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图书馆学课程设置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图书馆学课程设置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图书馆学课程设置思考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学课程设置层次体系职业价值观

论文摘要:在技术环境数字化、社会需求多元化,价值取向实用化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图书馆学教育面临着新的困境和挑战,图书馆学教育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多层次体系,并强化图书馆职业价值观教育。

历经80多年的风雨历程,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已经形成一个具有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体系,为社会输送了数以95-计的图书馆学专业人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内的图书馆事业也焕发出勃勃生机,但我国的图书馆学教育却低迷不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摆脱困境,适应社会需要并持续发展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是每个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人需要迫切思考的课题.

1高校图书馆学教育面临的困境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数字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在技术环境数字化、社会需求多元化、价值取向实用化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图书馆学教育面临着新的困境和挑战.

1.1图书馆学专业课程设置随意混乱,跟不上数字时展步伐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从整体上看,我国图书馆处于由手工操作向自动化操作转变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图书馆学教育迅速崛起并一度辉煌,此时,图书馆学教学以培养学生采、分、编、典、流等传统图书馆工作技能,适应当时的图书馆工作为主要目标.然而,到90年代后期,信息资源迅猛激增,新的信息媒介不断出现,网络信息资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类型,网络信息技术迅速推动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整个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社会信息量尤其是网络信息资源迅猛增长,并日益庞杂无序,数据库厂商、网络公司、企业战略管理部门等新型社会组织越来越需要信息组织与服务人才,图书馆学专业学生就业口径进一步拓宽.为此,图书馆学教育内容也处于不断调整和变革之中.1993年7月,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修订本),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的专业名称、学科归属作了相应的调整,正式将情报学改称信息学.调整后的专业目录,将图书馆学、信息学、档案学和图书出版发行学合并为一个学科群,称“图书信息档案学类”,归属历史学门下.1995年,国家教委主持召开了全国高校图书馆学系主任联席会议,对图书馆学专业课程问题进行了认真的交流讨论,确定了12门图书馆学核心课程:图书馆学概论、文献分类法与主题法、文献编目、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学原理、中国图书与图书馆史、目录学、社科文献咨询、科技文献咨询、文献管理自动化、读者研究、图书馆现代技术,并组织编写有关教学大纲,规范各院校的教学活动.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改变了高等学校专业划分过窄过细的状况,实现了拓宽专业口径的目标,提出了图书馆学专业本科生的业务培养要求和主要课程.然而一些学校片面理解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科价值,逐步淡化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却大量增设计算机、管理学、经济学类课程,而把图书馆学类的课程压缩到少而又少,甚至连图书馆学最核心的课程,如文献分类、编目等都被挤掉了,原有的特色和优势已荡然无存.又由于执教经济学、管理学、法律学类课程的教师原本是图书馆学专业的教师,相关专业知识积累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学习浅尝辄止,零碎而缺乏系统,最后除了学会几个专业术语外,实际上没有学到多少有用的东西.致使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浅显、庞杂,缺乏系统性,动手操作实践差,学生既不精通计算机技术,也不懂图书馆学,造成了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局面.而另一些学校则依然保持旧的教学模式,仍然以传统的图书馆学课程为主,增加的信息管理类课程空洞宽泛,而对新出现的图书馆在线采访、联合编目、实时咨询、数字资源等新业务、新技术却少有讲解,导致培养出的图书馆学专业学生不专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更不用说指导图书馆实践,相当部分学生既无法到其他行业工作,也不受图书馆界欢迎。

1.2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层次体系不尽合理,满足不了图书馆事业发展需求

社会对图书馆学人才的需求,以前主要集中于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传统的图书馆学教育也主要以本科教育层次为主,为图书馆等信息机构培养专门人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内的图书馆事业也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在国家CALIS项目启动后近两年的时间内,相继建立了4个全国性的中心和7个地区中心,引进与开发了一大批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和大型的网络数据库,开始了大规模的联合编目和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建立了全国性的文献互借与电子资源传递系统.与此同时,中国国家图书馆亦启动了“数字图书馆工程”,揭开了图书馆界文献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的序幕,给中国图书馆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图书馆事业面貌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包括社区图书馆数量倍增,全国高校图书馆规模不断扩展壮大,图书馆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馆舍面积不断增加,馆舍扩建工程比比皆是,图书馆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图书馆及其他机构对图书馆不同层次人才需求迅猛增加,对学历层次的要求提高,但图书馆学教育却没能跟上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步伐,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层次定位还不够合理,大部分院校仍定位于为图书馆培养本科专业人才,呈现两头少中问多的局面.本科生什么都学却学无所长,面对社会需求无所适从;硕士研究生不仅规模小,培养数量少,且除在理论研究深度上有所加强外,专业技能的提高微乎其微;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主、能够承担图书馆的实际工作的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缺位,全国各地基本没招生:造成既缺乏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通晓技术、能干务实、自我发展和应变能力强的一般性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更缺乏能够胜任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及其他机构深层次工作的精英人才.

1.3价值取向的变更与图书馆学毕业生就业趋向之间错位

改革开放以来,实用主义备受崇尚,而图书馆学毕业生社会地位低,经济待遇差,不仅不少学生不愿意选择图书馆学专业,一些专业教师也纷纷转业换岗,造成图书馆学专业本科生源不足、专业人才大量流失的两难局面.知识经济和信息产业的崛起,使得计算机、自动化、经济、金融、法律这些专业成为热门专业,社会对于这些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且政治地位高,福利待遇好,在高校招生并轨后,全部学生都需缴费上学,考生及家长在专业选择上,必须考虑自己的投入能有最大的产出,在选择专业上必然选择市场需求旺盛的那些专业,而图书馆学教育是针对特定机构设计的窄口径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日益狭窄,社会需求不足,适应能力也差,最终使图书馆学专业生员不足,质量不优,教育规模越来越小,图书馆学教育滑坡.一些被硬性录取到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即使一再告诉他们,本专业的就业率如何高,就业单位如何好,他们也往往不为之心动,而是想方设法力图调换专业.调换专业失败者大多选择了双学位或辅修第二专业,其目的是跳出图书馆学专业,实现最初的追求.那些最终去图书馆工作的毕业生中,至少有一部分人是出于无奈.他们能够在职业岗位上停留多久,是一个不容乐观的未知数,而且图书馆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再报考本专业研究生者也是寥寥无几,“实用主义”价值取向与图书馆学专业就业趋向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图书馆学教育倍受冷落的局面,短期内难以逆转。

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环境与信息工作手段,既为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对培养信息工作人员的图书馆学教育培养体系提出了挑战.社会对知识信息服务的质量要求提高,对服务内容的要求也千差万别,进而要求从业人员的职业价值观正确,知识结构合理广博,专业素质精专,图书馆学教育变革势在必行.

2图书馆学教育走出困境的对策

图书馆学教育要摆脱困境,应从自身找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笔者认为,图书馆学教育要摆脱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优化课程设置,既保持专业精华,又不断开拓创新

专业是一种社会分工行业,专业教育应该为从业人员提供相应的知识智能结构,如果专业教育开设的课程不能传授给学生从事有关职业有用的知识技能,它将被淘汰.目前高校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必须要纠正过去存在的过强的功利主义、过窄的专业设置、过弱的文化底蕴等偏向,但也不能打着培养宽口径人才的幌子,淡化专业教育,甚至砍掉文献分类、编目等图书馆学最核心的课程,使图书馆学本科教育陷入尴尬境地,致使培养出的学生丝毫没有竞争力,不再被业界需要.专业教育核心课程是专业人才所必备的核心学科层次知识智能,是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得以自立于大学教育之林的根本所在,是形成专业知识基础、支撑专业教育的主体结构的核心.国家教委批准的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12门核心课程,是以图书馆工作业务环节为主的应用原理方法课和基础理论课,是强化学生内功的必修课,是他们从业的看家本领,必须进一步突出和强化,是绝对不能随意删减的.图书馆学课程确实需要改革,从用户角度看,应改掉那些过时的、用处不大的、空洞无物的内容,保留那些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实用的、根本性、原理性的专业精华。

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广泛应用及社会信息需求的急剧增长,使图书情报机构的工作手段和工作方法发生了改变,服务重点发生了偏移.传统的手工编目和手工检索都实行了自动化,传统的一次、二次文献服务转向了信息产品、信息咨询服务、专题研究服务等深层次的信息服务.服务重心的转移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专业教育在保证专业课教学的前提下,也要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和创新,设置信息系统设计与服务评估、信息系统与服务管理和咨询、信息组织与分析、信息检索等相关课程,增加与时代脉搏发展相一致的新技术、新知识,设置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相关内容,以使学生能胜任在线服务、信息咨询以及数据库建设的需要.同时,图书馆学教育应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课堂灌输式的讲授之外,还应结合课堂讨论、实地参观、调查实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们真正感受现代各类型图书馆在服务方式、馆藏结构、管理模式、建筑格局、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实践技能水平.

2.2完善多层次体系,兴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拓展研究生教育

图书馆学教育体系中有职业技术教育(大专和中专层次)、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教育,但现今图书馆本科教育逐步萎缩,图书馆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缺失,研究生教育规模太小.在着力办好本科教育的同时,要尽力完善多层次教育体系,兴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拓展研究生教育.

图书馆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满足各级各类图书馆对图书馆学操作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为培养目标的教育.从我国图书馆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看,仍然需要大量有较高(大专以上)文化水平,掌握图书馆学基本知识和较为熟练的图书馆工作技能的操作型专门人才,这需要通过积极兴办图书馆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来培养.而且进入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普遍认同图书馆这个职业,在学习中一般不会存在所谓的专业思想的问题,可全身心投入学习,他们明白所学的是将来所从事职业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因而,图书馆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解决了个体对受教育机会的需求与图书馆对人才的需求,能为快速发展的图书馆事业输送合格的从业者.当然,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从事图书馆工作必备的知识、技能外,也应该注意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注重培养他们的服务精神.因为他们与用户直接接触,为读者提供知识信息服务,他们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用户对图书馆的整体感知和认可度,直接关乎图书馆的形象.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虽然培养了图书馆学硕士2000余人、博士百余人,不过研究生教育规模太小,与以培养研究生为主体的英美等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随着我国图书馆向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图书馆需要越来越多的从事知识信息管理和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这类人才群体需要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具有坚实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素养,能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信息技术,去获取、分析、评价、组织、管理知识信息和提供知识信息服务,去研究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发展中的微观和宏观理论和实践的重大问题,培养高层次人才研究生教育应该大力发展,并逐渐使之成为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重点.

2.3重视图书馆职业价值观的教育

图书馆职业价值观是指图书馆职业对事物的好与坏、善与恶进行判断的原则、标准和信念.图书馆职业价值观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创造美与和谐作为图书馆活动的宗旨.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图书馆职业,或者对图书馆职业没有自信心的人,能够在这一工作岗位上很好的实现自身价值并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而对图书馆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则应该从大学生抓起,“要把以树立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图书馆职业价值观,渗透到图书馆学教育的全过程,成为图书馆学专业学生增强职业竞争力的‘必修课’”.长期以来,我们的图书馆学教育比较注重图书馆学工具性、功利性方面,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图书馆职业价值观的教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误、正确价值观的重建,个人及集体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渠道.现在不少图书馆学方面的书籍也越来越体现出对职业价值观培养的重视.如由南开大学图书馆学教授于良芝编写的《图书馆学导论》