辑上往往发挥着既有评价看法的阐释作用。而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在逻辑上作为理性批判式的研究,更应当是一种创造性的知识革新,是新的言说空间的拓展者。理性批判式研究要求研究者能自觉地进行理论创新,这就需要拓展新的言说空间。随着时间的转换,人对图书馆信息化的认识深度和广度也在变化,既有评价看法的限制也许就丧失了合理性的基础。因而,研究者可以也应该通过自由的理性批判式研究,为新的言说空间奠定新的合理性的基础。我国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只有通过这种理性批判,才能真正走向繁荣。

(二)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的劝导力量在于理性思辩,而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者的劝导力量经常诉诸权威。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在逻辑上往往寻求强势言说的力量以发挥劝导作用。而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在逻辑上应坚持理性批判实践中的图书馆信息化活动,其基本特征也应当是理性批判式的。我国学者李岩认为,“现在大众传播已不再是那种只钟情于为人类传播发挥其雷达功能的纯粹的传播行为了,现代人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权力重心的一部分转向舆论的这一重要变化,媒介对舆论生成的影响越来越大。”强调言说权的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不等于逻辑上颠簸不破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的劝导力量在于理性批判实践中的图书馆信息化活动。理性批判是推陈出新的力量之源,也是摆脱肤浅的必由之道。大象无形,有容乃大,理性批判面前,所有的知识和价值都是平等的,因而理性批判的劝导力量也超过了所有的权威力量。以本领域的言说逻辑运动为基础的理性批判规定了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的真正价值。富有理性批判精神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其劝导力量的大小在于理性思辩的严密程度,理性思辩成为公众判断言说是否有力、逻辑是否清晰、言说逻辑是否严肃的必经环节。

(三)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需要独立于他者言说,而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者经常依附于他者言说。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在逻辑上往往发挥着反复扩大他者言说的影响的作用。而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在逻辑上作为理性批判式的研究,应当公平对待一切既有的言说以及其蕴含的知识和价值。对研究者而言,一切既有的言说都是他者言说,而依附于任何他者言说都很难带来富有创新气息的研究。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若是没了创新也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应当是以其自身的言说逻辑运动为基础,对图书馆信息化理论实践中所呈现的一切知识和价值持理性批判的态度,公平对待一切既有的知识和价值。公平是正义的基础,公平才能摆脱认识主体自身的种种偏见。研究者面对图书馆信息化实践中的形形色色,应该摆脱偏见的侵扰,不仅要理性批判图书馆信息化实践中的林林总总,也要对自身的知识和价值体系保持清醒的距离。长期以来,部分的图书馆信息化研究者也搞批判,不过这种批判缺乏理性、很不彻底,经常在批判某一种他者言说的同时却更严重地依附于另一种他者言说。彻底的理性批判精神要求做到知识上的诚实、取向上的中立。不能因为一棵树失去整个森林,也不能因为一家之言而罢黜百家的知识及价值。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他者言说相对于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而言,产生于过去、作用于过去,自然也就具有终结的意味。既定的他者言说,不应该成为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的依附对象。

三、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应反思自身的定位

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应该言说有力、逻辑清晰。可是,我国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却始终没能确立自身的独立的言说逻辑,所以其发展很难摆脱依附地位。不少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同时担负着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这种双重身份,很容易让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发生角色混同。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要想摆脱言说逻辑不够清晰的尴尬困境,就应做到严格把握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自身的定位。

公共知识分子的淡出,研究者的职业化,不仅是公共言说空间缩小的结果,反过来也进一步缩小了公共言说空间。知识分子,应当自觉地保持一种边缘心态,不但要对主流的强势力量保持戒备,同时也要自觉地反省和批判自身及所属的小圈层的所作所为。“在这个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和经济的关系也更为紧密。”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趋于细化,学术研究不仅成为一种专业,进一步也成为了一种职业。研究者难以抵御现实功利的侵扰,很少能完全摆脱科层体制和经济势力的制约和诱惑。所以,当研究工作成为一种职业而不仅仅是研究者的个人爱好以后,研究者的学术活动就被限定在狭小的业界,其学术言说所面对的受众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小圈层的少数同行。有鉴于此,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的研究者要自觉地反思自身的定位,对自身的角色应有清醒的认知。

部分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发生了角色混同。他们或者写一些表决心的体会性文章,或者写一些官样式的报告性文章,甚至有的研究者把自己划入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者队伍。现实中,不少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也在担负着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但其在面对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的学术研究时必须保持一个纯粹的研究者的定位。正如一个人可以既是上司的下属,也是下属的上司,但他在面对上司时,他就必须是下属。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者与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的不同,在于角色的时空位置。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的研究者,假若缺乏学术研究的定力,就会热衷于追踪社会潮流并试图就焦点问题连续不间断发言,就很容易被热点所障目、被潮流所裹挟,很可能丧失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二者相较,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者应该是现实生活里的行为操作者,而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的主要责任是学术研究。扎扎实实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特别是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的基础研究,才能让当下学理基础有待加强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迈向坚实的道路。

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的研究者自然会有一定的立场、观点和见解。我国学者金定海认为,“所谓‘理由’和‘价值’,无非是一种主观的约定或观念中的存在。”。出于思维方式和价值意义的不同,研究者在从事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应该要求自身做到取向上的中立、知识上的诚实,坚守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独立的言说逻辑,才能彰显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的研究价值。

以本领域的言说逻辑运动为基础的理性批判,是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作为真正的有价值的学术研究在质上的规定。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的使命,并不是让自己充当已被真理授权的代言人,而是通过以本领域的言说逻辑运动为基础的理性批判不断地实现对真理的逼近。可以认为,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所担当的角色是由其位置来确定的,即相对于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的独立的非功利性处境。也只有在此处境下,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者才能比较纯粹地担当起理性批判的使命。

四、结语

图书馆信息化实务工作可以图解现实,而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的研究却不能仅仅墨守对现实的图解。生活不是彩排,每一天都是真的生命,新的生活反对理论的停滞不前和僵化保守。运伟大之思者,必行伟大之迷途,研究者应淡出那些热闹的研究,力求通过基本理论的突破来改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的现状。图书馆信息化领域的研究要坚持学术研究的纯粹性,应该形成区别于其他领域研究的言说逻辑,这样才能保证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通过自身的言说逻辑运动而独立发展。理性批判式的研究可以真正地刷新理论,理想化的图书馆信息化理论研究自当拥有蕴含理性批判精神的言说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